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下間若有一個人是最接近劉醒非心機智慧的,也就是她了。
特彆是智慧上。
自三王墓一行歸來。
經曆這些年的沉澱。
彆的不說,至少在智慧上,她已經無出其右。
僅在劉醒非之下。
畢竟。
她雖通天。
但並沒有白銀樹。
“聽你這說法,我心裡倒是已經想到了一個人。你也知道,這老京城底蘊深厚,大街小巷藏著不少老字號。從前在宣德門那兒,有一間老茶館,那可是有些年頭了。”
夏元儀輕抿了一口茶,緩緩說道,眼神裡透著對往昔的追憶,“這茶館的店主,在這一行經營了大半輩子,是個十足十的老京城通。不管你想問什麼特彆的事兒,隻要是和走宣德門相關的,找他準沒錯,他肯定都知道。”
夏元儀就是夏元儀,在人群中總是那樣獨特。
她可不是一般的女子,整日沉浸在圖書館的浩瀚書海之中,古今中外的知識汲取了不少。
同時,作為薩滿祭司,她得天授的能力,讓她知曉許多常人難以觸及的神秘之事。
甚至對於北都那些陳芝麻爛穀子的老事兒,無論是曾經在這片土地上叱吒風雲的人物,還是曆經歲月沉澱的大小事件,她都能娓娓道來,如數家珍。
若非如此,劉醒非其實打心底裡是不太想和她走得太近的。
畢竟,夏元儀的身上背負著一段她自己都並不承認和接受的婚姻。
這段婚姻,就像一片陰雲,時不時地籠罩在夏元儀的生活裡,也讓旁人在與她相處時,總覺得有那麼一絲難以言說的隔閡。
在熙攘的人群之中,夏元儀就像一朵遺世獨立的青蓮,她身姿輕盈,氣質溫婉,任誰看了,都覺得她不過二十歲上下。
那細膩如羊脂玉般的肌膚,澄澈明亮的眼眸,還有那靈動的舉止,無一不彰顯著青春的活力。
然而,隻有極少數知曉內情的人明白,她的真實年齡已三十有餘,歲月似乎格外眷顧她,竟未在她身上留下一絲一毫的痕跡。
似她這般容貌出眾、氣質獨特的美女,身邊自然從不缺乏追求者。
那些追求者或是被她的美貌吸引,或是折服於她的才情,方式各異,目的卻相同。
他們有的每日送花,用嬌豔欲滴的玫瑰訴說著熾熱的愛意;有的精心準備浪漫的晚餐,試圖在溫馨的氛圍中打動她的芳心;還有的則用華麗的禮物,堆砌著自以為是的深情。
在眾多如繁星般的追求者裡,夏元儀卻未能逃脫家族的掌控。
畢竟,她之一生,得到家族助力,不要太多。
怎麼,好吃好喝好照顧之時,什麼事都沒有。
現在要你回報家族於萬一,這就不願意了?
何其自私淺薄也。
所以,夏元儀有時,是沒有選擇的。
迫於家族的強大壓力,她最終無奈地嫁給了一個年齡懸殊極大的丈夫。
這個男人,若是早早戀愛生子,孩子的年紀恐怕都能與她相仿了。
這樣的結合,在夏元儀看來,不過是一場毫無感情可言的交易。
對於這段婚姻,夏元儀從一開始就未曾放在心上。
婚禮過後,她便過上了幽居獨處的生活。
除了工作,她從不外出。
她的庭院裡種滿了各類花卉,四季更迭,花開花落,卻始終隻有她孤身一人。
她每日或是在庭院中讀書作畫,或是在房間裡撫琴吟唱,外界的喧囂與她無關,她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仿佛婚姻從未改變過她的生活軌跡。
而這種看似平靜的幽居,實則是她對命運無聲卻又最激烈的反抗。
那位年齡已然很大的丈夫,雖深知夏元儀對自己並無感情,卻依然執著地守護著她。
他的愛,如同古老城堡般堅固又固執。
在他心中,夏元儀是他的所有,哪怕得不到她的心,也絕不容許彆人染指。
劉醒非,一個曾與夏元儀有過交集的人,從前就被夏元儀的丈夫警告過。
那時,他本就知道一切。
所以拿得起也放得下。
當時劉醒非一笑也就放過了。
在過去的日子裡,劉醒非過著自己娶妻納妾找小三四五六七八的美好日子,與世無關,逍遙度日。
一切自然也就相安無事。
然而,最近這幾天,因為古妖的影響,他不得不與夏元儀的接觸變得頻繁起來。
每一次的交談,每一個眼神的交彙,都讓劉醒非的內心泛起層層漣漪。
他忍不住想到過往從前的事。
那些曾經暗生的情愫。
讓兩人隱約都有一些刺激之感。
但這種頻繁的接觸,也讓他立刻有種隱約的不良預感,仿佛一場暴風雨正在悄然逼近,而他,似乎已深陷其中,難以自拔。
劉醒非低下頭,品味紅茶。
茶很香。
這裡消費很高。
也就夏元儀才會到此。
劉醒非是不屑於去的。
他不是沒這個錢,但劉醒非再有錢,卻也不是官。他怕麻煩,最怕的,就是被有些人盯上了。
可這一次,應夏元儀的邀請,他不得不來此,心中頗有一些感慨呢。
正在他放下茶杯,想要走時,他感覺到了一絲異樣。
劉醒非抬頭。
他和夏元儀四目相接。
一切言語,儘在不言中。
夏元儀沒說話。
但她看似冷靜理智的眼中,已經快要噴出火來了。
舊有的感情,並未隨時間淡去。
反而像壓抑在地下的熔岩,快要壓不住了,快要噴湧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