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江碧水穿城過,十裡青山半入城。”
郭宗誼遙望三麵環水、一麵環山的襄陽城,口中念念有詞。
襄陽,天下腰膂、四輳之地,上接宛洛,跨對樊沔,為荊郢北門,世為重鎮。
《孫子兵法》稱其:北通汝洛,西帶秦蜀,南遮湖廣,東瞰吳越。
襄陽之地,位分南北,中原有之,可以並東南,東南得之,亦可以圖西北。
襄州州治便在此城,與樊城隔漢水相望,在江麵最窄處橫小舟數十艘,上建浮橋相連。
郭宗誼此時就在橋上。
“殿下,安審琦來迎了。”一開道騎軍回來稟告。
郭宗誼點頭,顧左右道:“打起旗號來。”
他出行從不帶鹵簿,臨行時僅取了郭威親賜的兩麵赭黃繡旗。
當下,兩名彪騎縱馬上前,一左一右高擎手中大旗,一麵書“左衛上將軍湖南道行營都部署”,另一麵書“持節都督荊襄朗潭敘桂六州諸軍事”。
安審琦帶著節鎮大小官員來至浮橋前,見郭宗誼駐馬橋上,急忙下馬,令持戟儀衛兩側列陣,步行帶著兒子安守忠,先到一步的王樸及幾名主要幕官上橋。
“臣安審琦,拜見皇長孫殿下,殿下金安萬福。”
安審琦深深拜下,郭宗誼下馬,取出一卷玉葉紙,展開來朗聲宣讀:“敕:淮陽王安審琦,鎮邊分閫、嚴明無翳,進封陳王,著中書門下、禮部擇日備禮授冊。”
安審琦聽到敕字便急忙行大禮跪地,聽完宣敕,喜出望外,當下平攤雙掌,以首叩地,泫然若涕道:“臣安審琦叩謝陛下隆恩,天恩無以為報,唯有披肝瀝膽,效死守邊,方能報效萬一。”
郭宗誼伸手將他扶起,見他那張黝黑的老臉上涕淚縱橫,連他二十歲的兒子安守忠也是啜泣不止,不禁心裡起疑,這安家是真忠臣還是演技派。
“陳王真是赤膽忠心啊,臨行前陛下特意交此手詔與我,言有司正在給晉王備禮,要晚一陣子南下,屆時才能給陳王冊授。”
安審琦得封一字王,走在了符彥卿等人前頭,哪裡還在乎這些虛禮,當下連連點頭:“應該的應該的,晉王國之儲君,臣怎會不識輕重。”
說著又麵朝北,拉著安守忠一拜再拜。
郭宗誼靜靜看著安審琦,這沙陀老將今年五十五了,幼時便跟隨李存勖,比李存孝、李嗣源、符存審、史建塘、周德威、郭崇韜等要晚了一輩。
倘若細細去看,五代時期彪炳青史的名將邊帥,包括石敬墉、劉知遠、郭威等開國皇帝,論起來都是出自李存勖賬下。
可惜李存勖治政是個半吊子,不然這五代亂世,恐怕會在他手裡提前終結。
安審琦拜完,擦著老淚,回到郭宗誼身旁,一臉歉然道:“讓殿下笑話了,還請殿下隨我進城,臣已備下酒宴,為殿下接風。”
“善。”郭宗誼爽快答應。
安審琦見他乾脆,心情更好,大笑著一拍安守忠:“還愣著作甚?快命人吹打起來,恭迎殿下入城!”
安守忠唯唯應下,跑向後方張羅起來。
郭宗誼與安審琦並駕齊驅,向襄陽城前行,一路上鑼鼓喧天,彩綢招展,百姓們簞食壺漿夾道相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