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草……”
誰人也沒有想到。
劉希夷竟然會是這樣的一個結局。
“那個啥,江寧老師,劉希夷去世的時候多少歲?”
“剛滿30歲。”
“我曰,這畜牲怎麼下得了手,這可是自己的外甥啊。”
一瞬間。
眾人隻感覺內心一下子全被堵住了。
“各位,沒必要這麼感慨。曆史當中,這種事情太常見了。這樣,既然大家內心這麼堵,我跟大家講一個無比癡情,也是無比成功的詩人。”
“這個想法好,江寧老師,這個詩人是誰?”
“元稹。”
江寧說道。
“元稹?江寧老師,好像元稹是唐朝時期一位大官,還當過宰相。”
“對,就是他。”
江寧點頭:“可能對於曆史比較了解的知道這位元稹,不過,估計不少人也不知道。所以,我在這裡,就先大概跟大家講一位這位元稹。元稹是中唐時期一位大臣,也是一位詩人,同時也是一位才子。不過,小時的元稹家境並不好,父親在他八歲的時候就去世了,他由母親養大。為了擺脫貧困,元稹便沒有參加進士考試,而是參加了明經科的考試。並且,在十來歲的時候就考中了。”
“江寧老師,什麼是明經科?”
“明經科也是唐朝的一種選拔官員的考試,不過,他比之進士科低一級。但明經科相對容易,考的大多是填空題,每一次錄取的人數有100多人。隻是可惜,雖然元稹在十來歲的時候就考上了明經科。但唐朝時期哪怕就是考上了,也不一定立馬當官,他還必需經過吏部的選拔。所以,當時的考試通過,隻代表你有做官的資格,相當拿到了職業資格證,要想當官,吏部考核通過才行。所以,元稹直到21歲的時候,這才當了一個小官。”
“後來,為了更進一步,元稹又參加了不少考試,並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到底元稹家庭已經沒落,他也沒有什麼資源,更沒有背景。所以,元稹一直當的隻是一個小官。不過元稹很有才氣,當時,嶺南節度使行軍司馬韋夏卿很看好元稹,便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了元稹。從此,元稹稍稍有了一些政治資源,在官場上提拔比較快。”
仍然是與之前一樣。
江寧一邊講,一邊畫。
在畫板上,元稹的故事,那就是唐朝才子佳人的版本。
一個是有才的少年。
另一個是家世不錯的佳人。
兩者一結合,那便是天賜良緣。
“元稹與妻子韋叢結婚之後非常恩愛,雖然元稹家世並不好,剛結婚時也沒有什麼錢,但妻子韋叢卻一點也不計較,而是不斷向元稹打氣。同時妻子韋叢也是一位知書達禮,非常有才學的少女。兩人一起寫詩,一起談論政事。這一段時光,也是元稹最為快樂的時光。但可惜,好景不長。7年之後,韋叢病逝,時年27歲。”
才子佳人的故事一直都是大家喜歡的。
此時說到元稹妻子韋叢去世,不少人亦是無比的感歎。
“這死的也太早了些吧。”
“可惜了。”
直播間裡不斷的刷出可惜。
江寧也是點頭,接著說道:“妻子韋叢的去世對於元稹打擊很大,很多時候,元稹都是無比的想念妻子。隻是妻子已經去世,他也沒辦法,他隻好將自己的思念,化為一首又一首悼亡詩。”
【昔日戲言身後意,今朝都到眼前來。
衣裳已施行看儘,針線猶存未忍開。
尚想舊情憐婢仆,也曾因夢送錢財。
誠知此恨人人有,貧賤夫妻百事哀。】
這首詩叫做《遣悲懷》。
遣悲懷一共有三首,這是其中最為知名的一首。
這首詩寫得無比的真情。
正如詩裡麵所寫的一樣。
韋叢不僅是一個才女,而且德行非常好。
雖然她嫁給元稹時,家境並不是很好,但她卻更知道,比她們不好的還有更多的平民老百姓。
所以生前的時候,韋叢隻要有閒錢,都會接濟老百姓。
也因此。
在韋叢死去之後,元稹也就按著妻子韋叢生前一樣,將很多的一些衣物等等,施給普通老百姓。
隻是縱然將一係列的財物施舍了出去,可韋叢留下來的針線盒,元稹卻是不忍丟掉。
而每次看到又無比的心傷。
也正是因為元稹無比的想念妻子,所以,妻子死後,元稹對於妻子的婢女也非常好。
他隻希望,如果這一些做得足夠好的話,那麼來世兩人就可以再次成為夫妻。
不過話又說回來了。
雖然元稹知道像這種夫妻離彆,很多人都碰到過。
可是。
像他們這樣的貧賤夫妻,每當想起夫妻分離,則更感到悲哀。
這就是,貧賤夫妻百事哀。
“好一個癡情男人。”
“誠知此恨人人有,貧賤夫妻百事哀,寫得真好。”
“是啊,我一個女孩子聽到,也都感覺元稹太癡情了。”
眾人一時議論紛紛。
雖然元稹妻子早早離世,這都不是大家所願意看到的。
不過元稹妻子離去之後,他們卻看到了一個無比癡情的男子。
“不隻如此。”
江寧繼續:“因為太過於思念妻子,所以,元稹的詩作並不僅僅隻有上麵一首。還有一首更為經典的。”
一邊說。
江寧又是在畫板上寫下了一首元稹的詩作。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這首詩叫做《離思》。
離思一共有五首,這是其中的一首。
這同時也是元稹流傳最廣的一首。
在這一首詩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