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往中州之前,李道清再次拜訪了瑤池聖地,沒有人知道他的目的是什麼,隻有瑤池聖地的弟子看到西王母親自將李道清送出山門。
從瑤池聖地出來之後,李道清又馬不停蹄趕往了薑家。
薑家與瑤池聖地都在北域,但是彼此之間相隔茫茫大荒,橫跨北域東西。
李道清衍化陣紋,開啟域門,不斷橫渡虛空,跨越千百萬裡,來到了薑家族地之前。
同姬家一樣,薑家附近也有一道大河,名為薑水,與地星之上曾經存在的那條河同名,而且這兩條河畔的主人亦同姓薑。
薑水浩浩蕩蕩,不知奔流向何方,李道清渡過薑水,薑家天闕一般的山門大開,得到了隆重迎接。
薑家老家主親自迎至門外,在這裡等候,這種殊榮天下少有。
李道清被引入薑家神土深處,一座古殿開啟,那是在恒宇大帝的時代所建。李道清和薑家老家主入內進行了一番密談,最終達成協議,又在薑家老家主的陪同下,瞻仰了恒宇大帝的故跡,而後在薑家眾人禮送下,飄然離去。
值得一提的是,薑逸飛也在陪同人群之中,很是低調,但是能看得出來,他的修為根本不遜色於當前年輕一代最強的幾人,整個人越發神逸縹緲了。
李道清曾聽薑家弟子說到過,薑家老家主已經在著手培養薑逸飛了,隻待薑逸飛成就大能,老家主就要退位了。
這件事給李道清敲響了警鐘,屬於年輕一代的時代即將到來,這也意味著黃金大世已經不遠。
“要抓緊時間了,不然就要被小字輩的天驕趕上了。”
從薑家出來,便意味著李道清在東荒的布局可以暫時告一段落,接下來他的主要精力就要放在中州之上。
此時李道清並未立時動身,而是從北域折返回南域,最後一行來到了火域。
這處地界並不是什麼火山界域,也不是有由地火爆發而形成的地勢,而是完全由燃燒的火焰組成的一處奇異之地。
火域的來曆久遠到不可追溯,無人知曉其存在了多少歲月,又燃燒了多少歲月,關於此地的傳說更是數不勝數。
若僅是如此,那火域或許隻能作為一方奇景而已,它真正在修行界揚名的原因,就在於此地火力充沛,各有不同,火焰中具有神秘的力量,可助“器”成型,烙印下“道”與“理”,自久遠前至今日,一直是許多大人物的煉兵之地。
李道清來到火域,就是為了利用此地的力量,準備祭煉一件兵器。隻不過相較於其他聖主級大能所祭煉的兵器,這件兵器更顯特殊,放眼天下,恐怕隻有在火域才能祭煉。
整個火域不算太大,核心之地隻有百裡方圓,隻是熊熊火焰不停燃燒,蔓延出去,將外圍地域化作一片千裡不毛之地。
“嘩啦!”
