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夢華錄,我去,江寧老師,您講小日子啊。”
“啊……”
江寧淚流滿麵。
好在江寧5000多萬粉絲也有不少對於曆史比較了解。
“哥,東京是說開封,不是小日子啊。”
“要點文化啊,以後你說是江寧老師粉絲,我們都不好意思。”
“就是,就是……”
對於此,江寧也是科普了一下:“開封為什麼叫東京呢,這是相對於西京來說的。在北宋,他有四京。京則是京都的意思,他們分彆是南京歸德府,bj大名府,西京洛陽,以及現在的東京開封。所以,東京夢華錄並不是小日子,指的是開封。”
雖然這是曆史常識。
但並不是所有人都對曆史熟悉,所以有的時候還是有必要科普的。
“要說東京夢華錄,得首先說一說這部作品的作者。這部作品的作者叫做孟元老,他生卒時間不詳。史書上也沒有太多他的史料,僅僅我們從他的作品當中,大概知道他的一些生平。隻知道他是北宋末年生人,從小居住在開封。北宋末年,金兵南下,一眾漢人也都先後來到了南方,開封則被金兵占領。”
說到這裡,江寧有的時候感歎。
史書有的時候太長,長到很多人都記不住。
史書有的時候也太短。
短到,在99以上的人們,都沒存在史書裡麵。
之前的王希孟是。
現在的孟元老也是。
“對於大部分逃到南方的宋人來說,他們無不是思念故鄉。所以,很多時候,孟元老都會對年輕人講解當時開封時的盛況,隻是一眾年輕人並不以為然,他們覺得孟元老是在吹牛,開封哪裡有這麼繁華。對此,孟元老知道,這些人之所以不相信,那是因為他們沒有去過開封,同時他們也自小是在南方長大的,根本沒看過開封的繁華,而他們長大之時,開封早就被金兵占領了。”
“為了讓一眾年輕人不覺得自己是在吹牛,於是孟元老就追憶當年開封的繁華,寫下了這一本《東京夢華錄》。”
這便是《東京夢華錄》的背景。
可以說。
背景並不複雜,他很簡單。
不過。
雖然背景很簡單,可這本書卻不簡單。
在前世。
幾乎研究宋朝的文化,曆史,習俗,經濟,人口,政治,飲食……等等,都得大幅度的參考這部書籍。
甚至。
還有很多的電視劇,也得從這部書籍裡麵,去還原當時的開封盛景。
不過。
要完全的解說這一部書籍,也不是那麼簡單。
還好的是。
江寧在想講這一部作品的時候,他就想到了一個比較好的講解方式。
說罷。
江寧便拿出自己一直帶的紙與筆,他準備一邊講,一邊畫。
……
“各位,東京夢華錄講的是什麼,三言兩語一時說不完,我們還是用一邊畫的方式一邊講吧。”
邊說著,江寧這會兒早在白紙下,開始畫著開封整體的一個地圖。
“開封整體地圖大致包括這幾方麵的內容:京城的外城、內城及河道橋梁、皇宮內外官署衙門的分布及位置。
開封有宮、裡、外三道城牆,把這個城市化為若乾區域。宮城即皇城,宮城周長五裡,南麵三門,東、西、北三麵各僅一門,東西門之間有一橫街,街南為中央政府機構所在地,街北為皇帝居住生活區。由於宮城原來規模較小,宋徽宗時在宮城外北部營建延福新宮,實為宮城的延伸和擴大。
裡城,又名舊城,周長二十裡,除東麵兩門外,其餘三麵各三門。
外城,改築後周長五十裡,城高四丈,城樓建築宏偉壯麗。
城外有護城濠,名叫護龍河,比汴河寬三倍。
外城南麵三門,東麵兩門,北麵四門,西麵三門,另有水門多座。”
“不誇張的說,當時的開封是全世界最大的城市。當然,他有這樣的規模,也不隻是宋朝建設的。他在前朝之時,也就是後周皇帝柴榮,就已開始了經營。前朝雖然時間很短,但不得不說,柴榮這位皇帝還是比較多好評的。同時,他對待百姓也比較寬容,一直踐行他的民貴君輕思想。所以,他當時就在卞水邊蓋了13座高樓。這有一些相當於現在的cbd,經過一百多年的建設,這裡已經打造成為了全世界最為知名的金融商業區。”
為了讓大家更好的理解當時的宋朝,所以江寧一邊講的時候,也一邊用更為通俗的話語說出。
而這種講解方式也令大家耳目一新。
“cbd,金融商業中心,哈哈哈,有意思。”
“就是柴榮有些可惜了。”
眾人也不時評價說道。
當然。
江寧也不是一謂照著作品當中的講。
雖然東京夢華錄裡麵講得比較詳細,但有不少如果單單抄過來說,大家也聽不懂。
所以江寧也一邊結合自己的曆史,一邊向大家更為清楚的講解開封時的盛景。
“開封有許許多多的賣場,這一些賣場有的會統一集合在一起,彙集成行。他們分彆有,薑行、紗行、牛行、馬行、果子行、魚行、米行、肉行、南豬行、北豬行、大貨行、小貨行、布行……等等。幾乎可以說,我們現代老百姓常用的行業,在北宋時就已經存在了。”
“同時,老百姓生活的一些門店,在北宋街頭也應有儘有。分彆有酒樓、食店、茶坊、酒店、客店、瓠羹店、饅頭店、麵店、煎餅店、瓦子、妓院、雜物鋪、藥鋪、金銀鋪、彩帛鋪、染店、珠子鋪、香藥鋪、靴店。”
“而且在這裡麵,還有一些知名老店,像梅家包子,張家酒店,曹婆婆肉餅,李四分茶等等。”
畫這一些並不難。
江寧卻是畫出一條街,然後再畫出一個又一個小店,並在小店上麵打上招牌。
但雖然看起來簡單。
可當江寧將這一個又一個店,一個又一個行一點一點畫出來時。
這就像原本沒有幾個人的城市,一下子變得人山人海。
眾人一看,都是忍不住叫了一聲好字。
“我去,光一條街就有這麼多店,這麼多的賣場,比之現在都不差。”
“嗯,看起來熱鬨及了,好想去那裡看看。”
“我也想去,不知道那個曹婆婆肉餅怎麼樣,我還想嘗嘗那個梅家包子的味道如何。”
一眾粉絲看得津津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