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曹“主選署功勞”,一郡人事,幾乎儘由功曹,故其實權頗重。
與用人相關,功曹還可議論賞罰。功曹人選得當,可使“郡中奸吏皆自引去”。
而所用功曹不當,則會刻薄下吏,蔽賢寵頑,有如虎之食人。
因之王充曰:“功曹為奸,采漁於吏,故虎食人,以象其意。”
由於功曹執掌重要,因此,太守有事,往往不是委政於郡丞,而是委政於功曹。
郡丞隻是名義上的政務二把手,其實一點實權都沒有。
在之前呂乂為糜暘籌集糧草之時,糜暘就對呂乂的行政能力頗為滿意。
故糜暘心目中的“相國”人選非呂乂莫屬。
太守作為一郡之土皇帝,協助他掌管一郡之政的各位僚屬,分彆都有著清晰的定位,並且與中央朝廷的官職相對應。
例如都尉對應著太尉、督郵對應著禦史大夫、功曹對應著丞相。
雖然在具體上這幾個職務之間還有著不少差彆,但從主要的功能來說,是相差不遠的。
因為由於郡吏由太守征辟任命,所以郡吏對太守,其名分也相當於君臣,比如很多郡吏稱太守為“府君”;
很多郡中官吏,稱自己的郡為“本朝”,這幾乎把郡等同於一個獨立的政府。
目前糜暘看似在組建漢興郡的行政班底,實際上是在組建他的私人班底。
他現在的班底看似不大,人才亦不多。
但以後隨著他官職的水漲船高,直至擁有開府的權力了,他今日所組建的班底將會伴著他一步步成長,最後會發展成一個完備的,獨立的幕府。
甚至在將來,做到如曆史上諸葛亮那般“宮中府中,俱為一體”,亦不是難事。
隻是在解決完都尉、督郵及功曹的任命之後,主簿一職卻讓糜暘有些犯難。
主簿一職,為郡太守的行政事務性屬官,即後世的辦公室主任。
在漢代,主簿一職不如功曹重要,但與其他吏員相比,主簿直接與太守打交道的時候多,郡中的一般事務都要經他處理。
主簿的職責為“匡理政務,拾遺補闕”。
天下大亂以來,主簿的地位漸尊,重要性漸漸與功曹一職平齊。
主簿辦公之處稱為門下。
若要比較的話,主簿就等於是中央朝廷的尚書令一職。
對於這樣既重要又親密的職位,糜暘最後選擇的是他的恩師法正之子法邈。
在法正逝世後,法邈承法正之功勞,被劉備賜爵關內侯。
曆史上的法邈官至奉車都尉,漢陽太守,但現在的法邈正在為法正守孝中。
在原身的印象中,因為法正的關係,所以法邈與原身很是親密。
加上法邈出身名門,他的業務能力是不錯的,他的確是最適合擔任糜暘主簿的人選。
糜暘之前就曾向劉備上書,希望劉備能奪情讓法邈結束守孝,前來漢興郡輔佐他處理政務。
上書早已送往成都,想來不日就會得到劉備的答複。
依糜暘的設想,劉備是不會拒絕這個請求的。
隻是現在法邈未到,少了一個“尚書令”,很多政務都需要糜暘親力親為。
自糜暘控製漢興郡中以來,一方麵他嚴懲郡中罪大惡極之官吏,一方麵他開展的度田進展的很是順利。
當漸漸理清漢興郡中的人口與田畝總數之後,糜暘便向全郡宣布將展開“授田。”
授田之舉前漢以來就屢有發生,多發生在太守清理完當地豪強之後。
畢竟清理當地豪強後,無主之田就會多出很多。
在這種情況下,為了發展民生,授田一舉便自然而然的發生了。
當然漢代的授田,與後世的“分田”,在內容上有著很大的區彆,不可混為一談。
但當這個消息公布出去後,漢興郡中的政務又變得更加繁瑣起來。
從上個月開始,在漢興郡的群山中就陸陸續續出來不少民眾。
這些民眾原先都是漢興郡中的住民,或者有些是從關中逃難來漢興郡的。
當初因為申氏兄弟在漢興郡中的惡行,他們紛紛從漢興郡中逃入山林中隱藏。
隻是雖然這些民眾往日之中大多躲藏在山林之中,但他們與外界的聯係並沒有斷絕。
在得知申氏兄弟及一眾申氏黨羽已經伏法之後,又聽聞新太守糜暘有“授田”的舉動,所以他們陸續從山林中出來,希望得到糜暘這個漢興太守的庇護。
一個多月以來,從山林中逃出來的民眾竟有數千家。
為了安置這數千家民眾,糜暘隻能暫時召回那些開展“度田”的官吏,而這個舉動無疑拖慢了糜暘的施政設想。
但沒辦法,糜暘不可能坐視那數千家民眾無家可依,無糧可食。
況且數千家民眾,至少是上萬人口,這種戰略資源正是糜暘最需要的。
所以自入主西城的兩個月來,糜暘便一直被繁雜的政務所糾纏。
當然之所以會造成這一點,還因為之前糜暘處決的申氏黨羽太多,導致漢興郡中吏員少了太多,嚴重拖慢了太守府的行政效率。
對這點糜暘並不後悔。
就算會嚴重影響行政效率,但糜暘是無法容忍那些殘害百姓的人,還能安然無事,領著朝廷俸祿堂而皇之辦公的。
效率慢點就慢點,殘害百姓之人必須死!
況且糜暘若因為顧慮而不處決那些罪大惡極之人,那些人無疑會有恃無恐,這樣等於是在漢興郡中埋下一顆顆定時炸彈。
平時或許沒事,但緊要關頭一旦爆炸,後果不堪設想。
儘管效率變慢,但是經過兩個多月的時間,漢興郡中的政務亦大多數上了正軌。
想來最多不過半個月,就可以全部理清。
糜暘伏在案上正在不停審閱著,下屬吏員上報的文書。
就在這時一臉悲哀的呂乂,手中拿著一封情報來到了大堂之中。
呂乂在來到大堂之中後,他的眼神中已經有著淚花,他對著糜暘一拜道:
“府君,曹丕篡漢自立了!”
呂乂悲傷的話語,將糜暘的思緒從繁雜的政務中拉出。
他馬上起身來到呂乂身前,拿過他手中的那封情報仔細看了起來。
在看完後,糜暘的眼神中閃過冷厲之色。
曹丕!
隨後糜暘對著堂中的親衛命令道:
“召孟達三校尉來見我!”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