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些蜀中豪族掌控都江堰的情況下,因為許多百姓的農田得不到水源的補充,導致田地大量荒蕪。
荒蕪之下,百姓無糧食收入,最後隻能賣田給蜀中大族。
最後田賣完了,百姓隻能將家人及自己賣給蜀中大族作奴婢、附庸,以維持生存。
在後來劉備攻下成都之後,益州大族為了討好劉備,維持自身在當地都江堰的所有權。
他們紛紛建議將成都城內屋舍和城外園地桑田分賜將士,想以此利益均沾之舉來堵住劉備麾下大臣的嘴。
但可惜那些大族的建議,卻遭受到了以趙雲為首的一眾大臣的反對:
“益州人民,初罹兵革,田宅皆可歸還,令安居複業,然後可役調,得其歡心。”
在這之後,逐漸將勢力觸角遍及成都平原的劉備與諸葛亮,才漸漸發現了當地大族的猖狂之舉。
這一舉動對劉備與諸葛亮君臣之人來說,顯然是絕對無法接受的。
他們君臣二人為的是讓百姓安居樂業,不可能對眾多百姓家破人亡的舉動無動於衷。
於是乎,一部《蜀科》在諸葛亮的主持下應時而生。
這部主要打擊豪強利益的法律一經發出,那些往日霸占都江堰,魚肉百姓的豪強瞬間遭受滅頂之災。
在《蜀科》頒布之前,蜀中豪強士大夫多挾其財勢,欺淩小民,使蜀中之民思為亂者,十戶而八。
在《蜀科》頒布之後,諸葛亮一反溫和常態,他厲行‘先理強,後理弱’的策略。
理強便是力行法治,限製和打擊‘專權自恣’的官僚及豪強。
理弱則是努力扶植農民,發展生產。
借助《蜀科》這部法律,諸葛亮以“先定罪、再發兵”的方法橫掃了一遍那些霸占都江堰的豪強大族,將都江堰重新解放了出來,並最後派兵鎮守。
自那之後,諸葛亮親自重新規劃成都平原各地水渠,將都江堰的水再次真正用到當地民生之上。
並且諸葛亮借清理一部分豪強的時機,將大量本來被強買強賣的田地以及人口給解救出來,從而令成都平原附近的民生漸漸得到穩定。
自此,蜀中人民大樂,皆感恩諸葛公之德政。
在諸葛亮的執政之下,成都平原“溝洫脈散,疆理綺錯,黍稷油油,粳稻莫莫”,重新出現一片繁榮景象。
蜀地本來就土地肥美,有江水沃野之饒,加上諸葛亮的精心治理,農業產量很高。
處於都江堰灌區的綿竹、廣漢一帶的水田,保持著高達畝產三十斛以上的記錄。
而同時期的曹魏與孫權治下,水田畝產的最高記錄,還沒這一半.......
在糜暘的視線中,眾多身穿麻衣的百姓正埋頭在腳下的田畝中勞作著。
若是仔細看,他們的臉上都或多或少都流露著幸福的笑容。
何謂安居樂業?
腳下有田,手中有糧,這便是所有百姓最向往的安居樂業。
而這一切,都是諸葛亮給他們的。
在諸葛亮執政之前,這眾多百姓大多還是豪強大族的佃戶,沒有人身自由。
他們一生辛苦勞作,可能都不能有一粒屬於自己的糧食。
但現在不一樣了,他們自己成為了田地的主人。
諸葛亮一生致力於恢複,先漢文景之治時天下富庶的盛世場景。
所以哪怕諸葛亮明知道屯田收獲的糧草更多,但自他執政以來,並沒有大規模在蜀中開展屯田之策。
若說屯田,蜀中沃野千裡,並且因之前戰亂,從關中逃來了大量無田之百姓,實在是具備屯田的一切天然條件。
但諸葛亮深知屯田之策一開,長久以往,監督廢除,且官侵民利,最後定然會令百姓受到莫大的傷害,這完全違背了當初他出山的初衷。
在大軍進入成都平原的地界之後,遠處那座壯闊雄偉的成都城的輪廓已經若隱若現。
看著離成都城越來越近,糜暘的心中有種說不出來的感覺。
建安十六年,那時劉備入蜀,被劉備寵愛的方才少年的糜暘,也一並被他帶入蜀中。
隨後建安二十三年糜暘因為糜芳想念兒子,被召回荊州。
在從建安十六年到建安二十三年八年間,糜暘都一直生活在蜀中。
這段時間正好是糜暘心智,性格逐漸定型的時間,所以可以說蜀中便是糜暘的第二個故鄉。
糜暘對這裡的一切都熟悉無比。
他對著身旁的鄧艾言道:“士載,你觀這蜀中民生如何?”
糜暘在說完這番話的時候,他臉上洋溢著自豪的笑容。
雖然目前蜀中有這副安居樂業的景象,大多出自諸葛亮、法正、劉巴三人之手。
但在這三賢中,有兩個都是他的老師,這讓糜暘與有榮焉。
鄧艾吃驚地看著官道兩側那勞作不息的百姓,以及農田中那宛如一條條生命源泉的水渠,他油然地讚歎道:“真乃書中場景也。”
鄧艾自幼就成為屯田戶,所以他對農業發展有著自己的一番看法。
鄧艾並不是第一次見到這數萬畝田畝,在中原長大的他,十數萬田畝相連的場景他都見過。
甚至他見過數十萬百姓一起俯首在田作的場景,那是中原國力的底蘊。
但相比於他在中原所見,也許成都城外這田畝交接的場景不如曹操治下壯大,但他從這裡的田畝中感覺到了一種很不一樣的感覺。
那就是生氣。
北方以屯田製為主,雖然屯田能夠在短時間內為曹操收集到眾多的糧草。
但在屯田製度下的百姓遭受官府欺壓,生活淒慘,他們在勞作時臉上大多是麻木的。
而成都城外的這蜀中百姓,他們在俯首勞作時臉上是洋溢著對未來充滿希望的笑容,這一點就足夠令鄧艾感到新奇了。
田畝交錯接連天際,百姓勞作笑聲不斷。
在以前,類似的場景鄧艾隻以為是古人的臆想,但萬萬沒想到,這一切有可能成真。
這不就是盛世嗎?
據將軍所說,這一切都是諸葛公的功勞。
那如果有朝一日天下都由諸葛公執政,那麼天下的盛世是否就會來臨呢?
諸葛公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呢,鄧艾對其深深的好奇起來。
隨著漢中王隊伍的繼續行駛,此刻在成都城外十裡,已經等好了一眾文武大臣。
他們在一位淵渟嶽峙的大臣的帶領下,準備迎接著他們王上的歸來。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