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求訂閱)
“兄弟們,上熱門的機會到了。”
“啥熱門?”
“這都不知道?”
“不知道啊,你說說。”
“看江寧老師最新發的快抖就知道了。”
哪需要他人傳播。
隻是瞬間。
江寧這一首《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他便登上了快抖熱播榜第一。
“頂,又一首牛逼的詞作。”
“這首寫得好爽,讀起來也好爽,完全可以和蘇軾並肩。”
“是的。之前我其實還覺得辛棄疾稍稍不如蘇軾的,畢竟,雖然辛棄疾之前寫的詞確實不錯。但是,此前的這一些詞,雖然寫得也很好,但大都比較委婉。可是,蘇軾的詞,可不隻委婉,他還有更為豪邁,更為大氣的詞作。所以,如果從豪邁上來說,辛棄疾就有一些弱於蘇軾。但現在,這一首詞作一出,我想,兩人可以放在一塊了。”
“對,不如就叫蘇辛吧。”
“說得好。”
“好啥好,趕緊評價啊。江寧老師可是給我們機會了,那些自認為有文才的大佬,趕緊出來啊,向大家好好的解釋這一首詞。”
“好吧,哥來了。不過,先申明,我不是大佬,但自小讀了一些書,我先來解釋一下。”
很快。
馬上就有一眾粉絲,網友,開始錄起了視頻,講解起這一首詩。
“先從名字開始說起,這個作品的名字叫做《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南鄉子是詞牌名,這個沒有太多介紹的。登京口北固亭懷,意思就是登京口,北固亭有感懷。這裡也不需要解釋,需要解釋的是這裡的地名,我查了一下,京口是在鎮江,北固亭也是在鎮江,所以這一首詞作應該是辛棄疾在鎮江登北固亭,一時有感而發的。”
“解釋完名字之後,那麼我們來看上闕。”
【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儘長江滾滾流。】
“這裡有個北固樓,也需要向大家解釋一下。北固樓在曆史當中比較知名,六朝時,梁武帝曾經登臨過此樓,大筆一揮,並寫下了天下第一樓。那麼,了解到這一點,上闕就比較好理解了。何處望神州,神州指的中原,指的也是被金人占領的中原。”
“可惜在北固樓並不能看到中原,也看不到開封。但雖然看不到,但想必開封一定沒有了以前的風華。他哪裡比得上現在的北固樓呢。不過,千百年來朝廷不斷更替,不知道經曆了多少事情,真是說不清,也道不完,這就像腳下無儘的長江之水,奔流不還。”
不得不說。
在網上還是有不少有才學的。
這位網友雖然不敢說自己是大佬,但解釋起來,也是很不錯。
接著。
這位網友繼續講解。
我們再來看第二段。
【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
“這裡的年少指的是孫權,兜鍪在古代指的是盔甲,萬兜鍪的意思,那就是千軍萬馬。意思是說,這時的孫權年少有為,占據著東南半壁江山。天下英雄又有幾個是他的對手,你說曹劉?是的,曹劉或許都是孫權的對手。但可惜,曹操與劉備都老了,而孫權還很年輕。所以,哪怕就是曹操看到孫權,也不得不感慨一句,生子當如孫仲謀啊。”
這般解釋的還算比較清楚。
一些隻是愛好者的,一時紛紛點讚。
隻是半天時間。
這位朋友所發的這一期講解視頻,就已經獲得了10萬讚。
隻是這位朋友雖然解釋的不錯。
但同樣還有一係列的網友,紛紛再一次對著這一首詞作,表達自己的看法。
“剛才刷了很多人講解《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的視頻。怎麼說呢,我覺得這一些視頻總體講的還不錯。可是,這隻是講的還不錯。大部分的人等,還是按著字麵意思去翻譯這一首詞作。儘管他翻譯的也不錯,可是,隻是字麵上的翻譯,哪裡能夠知道辛棄疾所要表達的意思呢?”
“我們再來讀一下這一首詞。生子當如孫仲謀,難道這首詞隻是辛棄疾稱讚孫權的詞作嗎?明麵上看起來是,但暗地裡,並不是。他隻是借稱讚孫權,表達自己北伐抗金之心。當然,這隻是第一層。第二層,這不僅是孫權表達自己的抗金之心,更是想鼓舞南宋一眾文臣武將,都要同心一起對抗金人。”
“那麼,很多人要問了,怎麼看出辛棄疾是想抗金?孫權與南宋又有什麼相似的呢?比如這一句,坐斷東南戰未休,這裡寫得很明顯了。當年的孫權所占的領土範圍也不大,與我們現在的領土範圍差不多。但是,當時的孫權仍敢對抗曹操與劉備。而我們與孫權擁有同樣的地盤,我們為什麼不敢與金兵拚殺呢?”
是的。
一首詞在不同人士的講解當中,他可能會有不同的解讀。
而越是學問高深的,越是能夠看出這一首詞裡麵的意義。
比之那些隻是字麵翻譯這首詞的朋友,這位粉絲的解讀無疑更上一層。
一眾刷到過此視頻的朋友,無不是歎為觀止,紛紛留言。
“頂一個,主播大才。”
“之前我還以為辛棄疾就是稱讚孫權呢,沒想到,這裡麵竟然還有如此深的意思。”
“主播大才,辛棄疾更大才。佩服,佩服,越是讀越是感覺賦有深意。”
隻是。
雖然這位粉絲的解讀已經很精彩了。
但是。
仍有一些網友,繼續解讀下去。
“真是精彩啊,沒想到《登京口北固亭有懷》竟然被解讀的如此精彩。既然這樣,我也來一個。”
這時。
又有一位網絡大咖發了一條講解視頻:“之前的一眾主播解說的很好,我就不多說了。基本上,大家已然將這首詞作解釋了90。而餘下的10,我覺得很有意思。那麼,這餘下的10是什麼呢?我們不急,慢慢來說。”
“這一首詞作裡麵引用了孫權,也引用了曹操劉備,也就是三國。但真拿三國曆史來說,我們會說,孫權雖然厲害,但比起曹操與劉備,孫權其實也沒有這麼厲害。哪怕孫權更年輕,但是,就算是滿打滿算,孫權最多與曹操劉備三分天下,哪裡強過他們呢。而辛棄疾卻這麼的高度稱讚孫權,在這裡麵,除了南宋的領土與孫權江東的領土差不多,更多的,還是辛棄疾其實是想罵當朝管理者。”
“我們再來說說這一句,生子當如孫仲謀,這一句出至三國誌,也就是曹操說的。當時曹操準備南下攻擊各路諸侯,麵對著曹操的百萬大軍。劉表的兒子劉琮連打都沒有打,直接就投降了。反倒是孫權,不但不投降,而且準備與曹操血戰到底。那一日,曹操看吳軍紀律嚴明,威風凜凜,沒有一絲因為曹操南攻而擔心。於是他便感慨的說道,生子當如孫仲謀。可是,大家可能遺漏了。在曹操讚賞了孫權之外。他又評價了劉表的兒子,他說,大好的河山竟然供手相送,這哪裡是懦夫,這是豚犬也,就是如豬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