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陸遠?
“通知廬州、鳳陽、鬆江三府所有知府、同知、知縣立刻趕來南京,通知在京此三府籍貫的商紳,四月初一在應天府開會。”
陸遠將這差事交給趙貞吉去辦,自己則帶著王世貞去了一趟報局。
“最近報紙的銷量怎麼樣。”
報局的文書彙報道:“啟稟部堂,如今南京時報已經成為了南京城百姓日常不可或缺之物,每日的銷量都不下於三萬份,而且銷量還在增加。”
三萬份,十文錢一份,也就三百兩。
去掉成本和報局的人工,壓根沒啥盈利。
不過創建報局的初衷中,最重要的目的本也不是為了賺錢,能賺最好,不能賺也無所謂。
“從明天開始,刊報的內容加一項。”陸遠下了命令:“就說遠東商號計劃在鳳陽、廬州府投入三十萬兩興建十二個織造坊,建瓷器廠、茶田、造紙印刷廠,在鬆江府投入五十萬兩開挖河渠,圍繞吳淞口再建兩個新港和一個造船廠,所需原料、修路、開山、人工等一切花費皆由遠東商號出資,有計劃參股加入的可以來南京報局進行登報契約。”
交代完陸遠扭頭就走。
他總不至於和這些人解釋緣由。
服從命令就行。
離開報局陸遠緊跟著跑了一趟光華書院,提出了在鳳陽三府開建分院的打算。
“選址開院簡單,主要是傳授之師。”
陸遠找到楊旦,請後者幫忙再劃拉一批有學問的大儒出來,做做他們的工作好派到鳳陽、廬州建學院。(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