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將軍想投靠袁紹,卻被吊著,想必也有不快,倒是可以勸說。”
董昭最後做了決定,當夜便去了張府。
……
城門之上,皓月當空,將月光灑在冰雪之上,天地蒼茫一片。
張楊身披鎧甲,雙手附後,不時看一眼冀州的方向,臉上有愁容。
其實這些年,他過的不錯。
河內之地,土壤肥沃,養小城之民足夠。
四方會戰,一時也沒燒到此處,畢竟洛陽都被董卓一把大火燒了,沒人關注河內。
然而,這一切都隨著天子東歸,有了些變化。
張揚很清楚自己的才能,知道天下大亂,這個副本是自己玩不了的,一直想找個大腿。
自從界橋之戰公孫瓚慘敗,他就極其看好袁紹,這些年有意靠攏。
然而關係一直很模糊,就像這次一樣,有要事袁紹會遣使者或者來信,卻不肯徹底接納。
張揚就很鬱悶。
名義上是跟著袁紹混,但如今這河內太守是當年董卓封的。
之後西北軍閥內亂,呂布出逃也曾在河內待過一段時間。
袁紹愛惜羽毛,不願為了張揚跟董卓之黨扯上關係,張揚也是清楚。
但這都是過去,我有什麼辦法?
這時,董昭登上了城牆,上氣不接下氣地揮手道:“張將軍怎在此?”
剛才去府邸沒見著人,又繞了一大圈。
“看看城防。”
張楊這才醒過神來,上前迎去。
“是在看冀州吧?”
董昭來河內已經有些時間,從他臉上的神情,哪裡看不出。
張楊愣了愣神,隨即搖頭笑道:“真是什麼都瞞不過公仁。”
北風吹來,有些寒冷,二人便進了城樓,靠著火爐有了些暖意。
“公仁深夜來訪,是有事?”
“正是為了冀州之事!”
張楊正了正身子,側耳聆聽。
董昭見他神情自若,心中放心了不少:“如今袁紹勢大,卻遲遲不可接納將軍,想必將軍也知曉。”
“既然如此,何不另尋明主?”
“明主?”
張楊愣了愣神,這話可說的太直白,有些尷尬。
在河內之地,自己也算是一方主公,不過他不是呂布心比天高,歎了歎便示意董昭繼續。
“天下英雄,袁,曹。他二人雖以兄弟相稱,卻必然不長久。”
“曹操如今有了兗州,徐州,想必很快能拿下豫州,為當世英雄。”
“將軍不願得罪袁紹,也當為自己尋條後路,私下跟曹操結交,如今卻是有這樣的機會......”
董昭說著,突然停住看著張楊。
他也摸不住張楊的想法,隻能走一步看一步。
張楊頓時鬨了個紅臉,有些尷尬:“公仁也知道了?我也是方才得知那竟然是曹操的探子。”
他說的,自然是扣入監牢的那人。
董昭頓時大鬆了口氣,看來張揚也不是腐朽不知變通之輩,於是連忙勸道:“多條朋友多條路,將來勝負誰又能說得準?”
就像當年界橋大戰,天下普遍看好公孫瓚,可謂占儘優勢。
可袁紹偏偏以少勝多,直接把公孫瓚心氣都打沒了。
“將軍不想得罪袁紹,但絕不可為了投靠袁紹得罪曹操。”
張楊再次猶豫了,半晌之後才似是而非的點了點頭。
“公仁是更看好曹操?”
他忽然問道。
“之前還不確定,如今曹操有荀瀟,定能勝。”
董昭開始胡說八道。
袁紹能贏,自己也不可能投奔了,既然如此何不吹曹操。
“荀瀟?”
張楊又愣住了,想了想才道:“有所耳聞,有君子之名,似乎是荀彧的族弟。”
說起這個,董昭頓時就來勁了。
之前董訪在信中說過的,都是現成的材料,於是董昭稍加修飾後又複述了一遍。
重點落在了荀瀟之才能和曹操對其的看重。
“張邈之亂將軍可知?董家因文伯一句話,曹操便不再追究!”
“如今董家與文伯關係極好,將軍日後若是有意入曹營,也是能美言幾句。”
“袁紹不接納將軍,曹操有愛才之名,定然欣喜。”
董昭一陣吹噓之後,最後如實說道。
張楊陷入了極大的震驚和久久的沉默之中。
這個荀瀟,果真有絕世之才?
