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41刺殺失敗_隆萬盛世_线上阅读小说网 

1541刺殺失敗(1 / 2)

“三位愛卿來此,可是朝中發生了什麼大事兒?”

乾清宮裡,萬曆皇帝高坐禦座,開口詢問道。

“托陛下鴻福,近年來風調雨順,四海升平,出事兒的奏疏沒見到,倒是各地官府都恭請陛下聖安,也好把福分傳播開來,讓百姓的日子能過得更好。”

魏廣德上前一步,回答道。

聽著這話,萬曆皇帝小臉一紅,隻能“嗬嗬”乾笑兩聲。

他以為三位閣老來此肯定有事兒,他先問了,魏師傅就會直接說哪裡出了事兒,該如何處置。

沒想到,魏廣德居然說天下太平,地方上都上奏的請安奏疏。

那你們來這裡乾嘛?

“隻是.”

萬曆皇帝還沒來得及說話,魏廣德語氣忽然低沉說了句,似欲言又止。

“魏師傅,出什麼事兒了,你倒是說啊。”

萬曆皇帝知道肯定是出事兒了,於是催促道。

應該不是出了天大的國事兒,否則魏廣德也不會如此。

“是陛下,今日湖廣剛剛發來急報,五日前,張閣老去了。”

“張張師傅去了?”

魏廣德話音落下,萬曆皇帝就顫聲問道。

“請陛下節哀,張相已經去了。

禮部來報後,我已經讓他們準備一應物事。

張閣老為官三十載,兢兢業業殫精竭慮,如今離世,朝廷應該為其風光大葬以示其功績。”

魏廣德邊說,邊把禮部送來的公文抄本雙手遞了過去。

張鯨急忙上前兩步,從魏廣德手裡接過奏疏,然後回到皇帝身邊,雙手奉上。

不過,此時萬曆皇帝似乎丟了精氣神一般,身體有些發軟的靠在禦座椅上,並沒有伸手去接。

沒人知道此時皇帝到底在想什麼,曾經的張居正像一座大山一樣壓在小皇帝肩上。

那時候滿朝文武大臣都是對張居正歌功頌德,吹捧其改革措施挽救了大明王朝。

對此,小皇帝也有自己的看法,那就是這話沒錯。

魏廣德的教育,讓他很早就想明白了,治國其實最重要的就是財政,隻有財政充裕,朝廷才能做事,能夠平息邊患,能夠化解民怨、安靖地方。

這樣,王朝統治才能長治久安。

元朝的滅亡,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後期因為治水和平叛進行的加稅,讓本來隻是黃河流域民變,快速演變到江南地區。

張居正推行的清丈田畝和攤丁入畝,以及伴隨而來的一條鞭法,重塑了大明王朝的稅製,讓朝廷能夠獲得更多的財富。

這其中既有收回本該收歸朝廷的賦稅,也有通過重新劃分朝廷和地方分稅比例而增加的財政收入,對王朝延續絕對是有利的。

而且,萬曆皇帝還知道,其中一些諸如攤丁入畝、調整賦稅分配的建議,其實是魏廣德提出來。

地方官員拿走太多稅銀,然後他們再用這筆收入向上官行賄,為自己升遷鋪路,最終也損壞了吏治。

整頓吏治,先提高官吏收入,再壓縮其灰色收入,再用考成法選拔能臣乾吏,這比直接推動都察院嚴查官員貪腐,抓典型案例震懾貪腐行為其實更好。

如今成效出來了,太倉銀子堆積近百萬兩,這就是功績,可這個時候推動此改革的張師傅去走了。

即便先前因為那些事兒,讓萬曆皇帝心裡對張居正產生的不快,此刻也煙消雲散。

都死了,還計較什麼?

