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笑了笑“這可是大唐的第一輛火車,朕不出麵,怕是有些說不過去。”
說著,他頓了一下。
又笑著問道“話說,這座火車站,還有火車起了名字嗎?”
林深狐疑的看了李世民一眼,搖了搖頭“還沒有,不過名字這種東西隨意就是,這是長安的火車站,便叫它長安站。”
“至於火車”
林深略微思考了一下,繼續說了下去“今年是貞觀年,就叫它貞觀號。”
聽到林深的回話。
李世民同樣陷入一陣思考,然後搖了搖頭“不妥,朕以為不妥。”
“既然這是大唐的第一輛火車,那便是大唐的長子。”
“如此一來”
李世民回過頭,看向不遠處的火車站,眼中神色有些複雜“那火車站,便叫做世民站,而這輛火車,就叫它安國吧。”
林深一愣,抿了抿嘴。
世民,是李世民的名,按照常理而言,應當是忌諱皇帝的名字,無論是“李”,亦或是說“世民”這三個字,都不應當落在火車上。
至於安國
是李世民的字。
和李世民的名不同,他的字很少有人知道。
坊間有一個傳聞,說的便是李世民名字的來源,說什麼道人,斷言李世民有“濟世安民之像”,所以李淵便給李世民起了“世民”這麼個名字。
不過李世民倒是同林深說起過,他這個名字的來源,並沒有坊間傳聞的那麼神異。
李淵年輕時,也是一號人物。
備受隋文帝和他姨母,也就是當時的皇後的寵愛。
李淵生性豪邁,最喜廣交豪傑。
不過也正是因此,在楊廣繼位之前,就飽受這位皇太子的猜忌,所以為了表示對隋朝的忠心。
李淵便給自己當時還沒確定名字的二兒子,起了個“世民”的名字,是有“世世代代做大隋之民”的意思。
“安國”這個字,也有同樣的意思。
意喻指大隋國家安定
可誰能想到,李淵給李世民定下名字之後沒有幾年的時間,他就起兵反了隋,成立大唐
當然,名字的來曆並不重要,它最終指向了什麼,才是最重要的一件事。
讓林深疑惑的是李世民的這個態度。
並不忌諱在這些物件上用自己的名字,甚至是很期待,能夠把自己的名字留在這些物件上
不僅僅是這一件事。
在其他的事上,李世民也一直在凸顯自己的存在感。
像是邸報。
在經過漫長時間的討論之後,也是終於確定下來名字,全名是“濟世安民報”,簡稱為“民報”。
雖然說“濟世安民”是一個很好的念頭。
但李世民也把自己想要在這份報紙上,留下自己印記的念頭,表現的極其的充分。
這段時間。
李世民真的是在一直很努力的,想要在各種事上,都顯現自己的存在感。
對於李世民的這個提議。
林深不僅沒有半點意見,恰恰相反,他很樂意看到李世民這樣去做,他都帶頭不去忌諱自己的名字了
那天下的百姓,又豈會還會保留著“忌諱”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