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柴秀吉在清洲會議上得到多數織田族人與家臣支持,擁立尚在繈褓的織田信忠長男三法師,即元服後的織田秀信繼任織田氏家督。
魏廣德的問話,讓劉守有很是尷尬。
魏廣德可是給錦衣衛下了任務,那就是想方設法挑撥離間,讓織田家內鬥起來。
可惜,從倭國傳來的情報看,挑撥並沒有見到成效。
現在選出了新的掌權者,確定了家督,短時間內就不可能發生內鬥,即便都知道三法師還在繈褓中,其實在羽柴秀吉麵前就是個吉祥物。
而大明這邊,卻沒時間等織田家後續可能發生的分裂了。
今明兩年,官軍入倭已經板上釘釘。
“挑選精銳秘密潛入倭國,刺殺羽柴秀吉。”
魏廣德忽然開口對劉守有下令道,“如果能嫁禍給織田信雄或者柴田勝家最好,現在也隻能擒賊先擒王,希望能夠讓織田家再次內鬥。”
“是,下官這就安排。”
派出刺客,秘密刺殺羽柴秀吉,是現在唯一可以打亂織田家穩定的辦法。
如果他死了,柴田勝家必然再次奪權,而原本支持羽柴秀吉的人也必然反擊。
時間已經悄然逼近八月,距離大明出兵的時間已經不遠了。
等劉守有走後,魏廣德馬上讓人請來張科,詢問兵部這段時間的布置。
不多時,張科就進入首輔值房,隨後蘆布守在門口。
“此次北路大軍從薊鎮調步營、馬營一部及威海衛為主力,調集德州衛等衛所為輔。
南路大軍以金山衛、鎮海衛及南海水師陸師為主力,調江浙等地衛所為輔,共計動員六萬三千人。
如今各部都已抵達沿海,正在熟悉舟船.”
張科開始講述兵部近半年所做準備,其實就在七月初,最後一個衛所才以演練的名義調動到沿海,隨水師船隊出入大洋熟悉水性,剔除那些暈船的官兵。
畢竟這次出海,數日在海上,對於坐船敏感的人來說,無疑是要他們的命。
兵部為了這次東征,也是煞費苦心。
大明四大衛所就出動了三個,在兵部看來算是精銳儘出。
明代四大衛是明初在加強海疆防禦的戰略背景下建立的軍事建製,由天津衛、威海衛、金山衛、鎮海衛組成。
明初既在北方邊境設置衛所應對蒙古勢力,同時為防禦倭寇侵襲,在沿海地區按五千六百人為衛的編製設立四大衛所,隸屬都司管轄。
天津衛築城於永樂二年,明成祖朱棣賜名並設天津三衛,威海衛同年築城,由徐輝祖督建。
金山衛建於洪武十九年,衛城周長十二裡三百步,轄寶山至乍浦海防。
鎮海衛築城於洪武二十年,現存遺址周長873丈,設四門及水門,保留女牆1660垛,為四衛中保存最完整的衛城。
四衛最北自然是天津衛,最南則是福建的鎮海衛,也是因為是直麵東海,最容易遭受倭寇襲擾。
“火器調撥和操練呢?”
魏廣德繼續說道,“倭國情報你應該知道,倭寇軍中有大量鐵炮,就是我們的鳥銃。
大軍登陸,必然爆發大戰,需儘快以火器擊散敵軍。
而我大明各衛所,近年大多未有參戰記錄,實戰能力堪憂。
反觀倭國,貌似戰事就沒停止過,都是老兵悍卒,對陣經驗豐富。
這就隻能讓士卒更勤加苦練火器之法,方能在戰陣中擊敗敵軍。”
“兵部已經把大量火藥及南北兵庫火器調往登州和鬆江供大軍習練,應能按計劃投入作戰。”
張科急忙補充道。
訓練的作用,其實戚繼光早就說的明白,整軍隻是第一步,最重要的還是要大量火藥讓士卒熟練。
好吧,其實就是砸銀子練兵,火藥這東西,是真的精貴。
“善貸,是否讓錦衣衛在倭國之人也悄悄采購倭國本就不多的硝石,秘密隱藏起來。”
張科忽然提出一個想法,對魏廣德說道。
“搶倭國硝石”
這個計策有點,說釜底抽薪其實算不上,倭國本就硝石少,所以價格極高。
倭國這些年打仗,全靠從夷人手裡高價采購硝石,也能少量買到點火藥成品。
不過打仗,消耗的很快。
按照錦衣衛之前的情報,倭國各大名手裡其實庫存不多,僅能支撐兩三場大戰的消耗。
往往在戰前就會一擲千金,大肆購買火藥所需材料,主要就是硝石臨時調配。
其實,火藥若是保存不好,確實會受潮影響使用,何況還是在倭國。
“官軍攜帶的火藥,也要注意防潮保存。”
魏廣德想到這裡,馬上提醒張科道。
“這個,兵部已經想到。
彆忘了,水師常年出海,其保存火藥的辦法都是行之有效的。”
張科笑道。
這年頭沒有封裝子彈,所以火器使用掣肘太多,如果說嘉靖朝還對火器不十分了解,那到現在,萬曆朝,大明兵部對火器那是十分熟悉了。
沒有火藥的火器,燒火棍子都不如。
“倭國地圖繪製完成了嗎?”
魏廣德又問道。
錦衣衛大致描繪了倭國全圖,還派人對石見等地進行了精心測繪。
“職方司已經完成測繪,還對重點區域進行了規劃。
官軍一旦站住腳,就會驅使倭人為我築城,這些早就已經定下方略。”
大明要長期駐軍石見,自然隻能築城穩固防線。
倒是左渡島比較好防禦,隻要東海水師駐泊即可,比石見地區控製還安全。
“練兵之事,一月一報,讓遼東派將領去山東督軍操練。”
魏廣德最後隻下了這麼一道命令,現在大明有實戰經驗且豐富的,也就隻有戚繼光率領的遼東軍。
隻有鬆江府不用,有南海水師在,這些俞大猷都知道該怎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