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考成法的事,陸遠和張居正聊了許久。
很寶貴的一點,後者主動承認了自己的不足。
說到底,張居正的考成法核心總結就是一個詞。
驕傲。
張居正屬於是典型的學院派,或者說翰林派,他一步步在中央沉浮,最終位登首輔,自詡攝政,瞧不起普天下所有官員,認為所有人都不如他,全大明朝就他一個聰明人,如此,便有了考成法。
我讓你們乾什麼你們就乾什麼便好。
不準提意見,按照我張居正說的乾就能救國。
所以這就回到了陸遠說的那句話上。
國策不分好壞,隻要能乾成事,都可以出成績。
因此張居正執政十年間,大明朝確實翻了身,也確實有了中興的勢頭,可這實際上就是偉哥。
他一死,考成法立刻停掉,隨後國家迅速陷入更大的虛弱中,藥效的後遺症上來了。
後人的進步永遠是總結前人的經驗和曆史教訓,因此後人總是先進的,這不是後人聰明,隻是因為後人一直在用發展的眼光看曆史問題。
哪有不先進的道理。
這也是試點的好處。
能讓陸遠和張居正兩人都發現了彼此的問題。
既然能發現就自然能解決。
“明台,皇上聖旨說要在江南六省全麵推行考成法的事。”張居正斟酌開口:“您打算什麼時候去辦。”
陸遠直接反問道:“你覺得什麼時候合適?”
“明年正旦便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