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8 冷兵器時代的‘號稱’_朕這一生,如履薄冰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綜合其他 > 朕這一生,如履薄冰 > 第468 冷兵器時代的‘號稱’

第468 冷兵器時代的‘號稱’(1 / 2)

雖然暫時沒有給郅都明確答複,但高闕之戰的先鋒,卻也在劉榮的乾坤獨斷下,就此秘密定了下來。

與此同時,高闕之戰的參戰兵力,也有了一個大致的範圍區間。

——先鋒部隊,由郅都率領的五萬兵馬組成,並要有至少三萬人北涉大河,抵達高闕之外。

至於中軍主力,以及負責掩護、保障的側翼,按照漢家過往的慣例,則大致為:左、右側翼人數不超過先鋒,且各不低於先鋒部隊的三分之二;

中軍主力,則為先鋒部隊的一點五至兩倍之間。

高闕之戰很特殊。

戰場在河對岸,且上了岸就是沿岸延綿數十裡的關牆,所以不需要設左、右側翼軍。

如此一來,漢家於高闕之戰的參展總人數,便來到了先鋒五萬人,外加中軍主力八萬人左右。

總共十三萬人的戰鬥編製。

乍一眼,似乎不算多。

畢竟當年,吳楚七國之亂,單是吳王劉濞一人,便號稱從吳國拉出了六十萬大軍!

外加楚王劉戊的儲君二十萬,以及嶺南閩越、南越等國兵馬——吳楚之亂,吳王劉濞掌控下的偏軍主力,號稱有百萬之眾!

當然了,‘號稱’二字,本就耐人尋味。

但實際上,根據漢室朝堂官方的戰後統計,吳王劉濞麾下的叛軍主力,光是在梁都睢陽城外,便丟下了數萬具屍首!

再算上後來,吳王劉濞窮途末路之下,不得已強攻周亞夫駐守的下邳,以及東逃路上潰逃、走散、傷亡的兵馬。

最終,漢室戰後統計出來的結果是:吳楚七國之亂,吳王劉濞的叛軍主力,兵力達到了至少二十萬人。

雖然隻有‘號稱’的百萬之眾的兩成,但這個數字也依舊誇張。

而在當時,漢室朝堂中央為了平亂,而從長安派出的軍隊,兵力就務實許多,沒怎麼謊報‘號稱’了。

大將軍竇嬰,將兵二十萬,駐守滎陽,以監齊、趙之兵!

太尉條侯周亞夫,同樣將兵二十萬,奔赴睢陽鎮壓叛亂。

前後加在一起,這就是四十萬兵馬了——比吳楚叛軍主力的正式兵力,高出了足足一倍。

隻是漢家這四十萬平叛大軍,雖然沒有多少水分,卻並非是戰鬥編製四十萬。

就說竇嬰那一路,說是二十萬大軍,人數也確實有二十萬;

但實際上,竇嬰從長安出發時,卻隻帶走了北軍中壘、巨盾二校。

即便是作為禁軍,天然具備超編資格,北軍的校尉部,也不過是每二千人一校的編製。

換而言之,大將軍竇嬰當年,從長安帶走的中央軍、正兒八經的精銳部隊,其實就這兩部校尉,滿共不過四千兵馬。

而這四千兵馬,之所以能變成駐守滎陽的二十萬大軍,則是因為這一路上,竇嬰都在‘奉旨擴軍’。

無論後世還是當今漢室,當兵的苦,總歸是絕大多數人不願承受的。

但當戰爭到來時,建功立業的誘惑力,卻又使得這些不願成為常備軍、不願成為職業軍人的壯年男子,前仆後繼的撲向行軍途中的參戰部隊。

每一次戰爭,都不例外。

便如當年,郅都帶著四千北軍卒出長安,向東才剛走了一天、才剛抵達新豐,麾下兵馬就已經迅速膨脹到了三萬人!

再一路往東,沿途一路擴軍,一直到大軍抵達函穀關,竇嬰麾下,就已經有十好幾萬人了。

出了函穀關,又是一波暴漲。

——函穀關以東、睢陽城以西的地區,凡有意參軍報效國家,或者說是平亂建功的大好兒郎,都等在了函穀關外。

大軍前腳剛出函穀關,竇嬰麾下大軍便再度膨脹,畢竟了長安朝堂詔允的‘二十萬人’編製上限。

若不是竇嬰守住了底線,在兵力達到二十萬人後,便堅定不移的將繼續源源不斷前來,想要入夥平亂的青壯們,擋在滎陽大營之外;

那吳楚平亂之前,竇嬰麾下大軍,兵力必然會超過三十萬、大概率能達到四十萬,甚至,未必完全沒有超過五十萬人的可能。

那麼,是否就可能說竇嬰,在滎陽手握二十萬‘可戰之兵’?

不儘然。

最開始,被竇嬰帶出長安的那四千北軍卒,自然是在大軍擴編之後,各自擔任了不同級彆的將官、指揮官,成為了這支軍隊的骨乾。

但有一個問題,卻是無法避免的。

——自發來投軍的青壯,之所以來‘自發投軍’,正是因為他們本身,無法通過正常渠道進入平叛大軍。

說得再直白一點,就是那些有戰鬥素養、有戰鬥經驗,組織起來就能上戰場的合格兵源,多半已經在漢家的軍隊體係當中了。

即便有些漏忘之餘,也會在戰爭爆發的第一時間,就被層層選拔征召走。

也就是說,能在戰爭已經爆發,中央朝堂也已經完成軍隊組織,並正式派出參戰大軍後,依舊隻能通過‘自發投軍’加入大軍的,多半都是有些欠缺的兵源。

要麼年紀大些,三十好幾;

要麼年紀太小,才十六、七。

要麼家世不夠好——太窮,夠不上‘良家子’的合格線;

要麼家底不乾淨——或是商賈子弟,或是遊俠地痞。

這些人,實可謂魚龍混雜,人員組成極為複雜,技戰術水平參差不齊,且呈現極度兩極分化。

有服從命令,卻沒啥戰力的預備役,以及窮苦人家的瘦猴兒;

有具備戰鬥經驗,然而身體素質卻不過關的老大叔,甚至是輕度傷殘的退役老兵。

有戰力不錯,但組織紀律極度渙散的遊俠地痞。

自然,也有要戰力沒戰力、要經驗沒經驗,卻礙於家世,你還非得帶上他不可的純累贅。

於是,你手下的二十萬大軍,自然就有了很多不同類型的編製。

比如,按照漢室軍隊正式的編製規則,歸為甲、乙校尉,甲、乙司馬的部分,便是具備戰力,且真的要上戰場的戰鬥編製。

也有因各種原因,而導致其不適合正麵參戰,隻能負責各類輔助工作的‘彆部校尉’‘彆部司馬’。

比如遊俠出身的兵力,多半會安排為向導、引路者,以及後勤通道的保衛力量。

遊俠嘛!

多半是地頭蛇。

認路,也有點逞凶鬥狠的力氣。

若讓他們上戰場,那組織性、紀律性,是要出大問題的。

讓他們負責後勤運輸道路就很好。

反正後勤工作,向來就是不問過程,隻要結果的。

我管你在護送運糧隊的時候,組織紀律做沒做到位——把糧食給我送來就行了!


最新小说: 血影騎士團惡魔禮讚 從帝王引擎到超越之王 明主 伽藍舊夢 末世,我搓一顆星球狂囤物資 萬千相遇,都是故事的開始 重返二十歲心動,他才是白月光 亮劍,從晉西北打到長津湖 高考失利,眾籌修仙學院 物化生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