虛空域門直通火域之外,李道清並未停留,直接進入其中。
火域分為九重,火焰的顏色隨著深入不斷變化,溫度也是越來越高。
他一連穿過四重火域,進入到第五重之內,火焰已經變成金黃色,熊熊燃燒的烈火永不熄滅,這裡到處都是可怕的熾熱之焰,唯有大能以上才能抵抗住這樣的溫度繼續前行。
不過這些並未對李道清造成阻礙,他腳步輕踏,似緩則疾,眨眼間已經穿過第五重火域,來到第六重。
第六重區域已經深入進整個火域數十裡,處於火域的深處,火焰形態發生了質的變化,像絲絲縷縷的紫色霧氣在地表和半空流淌,將整個空間化為朦朧一片。
火域第六重名為紫氣東來,足夠大能在此祭煉兵器。
方圓十數裡內都是第六重的區域,紫霧縹緲,充斥於天地之間,看起來貴不可言,自古以來,朱紫這類的色彩就是吉祥的征兆,屬於權貴的象征,但在火域中卻代表了恐怖。
火域第六重已經足夠大能煉兵,卻遠達不到李道清的要求。
他繼續前行,心之神祇在體內發光,誦湧大道,一層朦朧的赤華罩在身上,李道清穿行於火焰霧靄之中,如閒庭似步,走到哪裡,哪裡的火焰霧靄竟直接消散。
這一刻,李道清宛如火中之神,萬火不敢阻擋於前,足踏之處,火焰紛紛退散。
穿過第六重火域,到達第七重火域,這裡與之前更是不同,不僅僅是火焰更加熾灸,天地間的元氣也似乎沾染了火焰的特性,變得更加狂爆。
第七重的火焰是五彩一般的彩霧,但是不同於第六層那薄薄一層霧靄,這裡的五色彩霧幾乎濃的化不開。
整個空間之內,五色彩霧朦朧一片,其中竟有淡淡光華閃爍,看起來根本不像火焰,簡直像是仙氣一般,看似祥和無比,卻透發出讓人心悸的可怕波動,讓人心驚肉跳,靈魂之內都發顫。
李道清走進第七重火域,感覺到了一種魔性,這種五彩濃霧很奇特,連修士的神力都能點燃,吞噬,化為自身的一部分,更加壯大。
“還是不夠。”
感受著第七重火域的溫度,李道清搖了搖頭,這裡的火焰雖然不凡,足以對王者造成致命傷害,但是仍不能達到他的要求。
他的目光投向火域更深處,隨即邁開步伐前行。
第八重火域氣象更是不同,看起來祥和而又寧靜,但是在那風平浪靜之下,潛藏著一股恐怖的熾熱感,如浪潮洶湧,席卷一切,要將萬物焚化。
這裡的火焰仿佛已經活了過來,會自主尋找最薄弱的地方灼燒。
李道清聖光蔽體,瑞彩一道道垂落而下,隔絕神焰,護持住己身。
放眼望去,整個八層遍地是巨石,稍遠處還有一座座石山。
山上還有許多石洞,為在此煉兵的大人物所留。
第六重的火焰已經足夠大能祭煉兵器,更有一些人不滿足於此,以強大的修為強行闖進到第七重乃至第八重,以期借助更強的火焰祭煉出更強大的器。
但是第八重仍然不是李道清的目的地,因為他所要祭煉的材料,第八重火域中的火焰還不足以煉化。
李道清心念一動,一塊黑石在頭頂沉浮,迎風而漲,化作一方黑色道台,有絲絲縷縷的混沌氣繚繞。
這一塊混沌石,就是李道清鑄煉兵器的材料。
混沌石,傳說中唯有在真正的混沌中才能孕育,自天地初開之際才能誕生,精華內蘊,將有無上仙料孕育其中,萬古罕見。
也有人說混沌石本身就是一方未被孕育出來的世界,其內蘊藏的就是一方大千世界的胚胎。
相傳,無始大帝就是用混沌石中提煉出仙料,才煉化為震撼宇內的無始鐘。
李道清手中這塊混沌石,就是無始大帝煉兵之後所留,雖然其內蘊聖物已被提取,但是混沌石本身就是一件瑰寶,不然也不會被無始大帝當做床榻。
混沌石有天地道韻時刻流轉,人在上麵打坐,對於體悟大道將有極大的助益。
而且混沌石硬度極高,本身有種種神異妙用,除卻極道帝兵之外,幾乎無物能破,可以說是除卻大帝專屬仙金聖物之外,最絕佳的煉兵神料。
