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茨,您確定那是飛行器嗎您看清楚它的樣子了嗎”
“沒有。但我判斷那就是飛行器它從光環中飛了出來”
鄧凱的心突突地跳了起來。他想,如果那真的是個飛行器,莫非就是“伏羲號”他猶豫著是不是立刻改變飛行軌道去那裡看看。
“我們應該過去看看”卡茨在說。
鄧凱果斷地再次啟動發動機,飛船先是在土星北半球的上方經過一係列複雜的加速、減速動作,劃出一個近乎半螺旋的完美曲線,改向赤道方向飛去。
40分鐘後,飛船漸漸接近b環。光環中一些個頭較大的冰塊已清晰可見,它們像無數顆晶瑩剔透的鑽石,密集地排布在遼闊虛空之中,伴隨著這顆巨大而蠻荒的氣態星球的自轉。
鄧凱開啟了幾次反向噴射,使飛船貼近到b環上方100米高度,然後改由計算機控製,以略高於環帶的速度與之同向飛行。懸浮在環帶之上的粉塵狀冰晶顆粒撞擊到飛船前端的防護罩上,發出一片密集的沙沙聲。那聲音雖然很細小,但卻給艙內的乘員帶來一絲恐懼。
鄧凱和卡茨很長一段時間都沒說話,他們緊緊地盯著前方,甚至大氣都沒敢出,像是在隨時提防突然出現於麵前的危險。
“你聽說過美國的66號公路嗎”卡茨終於打破了沉默。
“您說什麼”鄧凱沒注意聽卡茨在說什麼。
“我走過那條公路。”卡茨依然故我地說。“我們現在就像在那條路上行使一樣,平坦、寬闊,但卻十分荒涼有時你想好好欣賞一下周邊那種獨特的荒涼之美,卻隨時又在擔心著不測的發生”
“哦。”鄧凱敷衍著應了一聲。
“66號公路是美國曆史的一個見證,也是一種象征。”卡茨轉過臉來望著鄧凱,“現在我們不也一樣您說是嗎”
鄧凱對卡茨的感慨沒做表示,但他已感受到來自對方的意念傳遞。漸漸地,他原本緊繃的神經鬆弛下來,仿佛此刻他不是操控飛船在土星環上穿行,而是駕駛著汽車在冰原上疾馳
“我看到那艘飛船了”卡茨的聲音將鄧凱拉回到現實。
鄧凱再次將視線投向前方,在環帶中搜尋,但眼前除了大大小小的冰晶,其它什麼也沒發現。
“您看見伏羲號了嗎它在哪兒”
“它就在前邊,你很快就能看到它了”
一分鐘後,鄧凱在前方的環帶中發現了一個較大塊頭的物體,上半部分凸出於環帶的表麵,下半部分完全被冰渣淹沒。遠遠看去,顯得很突兀。
他當即開啟反向噴射,使飛船速度降下來,慢慢向那個物體靠近。
在距離幾百米時,鄧凱終於看清了,那正是一艘飛行器。外形上,跟他駕駛的“快遞1號”飛船幾乎一模一樣。
“我看到它了那就是伏羲號”鄧凱興奮地叫了起來。隨即他激動地向控製中心報告“快遞1號報告基地,快遞1號報告基地,我們已在土星b環上發現伏羲號我們已在土星b環上發現伏羲號現在正在向它靠近現在正在向它靠近”
儘管鄧凱知道基地此刻還聽不到他的呼叫,但他還是想在第一時間與15億千米之遙的戰友們分享這一喜悅。
“快遞1號”飛船緩緩靠近“伏羲號”,在它上方偏左100米左右保持同步伴飛。此時,“伏羲號”的外貌已清晰可見。
鄧凱調整相機角度,對著“伏羲號”進行連續拍照。他被鏡頭裡的景象驚呆了隻見“伏羲號”上傷痕累累,斑駁不堪,就像是曾遭受過無數隕石顆粒的“掃射”一般,飛船前端的整流罩也出現了幾處明顯的凹陷那樣子簡直慘不忍睹
“天啊它怎麼會變成這個樣子”鄧凱喃喃地說。
正說著,漂移在土星環帶中的“伏羲號”又遭受了一次來自身邊一個直徑超過1米的冰塊的側麵撞擊,冰塊在飛船的外殼上留下了一處小坑、碎裂成幾塊,繼續圍著飛船上下翻滾
“在極端的野蠻麵前,文明常常顯得無能為力”卡茨歎道。
“伏羲號上的自控係統是可以保證它不會偏離軌道的。看來它一定是遭遇到什麼不測,才墜入了土星環,成了這個樣子
但願夏至號不會遭此厄運”
鄧凱駕駛“快遞1號”飛船伴隨“伏羲號”圍著土星整整環繞了一圈,沒有發現“伏羲號”上有什麼異常。此刻,他收到了延遲到達的基地指令可以與“伏羲號”對接
他駕駛著“快遞1號”,小心翼翼地向“伏羲號”貼了上去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