第一百七十三章 葛公德政 盛世場景_糜漢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綜合其他 > 糜漢 > 第一百七十三章 葛公德政 盛世場景

第一百七十三章 葛公德政 盛世場景(1 / 2)

漢建安二十五年二月,漢中王劉備遣使者鄧芝與漢驃騎將軍孫權升壇歃盟,約定來日共討曹賊。

在完成此事後,漢中王劉備連續下達了幾道王令。

第一道:漢中王劉備上表天子,言前將軍關羽威震華夏,討賊有功,今命為荊州牧,治襄陽,持節都督東方諸軍事。

劉備並增關羽漢壽亭侯之食邑五百戶,合前並一千兩百戶。

第二道:漢中王劉備將西城、上庸、房陵之東三郡合並為漢興郡,並命關內侯偏將軍糜暘為漢興太守,治所上庸。

第三道:漢中王劉備任命陳到為鎮東將軍、南郡太守,治江陵。

第四道:漢中王劉備任命牙門將軍關平為武陵太守,治公安。

第五道:漢中王劉備命裨將軍傅肜為長沙太守,治長沙。

第六道:漢中王劉備命零陵北部都尉、裨將軍習珍升任桂陽太守,治郴縣

...

劉備一共下了數道王令,將荊州各郡的防務、人事都安排完成。

漢建安二十五年二月,劉備下達王駕回轉益州的命令。

在之前為了不耽誤益州的春耕,劉備已經將大部分的蜀中士卒都陸續安排撤回了益州,如今跟隨劉備回轉成都的士卒並不多。

其中主要是趙雲的白毦兵以及糜暘的一萬新兵。

糜暘在被劉備任命為漢興太守之後,本來應該領兵前去走馬上任。

但是糜暘的一萬新兵大多並無甲胄武器在身,故而劉備命糜暘先隨其回轉成都,在成都的武庫中取到大量軍械之後,在從成都溯水北上,到上庸中任職。

襄陽城門口,一支浩大的王駕隊伍正停靠在襄陽城的南門之外。

在這支上萬餘人隊伍中的華麗王駕之上,劉備坐在王駕中看著下方的關羽,他心中的不舍情緒又開始蕩漾。

劉備看著眼前兩鬢已經隱有白發的關羽,他囑托道:“雲長,兄長要走了,荊州就交給你了。”

麵對劉備的囑托,關羽臉色肅穆,他於王駕之下鄭重的抱拳言道:“大王請放心,有臣在一日,荊州就絕不會有失。”

耳邊關羽的鄭重承諾響起,但劉備聽到後並沒有完全放心下來。

他對著關羽道:“你善待卒伍而驕於士大夫,善待卒伍雖能讓你得軍心,無往不勝。

然荊州一地世家眾多,要想穩定荊州,荊州世家之力亦至關重要。”

“潘濬與你有隙,雖此乃潘濬之過,但你亦要以此為戒,免得將來被暗箭所傷。”

“潘濬孤會帶回益州,季常孤留在荊州輔佐於你,季常為人沉穩多謀,又出身荊襄大族,凡事你要與其多加商議。”

麵對劉備的提醒,關羽聽後臉上浮現聽從之色。

看到這一幕,劉備的臉上方才展現笑容。

劉備最後對著關羽言道“你回城吧,兄長該走了。”

隻是對於劉備的這個“王令”,關羽卻並沒有遵從。

關羽臉上流露著不舍之色,這對一向沉穩的關羽來說,這種神色是很難得的。

關羽對著劉備一拜道:“讓臣,再送大王一會吧。”

麵對關羽的這個請求,劉備笑了笑。

天下無不散之宴席,關羽有重任在身,再送又能送多遠呢?