李道清手中這塊雖然沒有了內蘊聖物,卻也曾沾染了無始大帝的無上氣機,他打算將之祭煉成自身的護道之器,用以護持道途。
正因為是護道之器,才不能假手於人,需要自己親自祭煉。
遮天法中有“一器破萬法”的煉器法門,可祭煉成道之器,除此之外,還可以祭煉出護道之器,以護持大道。
這並不會衝突,反而是有助於道途,可相輔相成。
“護道之兵,要如何選擇……”
李道清認真而又仔細的考慮了很長時間,並且參考了諸多古皇大帝的兵器。
兵器的器型並非是隨便選擇,冥冥之中自有神意與天命。
像在此界中,但凡有大誌者,無不以鐘,鼎,塔這般重器祭煉為道器。
鐘鼎塔皆為祭器,在這方世界,自古以來就有很特殊的地位,帝尊、葉天帝以鼎為器,無始大帝以鐘為器,太陽聖皇、西皇鑄塔為器……
隻因這類神形最為神秘,有仙鐘,仙鼎,仙塔貫穿整片古史,於此界有大因果,以此形製作為道兵,亦可發揮出某種神秘力量。
就像李道清自家聖地的帝兵,就是以鼎形。
還有印,碑,石等形製,其本身也有重要的意義,是承載權柄之形,古往今來也有許多古皇大帝選擇以這幾種形製作為自己的道兵,如太陰人皇鑄就人皇印,伏羲大帝的伏羲龍碑,女媧大帝的女媧道石就是此類。
除此之外,鏡圖爐壺,鈴杖瓶甲諸如種種也各有特色,其中許多都是橫壓宇宙萬道共尊的無上帝皇兵。
刀槍劍戟等等專以殺伐之器,選擇方向更是數不勝數,不過這些都不是李道清心中首選。
護道之器,首重護道二字。
但是這不意味著單純的守護,在李道清設想中,他的護道之器應該具備攻防一體,妙用無窮。
其實混沌石本身四四方方,就是一方天然的混沌大印,足以壓塌青天,用以對敵,將會所向披靡。
“大印的話,也並非不可……”
大印本身就是重器,既可護身,亦能鎮壓對敵,兼具攻防一體的神妙,其本身又與混沌石厚重的特性相合,一旦祭煉成,真的可以無所顧忌,什麼都不能阻攔,一印下去,前方一切無物不碎。
李道清在心中勾勒出所祭煉道器的圖形,隨即身上閃爍著神光,一手托起混沌石,繼續往深處前行。
九層火域,不過與第八層火域相隔一步,這一步邁出,仿佛踏進另外一個世界,好似超脫了人世間的範疇,更超脫了人們對於火焰的想象。
第九重火域中,遍布九色火焰,看似沒有一點溫度,唯有接近,才能知道其中蘊藏著多麼可怕的力量。
九色火焰在跳動,夢幻而迷離,充滿了毀滅的氣息。美麗而可怕,絲絲縷縷有如光霧,火焰躍動間,似有漫天神魔在其中哀嚎,神秘古老的聲音在耳畔響起,那仿佛是神魔之語,又仿佛是宏大的祭祀之音,使人置身於一場場古老的祭祀之中。
可怕的溫度,內斂到了極致,哪怕有神光隔絕,李道清都感覺難耐,無處不在的滾滾熱浪一直炙烤著他的身體,有一種狂暴的力量爆發開來,要將他的軀體撕碎。
這種火焰極為可怕,哪怕沾染一絲,就有如跗骨之蛆,極難擺脫,除非下定決心壯士斷腕,否則隻能眼睜睜看著血與肉,魂與骨被燃燒殆儘。
“還是不夠啊。”
李道清立身數千年未曾有人踏足的第九重火域,心念動間,聖器黑龍鼎出現,懸於頭頂。
這件聖兵狀態很是特殊,其中神祇可自主複蘇,能完全發揮出聖兵的威力。
現在他並未複蘇神祇,隻是將聖鼎置於頭頂,垂落下道道黑金龍紋,憑借聖兵本身的聖威氣機護住自身的同時,以聖鼎收取一些九色火焰。
九層火域深處,仿佛是在另外一個大千火界,這麼多火焰聚集在一起,一同燃燒,出現了可怕的質變,除卻恐怖的高溫,還有一種神秘莫測的道力在流轉。這樣的火焰即便一般的聖兵也無法收取,聖道法則會被磨滅。
這是一件極為驚人的事,聖人已經超出凡俗,是另外一種生命層次了,地位尊崇,即便是到達任何一家極道勢力,也會被慎重對待。然而第九層最深處的火焰已經能真正威脅到聖人,有可怕的道韻流轉,足以磨滅聖道法則,可以稱為是聖焰了。
