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如今這麼重要的一個職務,曹丕竟然選擇交予朱鑠擔任。
而且最重要的是,曹丕打破了中領軍一職多為宗親擔任的潛規則,將這個職務交給了士族出身的朱鑠擔任!
這種政治信號,真耐人尋味。
曹丕不可能不知道中領軍一職的重要性,他也不可能不知道,曹操多讓宗室擔任中領軍的良苦用心。
但是在曹丕看來,朱鑠乃是他的心腹,對他的忠心自不用說。
況且若是一味偏心宗室,不對士族釋放出良好的政治信號,是不利於穩定他的統治的,所以他才做出了這副安排。
看著朱鑠激動的下拜謝恩,曹丕的臉上浮現笑容:“朕對卿信任有加,卿需勉力自身,不要讓朕失望。”
麵對著曹丕的告誡,朱鑠當然忙不迭的答應。
曹丕這個人的性格非常矛盾,有時候很大度,有時候很小氣。
但他有個顯著的性格特征,那就是隻要有人曾經幫助過他,那麼他一定會不遺餘力的相信他,重用他。
例如賈詡,賈詡當年曾幫助過曹丕奪嫡。
所以曹丕在繼承魏王之位後,便當即任命賈詡為太尉,成為三公之一。
要知道擔任三公最重要的條件,那就是名聲不能有汙點。
但賈詡彆說名聲是否有汙點,因為當年他的那個獻策,他在天下間的名聲根本就是臭的。
賈詡的名聲甚至比“肉脯”大臣程昱還臭,但哪怕如此,曹丕還是力排眾議,將他硬生生扶上三公之位。
所以今日曹丕有打破潛規則提拔朱鑠擔任中領軍的舉動,也就不足為怪了。
但曹丕恐怕沒想到的是,正是他今日的一個舉動,造成了一個將來很不好的影響。
中領軍與中護軍乃是曹魏中軍的統領者,而曹魏中軍乃是曹魏大軍中最精銳的部分,更是拱衛中央的禁軍。
今日曹丕打破非宗室不能擔任中領軍的潛規則,無疑會給後繼之君樹立一個榜樣。
曆史上司馬懿能在失去所有軍權的情況下,一舉反擊控製洛陽,有個很重要的原因便在於,當時的中領軍與中護軍多年由士族擔任......
例如蔣濟與司馬師。
曆史上將曹魏打入萬劫不複地步的,正是當初曹操一手創建出來拱衛曹魏的中軍。
這種結果,真是充滿了諷刺。
始作俑者,其無後乎?
曹操臨死前的那句告誡,曹丕應該是忘記了。
在曹丕任命朱鑠為中領軍後,在大殿中的吳質突然提醒曹丕道:“西北軍務要緊,然陛下不可疏忽荊州軍務。”
吳質字季重,定陶人,乃是當世著名的文學家。
當年曹操為發展力量,在鄄城招賢納士,吳質應召而至。
因其才學通博,受到曹丕的賞識,成為曹丕的摯友。
在當年的“太子四友”中,論關係吳質是與曹丕最親密的。
而論幫助曹丕出謀劃策奪得太子之位,吳質亦是出力最大的。
在這種情況下,其實曹丕對吳質的信任程度,是高於其他三友的。
聽到吳質的這番提醒,曹丕的臉上浮現凝重之色。
雍涼之地大多是平原地帶,而劉備大軍中騎軍並不多。
縱算劉備大軍大舉北伐雍涼,占據著地利優勢加上曹真的武略,曹丕其實並沒有太多擔心。
但是荊州一代多山林、河流,正利於劉備大軍發揮步軍、水軍的長處。
最重要的是,荊州一帶有曹丕忌憚的兩個人:
一個是駐守襄陽的關羽,一個是駐守西城的糜暘。
這對翁婿皆是當世名將,來日若是劉備大舉北伐之時,這對翁婿是不可能沒有動作的。
糜暘與關羽的合力,那種威懾力令曹丕想想便無法安寢。
曹丕看向吳質,對其問道:“季重有何對策?”
見曹丕問自己,吳質的心中浮現笑意。
相比於劉禪的“太子四友”得親密無間不同,曹丕的四友其實內部並不團結。
就例如吳質就與陳群和朱鑠不對付。
吳質之所以突然會向曹丕提醒荊州防務,除了他的確擔心糜暘與關羽之外,還有一個原因便是,他不想看朱鑠太過得意。
中領軍朱鑠做得,他自然也做得。
吳質向曹丕一拜後答道:“車騎將軍乃經世名將,但他一人董督益、荊、揚三州軍事,難免力有不逮。”
“陛下不如派遣伯仁領軍前去協助車騎將軍駐守荊州,這樣縱使來日糜暘與關羽合力入寇,南方軍事有車騎將軍與伯仁在,亦可保證無憂。”
吳質口中的伯仁,指的乃是夏侯尚,夏侯尚與曹丕的關係十分親密。
曹丕繼承王位之後,便當即封夏侯尚為平陵亭侯,拜散騎常侍。
當吳質建議曹丕派遣夏侯尚前去南方協助曹仁之後,曹丕的臉上立馬浮現思索之色。
今年初曹操回到鄴城後,曾向他提及過他與劉備會麵一事。
據曹操所言,當初他與劉備二人皆是攜帶兩位子侄會麵。
劉備一方帶的便是糜暘與關平,而曹操攜帶的是曹真與夏侯尚。
在曹操向他提及此事後,曾鄭重告誡過他,務必要小心糜暘。
並且向他提醒,曹真與夏侯尚都有軍略,好好培養之下可以大用。
曹操的提醒曹丕現在還曆曆在目。
現在吳質又提醒他,要小心糜暘與關羽的合力,曹丕不由得重視起來。
正如吳質所說,若是將來糜暘與關羽合力攻打南陽,那麼曹仁一個人是會分身乏術。
在這樣的情況下,派另一員大將去協助曹仁,便是很有必要的。
目前來看,夏侯尚的確是很適合的人選。
於是曹丕便對著吳質言道:“善!”
…
不久後夏侯尚收到了曹丕的詔令,曹丕任命他為征南將軍,封平陵鄉侯,領荊州刺史,協助曹仁一同駐守南陽。
在得到曹丕的這個詔令後,夏侯尚對天子使者拜謝的同時,他的心中開始浮現野望。
世人都知糜暘善戰,然不知我伯仁之名也。
但現在,機會來了!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