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罷取出了一道薄本。
“這是目錄,請太傅鑒閱。”
陸遠接過來看了兩眼,滿意點頭:“徐公子有心了,吾兒今年業已八歲,確實要該考慮學業的事了,不過本輔沒打算讓他入國子監。”
“啊?”
徐階聞言一怔:“太傅這是何意?”
“國子監是國朝儲才之地,許多秀才、舉人或者似我們這般朝臣之子皆在其內,上至三四十歲下至舞象之年同居一室,所學同為經史子集。”
陸遠做出解釋:“本輔覺得這種教育日久定會不合適國情,所以有心提前做出改變,孩子就應該和孩子一起上學,另外還有一點,國子監也好、翰林院也罷,座師們授課多帶注腳,孩子還小,本輔不想他去人雲亦雲。”
所謂注腳說破就是夾帶私貨。
監院的老師翻譯孔子、孟子或者其他先賢留下的經史子集時往往會帶上自己的個人理解,他認為什麼是正確的就教給學生,這是儒家限製思想的主要手段。
一代代傳續,後繼者如果不這般學,那麼就永遠考不上功名。
因為你不能‘曲解’經典,隻能緊扣核心思想去解題。
“學術本身是用來交流的,思想隻有交流才能推動學術的再次進步,一旦思想被禁錮而無法交流,學術將越來越落後。”
陸遠給出了自己的看法:“時代已經不同了,我們開海、造火器、辦銀行、鼓勵民間經濟複蘇發展這些都和經史子集沒有任何關係,孔子教的儒術造不出大炮,更變不出銀子,這就是現實,我們不能活在《周禮》留下的大同世界中,我們隻能自己努力造一個大同世界,這就要脫離一些書,重新編纂新的書。”
“所以太傅辦了一個光華書院?”
“光華書院不算。”陸遠擺了擺手:“光華書院本身的根也是儒術,也是八股文,當初辦光華書院的時候請了很多大儒,其目的更多隻是為了江南士林的傳續,其對教育的推動並沒有起到進步的作用,隻是更深一步的強化了學術控製罷了,本輔的孩子還小,本輔不想他在這個歲數就被控製,繼而走完本應精彩的一生。”
徐階大為觸動:“那太傅所想的教育,應該是什麼樣的?”
“教材的事本輔還在構思,但可以肯定的說,在新的教育體係中,儒學即國學將隻會是其中一門必修課,而這種必修課將會有很多門,國學隻是其中之一,權比不再是全部。”(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