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城的太守府中,身為漢興太守的糜暘正在處理著政務。
自拿下西城之後,房陵城中的鄧輔豪強勢力,在糜暘的武威威懾下,馬上就心甘情願的對糜暘表示臣服。
自此糜暘順利取得了,整個漢興郡的實際控製權。
在成為名實相副的太守後,糜暘便開始著手在漢興郡中進行一係列的施政。
其中最重要的莫過於人事安排。
前漢時地方行政建製實行郡縣兩級製,郡國為地方最高行政機構。
今漢因為刺史的職權不斷增加,所以地方行政體製轉變為州郡縣三級製,郡國成為地方中層行政機構。
漢興郡在行政劃分上屬於益州管轄,而現今的益州牧乃是劉備。
所以按照行政體製來說,糜暘在政務上要服從於劉備的指示,但在兩漢,太守一職的權力非常大。
當世,大部分太守均為二千石,而兩千石乃是兩漢的官員是否是高官的重要標誌。
關於一郡太守的職權,《漢官》有詳細介紹:
“太守專郡,信理庶績,勸農賑貧,決訟斷辟,興利除害,檢察郡奸,舉善黜惡,誅討暴殘。”
《續漢書·百官五》又曰:“並舉孝廉,郡口二十萬舉一人。”
由於太守的權力之大,故前漢宣帝曾說過:
“庶民所以安其田裡而亡歎息愁恨之心者,政平訟理也。
與我共此者,其惟良二千石乎!”
從以上的事例可以得知,一郡太守幾乎等於這個郡的土皇帝,幾乎是無所不管,軍政一把抓。
在這樣的情況下,糜暘在對於郡內官職的任免上,更是幾乎可以做到一言而決。
而在一郡的諸多官職中,有三個職務最為緊要,分彆是都尉、主簿、功曹。
秦代實行郡縣製時已置郡尉,即兩漢的都尉。
“郡尉,秦官,掌佐守典武職甲卒。秩比二千石。有丞,秩皆六百石。景帝中二年更名都尉。”
漢代都尉,基本上每郡均設,但在少數內地之郡偶爾也有不設都尉的,在邊地或較大之郡偶爾也有設兩三個都尉的。
東漢建武六年時,劉秀罷郡國都尉,但後來由於軍事所需,在邊郡往往不定期地設都尉,奉行有事則置、無事則罷的原則。
內地諸郡除三輔外,在東漢時一般很少再置都尉。
漢代都尉一職的設置較為靈活。
都尉隸屬於郡太守,在一郡中的地位僅次於太守,其屬下有丞、主簿、功曹、小史等。
除了丞為六百石之官外,其餘屬員均由都尉自行辟除任用。
漢興郡雖不是什麼大郡,但因為與南陽郡接壤,所以漢興郡在劉備勢力中算是邊郡。
在這種情況下,按照慣例是要設置都尉的。
都尉是兩千石高官,糜暘是沒有權責任命的,但是糜暘卻對漢興郡的都尉人選有建議權。
之前糜暘便運用了他的建議權,讓丁奉成為了漢興郡的都尉。
至於漢興郡中的郡兵暫時還未組建,所以丁奉目前除了協助鄧艾統領本營三千兵馬外,並沒有其他兵權。
但隨著漢興郡逐漸步入正軌,他這個都尉的重要性就會逐漸體現出來。
當丁奉得知他被糜暘舉薦成為漢興郡都尉後,他對糜暘可謂是感激莫名。
在追隨糜暘之前,他隻是一小小軍司馬。
但在追隨糜暘之後,得到糜暘信重的他,如今竟然成為秩比兩千石的都尉,這對丁奉來說無疑是他以往不敢想象的事。
要知道都尉不僅掌管著一郡的兵權,更重要的是,在糜暘這個太守不在郡中時,一旦郡中發生戰事,那麼丁奉按照慣例是可以直接接替糜暘,暫時統領一郡軍政大權的。
這種提拔與信重,令丁奉心中覺得之前他為糜暘賣命賣對了。
但是糜暘麵對丁奉的感激之情,卻隻是笑笑不在意。
目前丁奉得到的一切,是他該得的。
當日要不是丁奉浴血奮戰,他不會這麼快平定西城之亂。
作為平定西城之亂的首功之臣,糜暘提拔丁奉擔任都尉乃是理所應當。
在解決了漢興郡的都尉一職後,剩下的其他要職,都是糜暘可以自行任命的了。
例如督郵一職,在漢代,督郵、功曹、主簿,均為一郡右職,秩級雖低卻執掌重要。
督郵直屬太守,職在監督屬縣,分部設置。
“其監屬縣,有五部督郵”。
但實際上,漢代督郵的設置,根據郡之大小繁簡多少不等,不儘為五部之分。
例如在漢興郡中,糜暘便隻設立了一個督郵。
督郵負責巡行所部,有權監督縣令長、縣丞尉以及縣級各種員吏,有權逐捕案問縣令長,但不能擅殺而已。
督郵除監督屬縣官吏之外,還負責懲處所屬縣內的地方豪強。
中央有詔書涉及督郵屬縣,則由督郵到縣執行。
郡太守也可委托督郵辦理各色各樣其他事務,例如捕捉轄縣人犯等等。
可以說,督郵是太守在郡中的眼睛,對於這樣一個要緊的職務,糜暘交給了丁封。
丁封乃是降將,身為降將他要想在漢興郡中站穩腳跟,隻能依靠他。
所以隻要糜暘能通過某些事,證明丁奉兄弟乃是真心投效於他。
那麼從某種程度來說,丁氏兄弟對糜暘的忠誠度,可能還會在張嶷等人之上。
而這樣的身份,是極適合讓丁封擔任督郵一職的。
同樣的糜暘推薦丁奉擔任都尉一職,亦是出於這層考量。
都尉一職鄧艾暫且不說,孟達與張嶷都很適合。
但是孟達與張嶷都已經執掌一營兵馬,若糜暘再將都尉一職交給他們,那麼他們手中的職權就太重了。
長久來說,這是對糜暘不利的。
糜暘並非不信任張嶷或者孟達,但信任是情感,製衡是手段,兩者缺一不可,才能保持穩定。
不然像曹丕那般,他倒是很信任士族,但他偏偏沒有製定製衡士族的手段。
所以後麵導致曹魏的大權為士族所奪,這便是前車之鑒。
在任命丁封為督郵之後,糜暘便將呂乂正式任命為功曹。
漢人視功曹,有如國家之丞相。
王充曾將功曹比作雄虎:
“變複之家,謂虎食人者,功曹為奸所致也。其意以為功曹眾吏之率,虎亦諸禽之雄也。”
又言:“功曹之官,相國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