“好好操練士卒,囤積糧草,來日孤與你在長安相會。”

說完後劉備下令王駕起行。

在劉備的王令之下,上萬人的浩大隊伍中,軍鼓瞬間齊鳴,上萬人的士卒隊伍開始動了起來。

而在軍鼓響起之後,在另一處與關平等人告彆的糜暘,立馬扭頭朝著那開始行動起來的萬人隊伍看去。

在看到劉備的王駕已然開始啟程之後,糜暘當即對著對麵的關平一拜道:“坦之,吾要走了。”

“將來再會。”

說完後糜暘一扯韁繩,而後撥轉馬頭,就朝著前方的王駕隊伍中而去。

看到糜暘離去的背影,關平站在糜暘身後高喊道:“子晟,保重!”

關平的聲音順著微風飄到糜暘的耳中,糜暘聽到這囑托後並沒有回頭,他隻是舉起手中的馬鞭揮舞,以示告彆。

在朝陽的照射之下,糜暘揚鞭的身影化作一道模糊的光影,最後消失在荊北大地的地平線之上。

...

從襄陽城出發,先南下至江陵,彙合早已在江陵城外等候的李嚴大軍,兩軍最後合成一股近兩萬人的長龍隊伍,朝著益州而去。

在經過半個多月的長途行軍之後,在越過重重丘陵山脈之後,這支浩大的歸鄉大軍終於邁入了廣袤的成都平原之中。

在剛進入成都平原之中時,在大軍中的糜暘就感受到一副與荊州油然不同的景象。

廣袤的平原之中,有一條剛剛修葺的寬達十數丈的官道直通遠處的成都城。

而在這官道兩旁各自分布數萬畝田畝,在那數萬畝田畝之中,許多水渠在諸葛亮的親自規劃之下,穿插在這數萬畝之中。

為了保證農業豐收,諸葛亮十分重視農田水利灌溉事業。

成都外有一都江堰,乃戰國時秦蜀郡太守李冰所作,自都江堰建成以來,它一直是川蜀農業的命脈。

在劉備執掌成都之後,諸葛亮一方麵實地考察,命人修葺改良都江堰。

另一方麵諸葛亮將都江堰當做蜀中農業的命脈,征召丁士一千兩百人守衛,並設有堰官。

糜暘的堂兄糜威便擔任過第一任都江堰官,負責守衛都江堰的安全。

這一舉可謂是前無古人的。

而諸葛亮有此舉,乃是有著深刻的背景。

都江堰自建成以來:百姓饗其利,旱則引水灌溉,雨則杜塞水門,於是,蜀,沃野千裡,天下謂之天府也。

但是這一幕卻在劉璋父子執政之後,發生了改變。

第一任益州牧劉焉乃是外來人,他為了得到蜀中大族的支持,因此對蜀中大族十分放縱,而劉璋性格本就優柔,這一點在他繼任益州牧之後更為顯著。

在劉焉與劉璋連續的寬容放縱之下,蜀中豪族的行為越來越過分。

誰都知道都江堰是蜀中農業的命脈,那些蜀中豪族為了掌握這個命脈,竟大多聯和起來,派遣家中部曲驅趕都江堰附近的普通百姓。

本來都江堰是:旱則引水灌溉,雨則杜塞水門。

但在那些蜀中豪族的把持下,都江堰完全違背設計初衷,成為他們謀利的私器。

“從則引水灌溉,逆則杜塞水門。”

更絕的是,那些蜀中大族為了擴大自身的利益,竟然在將都江堰的水引入成都平原後,私自四處開挖水渠,將所有的水都引入自家的田地中。

本來來自岷江的水在都江堰的作用下,“穿二江成都之中”,結果在那些蜀中大族的騷操作下,變成“穿二江私田之中”。


最新小说: 廢材經紀人與係統的娛樂圈重生 夢回香江之醉枕天南 白蓮成精,釣得五個男主情難自禁 老實人,但海王渣女 我為人間斬太一 一覺醒來,宗門就剩三瓜兩棗 轉生人參果:開局就被狐妖吞掉 混在妖尾的魔導商人 開局長生萬古,天道求我彆搞事 特種兵之攤牌了你姐我是紅四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