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大明禁海的緣由
【回歸倒計時:270天10時29分06秒】
轉眼間半個月過去,時間來到了11月份,立冬時節過後,天氣越來越涼,人們身上的衣服也越來越嚴實。
然而在西郊製造局,所有的匠人們卻乾的熱火朝天。
在製造局的大院中,一撥人正在調試改大了型號的蒸汽機,曹瑋在一旁指導。
這次要做的火車,就得往後世蒸汽火車的方向靠了,而曹瑋是唯一知道蒸汽火車的原理的,雖然有給出的圖紙,但他還是得時常過來看一看,以免匠人們把方向搞錯了。
就比如這次所造的鍋爐,就和以往有大大的不同,不再是傳統的一個大鍋形式,而是改成了一個巨大的水箱,裡麵有許多管道規律排列。
這樣做的好處就是能大大的提高能效,加熱更快更直接,有助於給到加大了的蒸汽機足夠的汽壓,使其能有更強的動力,隻是工藝提升,製作起來難度也隨之增加。
“大人,大人……”宋平急急忙忙的跑了過來,“大人,焦炭煉成了!”
曹瑋一聽,頓時來了精神,叮囑趙恒等人繼續,然後便帶著宋平出了製造局的大院。
來到旁側不過幾米院的另一個大院中,曹瑋便看到一個巨大的反應爐,有一人多高,上方的蓋子已經打開了,隔著老遠,都能感受到其中的熱量。
“轟!”
在反應爐底部,還時不時有明火迸出,爐子旁邊還放了把梯子,那是匠人取爐中焦炭用的。
見到曹瑋到來,有一名匠人端來一個盆子,裡麵是黑乎乎成塊的焦炭,曹瑋拿起一把小鉗子,夾起一塊仔細查看。
隻見焦炭已經不似最初煤粉煤炭,外表變得十分光滑,這是因為煤粉在焦爐內的高溫下,經過了乾燥、熱解、熔融、粘結、固化、收縮等階段再次成形,整體呈銀灰色。
“大人,如何?”宋平有些緊張得問道。
曹瑋放下手中的焦炭,“不錯,成了。”
圍在一旁的一眾匠人們頓時歡呼起來,他們忙碌了大半個月的時間,終於把焦炭煉成了!
“這麼說……大人,咱們就能開始煉鋼了?”宋平此時也興奮起來。
“煉製焦炭隻是最初的準備工作,接下來要開始製造平爐,明天我將方案給你,人手不夠的話就再招一批人,”曹瑋朝他說道。
“偌!”宋平高聲應道。
“除此之外,一個焦爐是不夠的話,要繼續造焦爐才行,在平爐造成之前,起碼要再造二十個焦爐,再以觀後效。”
“大人放心,保證完成任務!”宋平將胸脯拍的震天響。
如今焦炭都煉出來了,製造焦爐自然是不再話下,匠人們也都已經有了經驗,製造焦爐就算不得難事了。
製造局的煉鋼事業,目前看起來一帆風順。
……
另一邊,
朱棣和道衍也在找一個能成功讓朱元璋開海的理由,說白了就是給朱元璋找一個台階下。
日思夜想之後,道衍給出了一個方法。
他要到福建沿海,去說服當地的布政司,寫出一份萬民血書出來。
要說當初朱元璋頒布禁海令,實屬於無奈之舉。
當時為洪武初年,北元剛被趕出中原,但仍舊賊心不死,妄圖聯絡各地元朝舊部反撲回來。
大明剛剛立國,國力尚淺,朱元璋隻能將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和北元對抗上麵。
與此同時,大明立國自當昭告天下,大明承繼大統,令周圍一眾番邦小國臣服,以加固政權。
詔書發出之後,就有暹羅、朝鮮、琉球、安南、占城等等,周邊各國紛紛派使者前來朝貢。
各國使臣的朝拜,讓朱元璋很是開心,故而於《祖訓錄》中將一些國家列為“不征之國。”
其中有遠近不一十五個國家,分彆是:朝鮮國、倭國國、大琉球國、小琉球國、安南國、真臘國、暹羅國今泰國)、占城國今越南南部,後被安南滅國)、蘇門答剌、西洋國今科羅曼德爾海岸)、爪窪國、湓亨國今馬來半島)、白花國今蘇門答臘島西北部)、三弗齊國今蘇門答臘島巨港)、渤泥國文萊)。
《祖訓錄》於洪武二年編撰,六年書成,二十八年重定,更名為《皇明祖訓》。
然而周邊各國幾次朝拜之後,朱元璋就慢慢發現不對勁了。
周邊等國每次朝貢,無非是來說幾句好話,獻上些他們國家不值錢的“寶物”,大明就得大肆的賞賜給他們金銀財寶,以彰顯大國風範。
彼時大明立國不久,哪經得起這麼折騰?
並且朱元璋是泥腿子出身,對於這種打腫臉充胖子的行為感到肉疼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