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江寧直播間的銷售數據,小華哥有些沒搞明白。
當然。
這倒不是說,他認為江寧沒這個實力。
以江寧6000萬粉絲來說,有1600萬銷售額太正常了。
甚至。
當年小華哥還是1000萬粉絲的時候,他都做到了1000多萬的銷售額。
但對於江寧。
小華哥之前就關注過。
但他卻更為的知道。
像江寧這樣的文化類國學主播,他是很難在帶貨上麵有多大成就的。
這倒不是說不能帶貨。
主要是文化類國學主播的一眾粉絲大都比較理性,也自認為自己有一些水平。
所以很多時候,這一些粉絲會罵那些帶貨的主播是腦殘。
也就是說。
江寧的一眾粉絲,天生就反對帶貨。
但現在。
江寧竟然做到了1600萬的銷售額。
“這是不是之前有什麼預熱?”
小華哥尋找了一下。
發現並沒有。
江寧之前並沒有做預熱活動,而是完全沒有準備之下,就此開賣。
更為讓他奇怪的是,江寧賣貨則賣貨了,他反而在直播間不說賣貨,就是你愛買不買。
不得不說。
這就讓人眼紅了。
說真的。
小華哥雖然是快抖第一人,平時每場帶貨,最少也是幾千萬,甚至經心準備之下,還能破億。
可哪怕就算是再破多少銷售量,對於一眾粉絲,他都是無比小心的嗬護,聲怕說錯了什麼話,讓粉絲們不高興。
他可是從來沒看過,有如此任性的一位主播。
而且這種任性,說真的,小華哥很羨慕。
畢竟,每天將自己當孫子,求著喊著讓大家購買,這也是心累。
“再看一會吧。”
沒能搞清楚之下,小華哥便決定繼續呆在直播間裡。
他一定要搞清楚江寧帶貨的模式。
……
【漢皇重色思傾國,禦宇多年求不得。
楊家有女初長成,養在深閨人未識。
天生麗質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
另一邊。
鏡頭裡的江寧,這會兒已經開始畫起了楊貴妃的形象。
如詩中所說。
在江寧的筆下。
楊貴妃長得那真叫一個天生麗質。
哪怕就是稍微有一些胖,但也是極為美的。
與之同時。
當江寧將楊貴妃的畫像,以及長恨歌的開頭寫出來時,眾人情不自禁都是鼓掌:“好一個天生麗質難自棄,寫得真好。”
“我覺得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才最經典。我們都知道楊貴妃很美,但美到哪裡呢?這一句話,那可是徹底的將楊貴妃的美給形容了出來。”
“是啊,難怪唐玄宗會這麼喜歡楊貴妃。”
眾人不時說道。
不過。
眾人又是想起剛才與江寧的打賭pk,便又說道:“江寧老師,您這打賭可就要輸了啊。”
“就是,這首詩我讀上幾遍就能背出來。”
“還要讀上幾遍,我隻是讀了一遍,我就能背了。”
隻是江寧卻是笑了笑,說道:“大家不要著急,這首詩還沒念完呢。”
“哦哦……”
這一說,眾人有一些尷尬。
但他們又附和的說道:“我就知道嘛,肯定是這首詩沒這麼簡單,應該會比較長一些。”
“不過,江寧老師,就算是比較長,我依然是背詩小王子。”
江寧沒有揭穿他們,繼續一邊畫,一邊寫。
【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
侍兒扶起嬌無力,始是新承恩澤時。
雲鬢花顏金步搖,芙蓉帳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
相比之開頭的經典,後麵八句沒有絲毫退色。
隨便隻是一念,你便會感覺到這裡麵一眾詩句,句句都是千古名句。
“春寒賜易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尼瑪,這詩。”
“這說的不是西安的華清宮嗎,眼紅嫉妒恨啊。”
“如果是我,麵對如此美麗的楊玉環,我也是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
“那可不,有這樣的女子,就算是想起床,腰也頂不住啊,得緩一緩。”
看著江寧畫板裡楊玉環在華清池的出浴圖,一眾網友眼睛裡冒出了一顆又一顆星星。
“江寧老師,很好背的嘛,我背出來了。”
“如此經典的詩,這太好背了。”
“江寧老師,您這個賭有些簡單啊。”
不少已經背出來的粉絲,又是在公頻上說道。
不過江寧卻是沒有解釋,而是又接著念了起來。
【承歡侍宴無閒暇,春從春遊夜專夜。
後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
金屋妝成嬌侍夜,玉樓宴罷醉和春。
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憐光采生門戶。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江寧一邊念,仍是接著一邊畫。
但這次江寧不僅僅畫的是楊玉環,還包括楊玉環的哥哥楊國忠。
楊國忠是楊貴妃的堂兄。
也因為這一層關係。
楊國忠一路升官加爵,最後做到宰相。
這也就是詩裡麵所說的,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憐光彩生門戶。
也就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而不重生男重生女,更是對於兩人赤果果的諷刺。
“越來越有意思了。”
“我以為這首詩寫的隻是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愛情故事,沒想到,這竟然是一首有如此現實意義的詩。”
“嗯嗯,白居易還是那個白居易。不過,現在的白居易,他比之前在的白居易厲害多了。”
“那個啥,江寧老師,我又背出來了,這真是天賦如我,絲毫沒有辦法啊。”
眾人在公頻區與江寧互動。
江寧則又是繼續。
“我去,還有啊。”
“好吧,江寧老師,來,我們等著。”
畫裡麵,一陣陣軍鼓敲動,打亂了此前的序述。
【驪宮高處入青雲,仙樂風飄處處聞。
緩歌謾舞凝絲竹,儘日君王看不足。
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闕煙塵生,千乘萬騎西南行。
翠華搖搖行複止,西出都門百餘裡。
六軍不發無奈何,宛轉蛾眉馬前死。】
對於曆史有研究的都知道。
這裡說的是安史之亂。
隻是。
安史之亂雖然是安山與史思明發動的。
但在這一首詩裡麵,其實早就有伏筆。
這是因為什麼?
在這裡麵。
其一是為唐玄宗。
比如第一句,漢皇重色思傾國。
就是因為他重色,最後將國家都差點搞得滅亡了。
其二則是楊玉環一人得道之後,將一係列與她親近的人提拔成為了高官。
他的堂兄楊國忠就是其中之一。
同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