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65鎮壓四方_隆萬盛世_线上阅读小说网 

1465鎮壓四方(2 / 2)

“來人,準備鳳攆,去慈寧宮。”

李彩鳳吩咐一聲,馬上又對馮保說道:“你派人馬上去乾清宮請陛下過去,此事我們得好好商議一番。

還有,昨晚說的那些話,你再好好回憶下,務必不能有遺漏。”

顯然,這是叫馮保過去,把昨晚的事兒再好好說一遍。

很快,大明朝宮裡三位主事人在慈寧宮聚齊,陳太後還有些納悶,不知道是出了什麼事兒。

直到馮保把昨日情況一說,特彆是內閣謀劃大改朝廷稅製的想法一五一十說完,陳太後和小皇帝都沉默下來了。

陳太後雖然是做過皇後的人,但和大部分皇後出身不同。

她當初選秀入宮,本就是為裕王、景王選王妃的。

隻是當初嘉靖皇帝選擇了孝懿莊皇後李氏為正妃,而她是側妃,根本原因就是出身不同。

李氏來自民間,父親隻是當地士紳,而陳氏父親是錦衣衛副千戶,有點官場背景。

在平時,陳氏地位肯定是比李氏高出許多的,但在王妃的選擇上,自然就恰恰相反。

明朝一直杜絕外戚坐大,打壓外戚勢力,所以李氏成為正妃,而她隻能是側妃。

但畢竟出自官宦之家,見識多了不少,就更彆說一直被張居正、魏廣德教導的小皇帝朱翊鈞。

他們在聽完馮保彙報後,都敏銳的捕捉到此法推行阻力不小,因為士紳豪族會是這場變法的犧牲品。

他們會付出更多的利益,顯然此法一旦頒行,怕是天下都會為此稍微動蕩。

此時,陳太後開口不斷詢問細節,而小皇帝一直皺眉不語。

直到說到對士紳的補償時,自己緊皺的眉頭才略微舒展。

土地是這些士紳家族的底蘊,但他們對於賺錢還是更加熱衷。

以船引為餌,或許真能讓這些地方豪族把財富積累的方式從掠奪土地這種收效慢的辦法轉到開工坊,經商上麵去。

這些年大明的工商業發展很快,特彆是勳貴一係,因為加入魏廣德創建的草原商會,大量采購羊毛開展羊毛紡織,所製成產品不僅用於製作羊毛地毯,許多富貴人家也采購細軟的毛紡織品製作衣服。

甚至在最近軍方的采購上,除了士卒依舊采購棉甲外,還給百戶以上軍官采購了用毛紡織品製作的官服。

好吧,其實京官們從去年開始就已經用羊毛織品製作官服,這樣的衣服罩在外麵更加暖和,內廷的大太監也是如此。

隻是後宮裡還沒有大肆采購,主要也是因為毛紡織品比長棉厚實,不好加工成做工精湛的袍服,而皇室穿著都是有講究的,暫時還沒有換用材料。

但是草原商會的地毯等物品早就已經采購進宮裡,冬季門簾也從過去的棉布變成了毛紡。

“若是真按內閣想法倒還好,可若是.”

陳太後還是沒有繼續往下說,雖然她已經有些意動,但更關注的還是江山的穩固。

“娘娘,要不請閣老過來,當麵解釋。

魏閣老這些年一直負責兵部,想來既然提出此變法,對娘娘擔心的地方不穩肯已經有了對策。”

馮保適時提出請內閣閣臣過來,有什麼問題可以當麵說清楚。

其實對於鎮壓地方不滿,昨晚馮保還真沒想到,隻是聽到魏廣德說可以讓他們發展工商業他就覺得可行。

畢竟,現在的馮保經過在緬甸的礦產業賺了不少銀子,知道做生意是很來錢,比買上幾千幾萬畝田地來錢快多了。

以前隻以為海商、鹽商有錢,可真沒想到開礦其實也很賺錢,由此延伸馮保認為做什麼生意都應該很賺錢。

還有工部,近些年也是錢多的很,靠的就是南邊幾個船廠,不僅承接兵部訂單,還有漕運和民船訂單,那就賺得盆滿缽滿。

以前不覺得,現在馮保反正是覺得做生意比買田地強。

田地,有個幾千畝就夠一家人嚼用了,再多無益,還不如給家裡留幾張船引實在,就和那鹽商分配的區域一樣。

有鹽引和售鹽區域,就可以保證家族長盛不衰。

而海商則要的就是船引,有船和航線,就能讓家族衣食無憂。

不多時,內閣四位閣臣都到了。

路上,魏廣德已經把情況和張四維、申時行說過,兩人都沒什麼話好說。

雖然之前商議過,但首輔和次輔已經把事兒捅到宮裡,難免讓他們覺得是不是有些操之過急。

有了完善的章程再說多好,現在就一些條款,都沒完善。

不過他們卻忘記了,真要是在背後把所有考慮都完善好才上報,小皇帝心裡又會怎麼想。

或許,前些年的日子太安逸,讓他們忘記了上位坐著那個終究是皇帝,不能繼續當做小孩子哄了。

魏廣德還記得,所以有時候似乎就太操切,什麼都沒定下來,就急吼吼報給了宮裡。

這些,也是昨晚回府後張居正才意識到的。

以前不把小皇帝放在眼裡還行,可時間越久,小皇帝年歲越大,這樣的做法就越要不得。

不能習慣成自然,那是取死之道。

張居正在魏廣德不經意間小動作的提醒下,頓悟了。

等他們進入慈寧宮,把寫好的章程遞上。

其實上麵說的東西,馮保先前都差不多說過了。

相互之間關聯,想遺漏也不可能,也就漏掉少許不太重要的事項。

“四位閣老,此事哀家已經想過,若真能如你們意,大家都開工坊做生意,自然是好的。

可若他們不願意呢,你們可考慮過後果。”

陳太後開口說道。

她口中的“他們”,自然是各地的士紳豪族。

雖然古代說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但皇帝與士大夫共治天下也是傳統認識。

自從北宋趙匡胤提出“國家設科取士,本欲求賢以共治天下“的主張,宋朝推行文治政策,士大夫群體在施政中體現出民本思想和家國情懷,對改善政治、安定社會起到了重要作用。

特彆是在文彥博對宋神宗說出“皇帝與士大夫共治天下,非與百姓共治天下也”話後,現實就很清晰了,皇家也需要士大夫幫忙維持地方穩定。

要天下太平,少不得士紳出力,這就是皇室的顧慮。

“北方有馬芳、戚繼光率領的邊軍,東南有俞大猷,西南有李成梁,任何一方敢有動作,朝廷必將雷霆滅殺。

更何況,這些年朝廷開海禁,海貿的利益都是看得見的,朝廷在這方麵給出補償,已經是皇恩浩蕩了。”

擔心天下大亂,這時候也就魏廣德出來說話比較合適。

而此時大明這些名將的布置,也正好呼應四方。

馬芳想今年退休的打算,終究還是被否了,得看明年的情況才能定下來。


最新小说: 嬌嬌惑臣 釣係女修太迷人,五個道侶搶瘋了 這個毒舌師弟正得發邪 男二彆撩了,本係統木有感情 青釭洛神記 共感世子後,我女扮男裝掉馬了 七零辣妻:惡毒大小姐到甜寵軍嫂 那我這仙不是白修了? 末日超市:傲嬌喪屍王非要當店員 倒黴蛋的修仙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