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文淵閣離開後的徐鵬舉並沒有急著回五軍府和那些個勳貴通氣,而是回了家,並且直奔宗祠。
望著宗祠內最顯眼位置上的那塊牌位,徐鵬舉先是恭恭敬敬叩了三記響頭,而後便陷入了沉思。
時至今日,朝廷中出現的微妙變化,徐鵬舉已經隱約感覺到了,但實際上,這種變化隻有最頂層那一小撮人能夠看到,在徐鵬舉的視角中,他也僅僅是感受到一鱗半爪罷了。
而這個感受也隻是剛剛才有。
為什麼陸遠突然要自己重建江南都司,並且要用募兵製?而不是恢複舊有的軍戶製?
兩種製度各有優劣,單從軍事角度出發,募兵製顯然遠勝軍戶製。
但是要從政治角度出發,那麼軍戶製是最適合大明朝的。
軍戶加軍田,就相當於將特定數量的戶籍通過田地的方式牢牢控製住,強化了封建王朝對底層百姓和軍隊的控製力,雖然這樣做會喪失一定的戰鬥力,但換來的卻是長治久安。
徐邦瑞不由的倒抽一口涼氣:“二百萬兩的見麵禮?那麼大的手筆。”
沉吟片刻後,徐鵬舉又道。
半個時辰?
“這就是陸閣老啊。”
“幾個月前,陸閣老讓為父出麵主持江南剿倭事項,批了二百萬兩的預算,各省幾個總兵每人都能分潤幾十萬兩,實際上才剿滅了一萬多名匪寇罷了,這些銀子他們就算往下分,每人最少也能落個幾萬兩,既立了功勞又揚了名聲還落了錢財,這種好事誰不樂意,他們當然要來謝為父。”
“怪不得,怪不得陸閣老要為父先去見見下麵那些個總兵、遊擊,原來這些事全在他的謀劃之內。”
根正苗紅的南京派。
他並不明白嘉靖為什麼突然動了擴軍的心思。
徐鵬舉被扶著進入書房,接過徐邦瑞遞上的茶碗感慨:“沒有人能拒絕陸閣老的好意,因為他給的見麵禮不單單隻是銀子,還有功勞、名聲,誰能拒絕掉呢,邦瑞,你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