“陛下,節哀。”

下麵的魏廣德回頭和張四維、申時行對視一眼,於是三人齊齊躬身喊道。

“嗯。”

一聲輕呼,萬曆皇帝似乎才從回憶中清醒過來,伸手接過張鯨手裡那份奏疏。

沒人注意到,這會兒張鯨臉色有多難看就有多難看。

現在可就有變數了,張居正剛死,以他在萬曆皇帝心目中的地位,難保皇帝不會念著他的好而善待潘晟,說不定就讓他繼續入閣了。

如果是這樣,那他和張四維的謀劃,可就失敗了。

念及此,後退的張鯨往下麵看了眼,此時張四維低眉順目,臉上沒有絲毫變化。

像張鯨這種,隻會耍小聰明,以對皇帝的了解設計謀劃他人,其實早晚都是會被人察覺的。

或許當時萬曆皇帝想不明白,但事後隻要稍微一琢磨,就會發覺有些東西出現時間太巧合。

魏廣德不喜歡耍這種小聰明,而是更多選擇順勢而為,以利誘之。

就算過後心中起疑,但念及利益,也會認為是自己當時的選擇。

如果利益足夠巨大,還會在發覺後依舊堅持。

沒人能阻擋利益,這也是人類社會一切活動的根源,大家其實都是在追求獲得更多分配利益的資格而奮鬥。

“魏師傅,朕心裡很難受。”

終於,當萬曆皇帝看完湖廣奏文後,對魏廣德開口說道。

“陛下,叔大兄已經去了,想來他也不希望陛下如此。”

說著話,魏廣德看向萬曆皇帝道:“隻要陛下能勵精圖治,治理好大明,想來叔大兄就會含笑九泉了。

他這一生,可沒有真正教過弟子,他把全部心血都用在教導陛下身上。”

萬曆皇帝盯著魏廣德良久,這才揮手對張四維、張鯨等人說道:“你們都先出去吧,張閣老,申閣老,內閣的事兒還麻煩二位,朕想和魏師傅聊聊。

另外,內閣並禮部商議祭祀之事,完了報上來。”

等屋裡幾人都離開後,萬曆皇帝走下禦座,伸手拉著魏廣德到一邊凳子上坐下。

“魏師傅,記得朕第一次見你,還是在王府花園裡,當時朕和父王在一起,你和張師傅.”

魏廣德和張居正見到萬曆皇帝,那是已經是嘉靖末期,其實二人都已經在朝中安排了差事兒,隻是在休沐日會往裕王府一行。

也就是那時候,裕王把教導王子文事交給了張居正,武事則讓魏廣德負責,於是兩人就成了三歲稚童的先生。

那時候張居正並沒有教導小皇帝什麼,倒是魏廣德在其四歲時就帶他在王府花園裡騎馬,還讓王府工匠製作了小號短弓作為玩具。

不過到了隆慶朝,張居正和小皇帝的接觸就變多了,之後更是負責編撰了萬曆皇帝學習教材。

兩人不斷述說記憶中裕袛時的趣事兒,那時候裕王還隻是王爺,魏廣德每次休沐去裕王府,和裕王說半天話後,總要接小皇帝在花園裡遊玩兒一陣,用他的話來說小孩子不必拘著,就是該玩的年紀。

這也成為小皇帝年幼時享受孩童樂趣的原因,或許因為魏廣德也是如此對待自己孩子,所以也影響到裕王。

隻不過,魏廣德還是敏感的察覺到,小皇帝似乎總是若有若無說起他們進入王府後花園的經過,需要通傳,然後在內侍帶領下才能見到王爺等等。

而離開時,也有內侍陪同一起出了後院,才能獨自離開。

魏廣德一開始並沒有明白為什麼,直到回憶一個多時辰,說道隆慶四年魏廣德回鄉丁憂才算結束了這次回憶。

這也是小皇帝童趣的結束,在隆慶六年,朱翊鈞登基為帝後,自然再也沒有過上這樣無憂無慮的日子了。

出了乾清宮,魏廣德緩緩邁步往內閣走去,越想越覺得不對勁。


最新小说: 流氓小村醫 廢婿之隱龍覺醒 綁定作死係統,我在娛樂圈封神 三國非演義:狼嘯白門樓 荊棘麥田 首富大小姐是農村來的 賭夫為我殺害原配,我帶娃逃 記憶暗匣 高武捕途 重生八零:一腳踹飛惡婆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