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蘇軾與蘇東坡,不是同一個人。求訂閱)
【您的銀行帳號收到彙款100萬元。】
突然間接到的一條彙款進賬的消息,江寧一愣。
100萬元?
這誰打給我的?
很快。
江寧接到了來自西湖那邊的電話。
“秦主任,你們這是太客氣了。”
“江寧老師說哪裡的話,您這一首詩不隻是提升了我們西湖的人流量,同時,也提升了我們西湖的底蘊。更妙的是,以後大家一想到這一首詩,就會想到西湖。一想到西湖,就想到這一首詩,這是相得益彰,比之幾千萬的廣告打出去還要效。”
“秦主任,我先申明,這首詩不是我寫的,是蘇軾。”
“江寧老師謙虛,沒有江寧老師您,我們哪裡能欣賞到這一首經典的詩作。這是我們的潤筆費,小小心意,不成敬意。”
“那我就謝謝秦主任了。”
西湖那邊說是潤筆費,江寧便收得心安理得了。
雖然這潤筆費對於江寧來說,那就是搬運費。
但搬運也是一個技術活啊。
前世有一家公司,就靠搬運技術,直接讓公司老總成為了首富。
……
結束與西湖景區管委會主任秦悅的電話。
江寧刷了刷快抖。
西湖景區那邊的辦事效率還是可以的。
昨天江寧這才剛剛講了這一首詩,今天這一首詩就出現在西湖岸邊的石刻之上。
與之同時。
還有一係列導遊向遊客講解著這一首詩。
同時。
也有一係列的遊客,紛紛在這一首詩的石刻之前打卡。
對此江寧也是點頭。
這一些詩詞的影響力就是有這麼神奇。
有很多的一些景區,有的時候就是因為一首詩,一句話,就此名傳天下。
這一想。
江寧卻是突然覺得,以後當個旅遊主播也不錯。
看看這一些景區多有錢。
不過江寧隻是笑笑,暫時他沒有這個想法。
隨後,江寧再次打開了直播。
“江寧老師,今天很自覺啊,這麼早就開了直播,是不是收到錢了。”
“啥錢?”
“就是西湖的推廣費啊。”
“確實收到了。咦……你們怎麼知道?”
“嗨……也不看看是誰幫你催錢的,偷偷的跟我們說下,伱收了多少推廣費,怎麼說也得跟我們分點。”
一眾網友饒有興趣的打趣著江寧。
江寧雙手一攤:“要錢沒有,要命一條,你們拿去吧。”
“狗日的,這麼小氣。要你小命搞毛線,趕緊開講,我們還想聽蘇軾。”
“早說嘛,我們繼續。”
一大早收到一筆100萬推廣費,江寧心情不錯,也沒拒絕,再次開講。
“昨天說到哪了?”
“說到蘇軾去了杭州,寫了欲把西湖比西子。”
“哦,那我們就從這裡再接上去。”
江寧接著說道:“蘇軾前往杭州隻是為了避朝廷風頭,在杭州任職兩年之後,蘇軾便調往了密州,任知州。在密州,蘇軾乾了三年,三年之後,又調往徐州任知州。在蘇軾即將前往徐州的時候,蘇軾給他在密州的繼任者孔宗翰寫了一首詩,詩名叫做《東欄梨花》。”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飛時花滿城。
惆悵東欄一株雪,人生看得幾清明。】
這首詩其實不隻是寫給孔宗翰,也是表達詩人內心的心情。
此時的蘇軾。
這幾年時間,先後經曆了家庭變故。
妻子與父親相繼去世。
朝廷上新黨把控了執政權,蘇軾這一些舊黨官員都被打壓。
好在蘇軾調離了京城,這才稍微好一些。
可哪怕地方稍好,但蘇軾卻感覺朝廷就像人生一樣,很難看得透,摸得明。
這才有最後一句的感慨,人生看得幾清明。
“哈哈哈,感覺來了,江寧老師一開課,我就十分的有感覺。”
“啥感覺,高潮了嗎?”
“滾蛋,能不能好好說話。”
“好好好,我們好好說話。人生看得幾清明,看來蘇軾頭腦一直都很清明啊。”
“是的,雖然王安石變法用我們現代人來看,應該是好的。可是,在當時的一些人來說,未必就能完全看清楚王安石變法的好處。或者,哪怕確實有優勢,但害處也很多,所以才會遭受到一眾大臣反對。這個反對,也不見得就是對於王安石個人有什麼看法。或者說,這個反對,也不見得他們就是奸臣。”
“但有的時候曆史就是這樣,不管你怎麼看,變法一但開始,他便像車輪一樣,滾滾而動。那些阻礙變法的,都會被打壓。所以,舊黨在當時都被打壓了。”
聽著江寧的介紹,眾人亦在公頻上不時討論。
這種討論讓他們非常愉快。
雖然蘇軾這個人物他們早就知道,曆史當中也有介紹。
可是。
由江寧講解的蘇軾,卻是與他們印像中的完全不同。
不但完全不同。
此時的蘇軾,他們一言一行,都是那麼的讓人歡喜。
“是的,大家說得很對,變法一但推動,那便如滾滾車輪,不可撼動。蘇軾雖然自請離京太平了幾年,但是,蘇軾一直是舊黨標誌性的帶頭人物。這個帶頭,倒不是說當時的蘇軾官職有多高。當時的蘇軾官職並不高,也沒有太多的實權。但因為蘇軾創出了百年第一的科考成績,同時當時仁宗還高度評價蘇軾,並將其當成是宰相培養。所以蘇軾的名氣很大,不但大,而且蘇軾時常會彈劾變法。”
“1079年,在蘇軾從徐州調任到湖州時,蘇軾在上任的時候給神宗寫了一封《湖州謝上表》,這本來是例行公事,一般新上任官員到任的時候,都會向皇帝上書謝恩。隻是蘇軾實在是太過於有才,他寫的表很多時候會體現出自己獨特的感情,或者是加入一些個人色彩。這本來也沒有什麼,可對於有心人士來說,那就麻煩了。
為此,新黨便從這一篇謝表開始,彈劾蘇軾愚弄朝廷,妄自尊大,包藏禍心,又諷刺朝廷……等等。隨後,更是搜查蘇軾此前寫的一係列他們認為是諷刺朝廷的詩作,最終,上任三個月的蘇軾被朝廷逮捕,受牽連者多達幾十人,這一場案子,也就是著名的烏台詩案。”
……
說到這裡。
眾人卻是想起之前墨水所說的蘇軾。
當時墨水所說蘇軾,完全是因為他太狂太傲,諷刺朝廷,最終被捕。
雖然現在蘇軾也被捕了。
但過程卻是完全不一樣。
“我算是知道了蘇軾為什麼會被捕了,這完全是新舊兩黨之爭嘛。”
“沒辦法,蘇軾太有才了,從他的詩當中就可以知道。新黨為了打壓舊黨,必需將一個帶頭標杆人物打倒。”
“按時間上來說,當時王安石已經被罷相了,主持變法的已經不是王安石,而是神宗本人。所以,蘇軾反對變法已經不僅僅是反對新黨,反對王安石。對於神宗來說,他會覺得蘇軾這是反對他神宗。”
“那完了,這麼來看,蘇軾再有才也沒用了。”
眾人忍不住的歎了一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