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嵩不懷疑嘉靖能對付陸遠,但嚴嵩同樣懷疑嘉靖的人品。
你保證我乖乖聽話,將來就能順順利利安享晚年?
夏言怎麼死的?
你這個皇帝視內閣首輔都是夜壺,利用完了就沒有價值,說放棄就放棄,說殺就殺了。
嚴嵩擔心自己讓位之後,陸遠做了內閣首輔,一定會動手逼死自己,那個時候嘉靖很難會庇護自己。
自己大概率會像夏言一樣,都已經致仕四個多月了,還是被拉出來砍頭抄家。
而且嘉靖也樂意那麼做,就像夏言的死,天下人都說是他嚴嵩乾的,以後陸遠逼死嚴嵩,嘉靖也可以將臟水潑在陸遠身上,讓天下人都說陸遠心狠手辣,明明都鬥倒了嚴嵩還要趕儘殺絕。
以前都說刑不上閣老,可是殺了夏言已經是開啟了一個壞頭,以後這種事誰都有得做。
嚴嵩要苟活自己的性命,所以他決定放手一搏,派人刺殺陸遠!
或者即使殺不了陸遠,刺殺掉南京任一九卿都可以,案子一旦鬨大,嘉靖一定會趁機渾水摸魚。
嚴嵩要做的事就是將水攪混,好讓嘉靖有機會借題發揮。
若是陸遠死了,那最好,即使陸遠不死,死了任一九卿,江南黨惶惶難安,這個時候嘉靖借題發揮也一定會想辦法亂中取利、分化江南黨。
這些邏輯都是擺在明麵上的,稍一思索便可理順的事。
嚴嵩同樣也相信,陸遠不可能看不出嘉靖的打算。
這兩年嚴嵩和陸遠交手多次,後者的心機手段並不稚嫩,那麼就一定會反擊,不可能坐以待斃。
如此一來,就能引起江南黨和皇帝之間的鬥爭。
這就是嚴嵩的最終謀劃。
他要坐山觀虎鬥,將擂台留給親自下場的嘉靖和江南黨。
一方是皇權,一方是如今朝堂最有力量的政治黨派,兩者相鬥必然是大亂。
但無論亂成什麼樣,嘉靖都會做一個選擇,那就是尋求嚴嵩和嚴黨的幫助。
如此皇帝依舊離不開他嚴嵩,所謂幾年後所謂退位讓賢的事就成了泡影。
嚴嵩不想到死連個善終都落不得,這是他的自保手段。
因此,就有了這次刺韓案。
之前他在南京留的人手已經折了差不多,剩餘的見到嚴黨失勢也大多選擇了背叛,好在禮部郎中鄭亨泰當年是嚴嵩一手拔擢的,而且還有要命的把柄握在嚴嵩手中,隻能甘為驅使。
楊旦身死,南京官員親往吊唁就是一個天大的好機會,刺客躲進了鄭亨泰府中的閣樓,等待著陸遠出現就動手射殺,可沒有想到陸遠是和韓邦奇一同出現,而且陸遠還攙扶著韓邦奇,刺客的位置並不好,因此沒有絕對的把握動手殺掉陸遠,擔心失手之下選擇將目標放到了最有把握的韓邦奇上。(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