曹操能將他收入麾下,倒真是天命所歸。
就是不知道他是怎麼留住此等英才的......
“公仁所言有理,然我還是相信袁紹。”
張楊笑著拍了拍董昭的肩膀,無奈笑道:“看來公仁是要離開我了啊!”
董家既然歸順曹操,董昭定然要走。
這是他不願看到,不過他也知董昭有才能,應該去更大的天地施展,也就隻能歎息。
“昔日得將軍禮遇,一直銘記在心。”
話至於此,董昭起身,鄭重行了個大禮:“也正是不願將軍受袁紹玩弄,方才進言。”
張楊點了點頭,拉起董昭重重按了按肩膀,卻是不知說什麼。
主臣之情,皆在不言中。
攜手合作數年,終於不負忠義,不負仁義,也是不易。
坐回位置,二人沉默喝了一泡茶,張楊突然道:“那人明日會放走,公義也是明日離開?”
董昭點了點頭,隨後又是沉默。
月光照進來,更顯二人臉色蒼白。
張楊知道留不住,也不該留,隻得沉默。
當然,他可以現在就殺了董昭,但並非心中所願。
董昭也有些惋惜,終究是沒勸說成功,如果說服張楊投靠,那攜河內及迎天子的大功,日後在曹營必然受重用。
張楊也能有個好歸宿。
到時候再問問文伯好了,他想著一時也沒開口。
二人相對而坐,一坐便到了天明。
不時說兩句,有過去的經曆,也有對當今天下形勢的判斷。
董昭沒再勸說,張楊沒再留,二人都是極為默契。
月華消散,黎明之後便是晨曦,董昭再次起身行了個大禮,便去了監牢。
二人直接去了洛陽。
董昭以張楊特使的身份,進洛陽麵見天子。
......
又是數十日過後,冬日終於過去,又是一年春天來臨。
冰雪消融之後,天地萬物顯現出生機勃勃之象,一片欣欣向榮。
曹府的花開得很好,曹操剛嘟噥著文伯怎還沒回,便收到了個天大的消息。
天子有詔書來。
“什麼?怎麼突然放行了?”
曹操差點高興地跳起來,臉上每根胡須都在訴說著喜悅。
自從那天跟荀彧等人商量之後,他就一直在嘗試跟張楊聯係,同時想其它辦法,均是未能成功。
結果,不知為何,張楊突然就放人了。
還沒告訴他。
真是天大的好事!
天涼了就有人遞枕頭,今年定然一切順利,曹操心情大好,爽朗的笑聲在府邸久久回蕩不止。
“到底是何人在幫我?”
“找出來,我要賞死他!”
欣喜過後,曹操又陷入了沉思。
整個事情,都透露著一種古怪。
他可不會認為是袁紹或者張楊突然好心,定然是曹營有人暗中謀劃!
“戲誌才?”
曹操搖了搖頭。
聽說他最近天天留戀酒色,不知哪找了個花魁,還想買回去,也不知道要乾甚......
不過,曹操忙著奉迎天子一事,懶得管他。
他從來是任人唯賢,私生活一向不太管。
“難道是文伯?”
曹操想想自己都笑了,他在豫州呢。
聽說打了勝仗,都追到壽春去了,也是不可能。
荀攸,程昱,曹仁......一個個名字在他腦海中閃過。
也隻有荀彧最像了。
“一定是荀彧,荀彧總是有辦法!”
曹操大喜。
不亂是論資曆論人脈,還是論在潁川士族的影響力,荀彧都是最有可能的那個。
說不定,他聯係到了潁川哪個士族子弟說服了張楊,或者私自放行。
不論如何,這都是大功,天大的功!
此人要大賞,荀彧也要大賞。
要知道,如今不僅跟天子取得聯係,天子還有詔書!
將曹操一頓誇之後,還表明了來兗州的想法。
天子有了態度,奉迎天子便有了大義!
要知道,他派出去那使者,隻是打算探探洛陽情況,嘗試與天子接觸。
如今回饋的結果,比原先計劃還好。
定然是那潁川士子在背後又出力了。
不僅明白自己的意圖,還會搶答,曹操愈發有興趣,就想問問此人到底是誰。
“快請荀彧!”
“快請荀彧來!”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