聖鼎與龍紋黑金鼎同源而出,鑄造時還摻雜了部分龍紋黑金,不懼九色聖焰的灼燒,鼎口好似一個黑洞,要將九層火域吸乾。
不知道吸收了多少九色聖焰,李道清甚至感覺整個第九層火域的溫度都下降了一絲,這才停手。
聖鼎之內,自成空間,突然多了一處火焰的海洋,甚至真的有濤聲傳出來,仿佛是將一片火海收了進來。
“算是多了一項手段。”
李道清思忖,這種火焰放出去,大成王者都要活活被燒死,就算聖人猝不及防也要吃大虧,未來古族將出,大世拉開帷幕,正好可以作為一種手段,有備無患。
李道清在吸取火焰的時候,就將混沌石置於九色聖焰中,灼燒良久,外皮卻連紅也沒紅一下。
他又動用了自己的本命道火,最終甚至將混沌石置於聖鼎之內,以聖威催動聖焰,混沌石仍未發生變化。
“果真不行啊,即便沒了內蘊的神料,單單混沌石本身,就是一件萬古罕見的神料,除卻極道帝兵,幾乎無物能傷,更不用說是祭煉了,怎麼可能輕易煉化。”
“看來真的要行險一次了,卻也在意料之中。”
李道清收起混沌石,頂著聖鼎繼續往前走,他要進入火域最深處,尋找火域中傳說的第十種火焰。
在修士中一直有一個傳說,就是火域最深處還存在第十層,其內蘊藏著第十種火焰,乃是整個火域的源頭。
李道清頂著聖鼎,古樸的鼎身在微微發光,一種獨屬於聖道的氣機流淌,垂落下一道道龍紋。
他並非是用聖威直接硬抗,而是輕輕拂動,在無處不在的聖焰中開辟出一條道路,通往了火域儘頭。
黑龍聖鼎真的不凡,在漫長歲月中,經過一代又一代強者的祭煉溫養,本質上幾乎脫離了聖器的範疇,將要蛻變到另外一個難以想象的領域。
即便如此,李道清也是行進的很艱難,良久之後,才來到了火域最深處。
火域最深處,並不是想象中一片火海,也沒有炙烤諸天的恐怖溫度,仿佛是一片與外隔絕的小天地,唯有死寂永恒。
寂靜無比,仿佛來到了世界的儘頭,這裡充滿了乾枯與衰敗。
李道清不敢有絲毫大意,他僅僅是停留在最邊緣之地,並沒有立即深入。
這一片空間,方圓不過數裡,光禿禿的並沒有什麼阻礙視線之物,隻在邊緣放眼望去,其內情景就可以一目了然。
李道清隻記得第十種火焰可以移動,而這裡是它最常出現的地方,所以並不著急,直接在此地盤坐,在黑龍聖鼎的保護下,體悟此地的奧妙。
這片火域真的很奇妙,尤其是第十層火域之內,明明與大世界相連,卻又截然不同,仿佛有一種極為霸道的力量,將此地所有的大道全部排斥出去,自成一體,形成一片真正意義上的“法外之地。”
這無疑是一種特殊的體驗,李道清盤坐在混沌石上,混沌石上有淡淡的道韻流轉,增益他對於道的體悟。
“沙沙沙!”
火域儘頭,突然傳來一陣聲響,十分奇異,似乎有人歎息,又像什麼東西在爬行。
李道清心中一動,遠遠看去,發現一株小樹在自主移動。
這是一簇火焰,卻是顯化為一株半米多高的小樹形象,小樹不高,卻很蒼勁,枝丫有火焰在燃燒跳動。
李道清運目遠眺,竟然看到小樹火焰竟是一片又一片的符文組成,每一片符文中似乎蘊藏了一個小世界,隨著燃燒,一個又一個小世界在崩壞,而後複合,詭異無比。
他盯著這些由符文組成的火焰,感覺和寂滅天功中最後的九個帝文相似,似乎是同源。
“仙古文字嗎?”
李道清想到這道火焰的根底,雖然原文並未說明,但是不難推斷出,這道火焰真的是一道仙焰。
仙確實存在,但那是極為久遠之前的事了,還要追溯到亂古時代乃至是仙古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