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李童山這裡離開,霍崇心中覺得有趣。人類的本質之一就是‘主導權’,據說這是幾億年前從魚類時代就出現的某種物質導致的結果。正因為有了主導權的這種感覺,才能更有效麵對世界的殘酷爭奪。一個純粹的被動型人格,真的彆指望他能夠開創出什麼來。
造醋的部分此時還在做,卻沒什麼額外進度。霍崇現在對醋精的需求量大減,隻是維持已經建造成的內容繼續運行而已。
剩下的糅革部分也因為原材料部分而陷入停頓,霍崇考慮著能否大規模養牛。可養牛有個極為討厭的地方,就是殺牛這件事並不合法。至少霍崇擔心在清代殺牛是違法的。
想到這裡,霍崇覺得可以先去找人詢問一下。
到縣裡一問,說能否殺牛吃肉。李捕頭登時就被嚇到了,連忙問道“霍兄弟是回回?”
“俺當然不是。”霍崇連忙否定。
李捕頭這才說道“牛殺不得。”
之後李捕頭怕他解釋不清楚,就請了縣裡管法律的吏員向霍崇解釋。
清代明文規定,禁止宰殺耕牛,因為耕牛是開墾田地,播種糧食的必需牲畜,它的作用是非常大的,而世間可以吃的食物何其多,又何必宰殺耕牛呢?
吏員直接告訴霍崇《大清律例》中規定,所有宰殺耕牛、私自開圈店或是販賣耕牛的人都要受到一定的刑罰。第一次犯法的人,戴枷兩個月,杖刑一百;再犯,發配到附近充軍。即使殺的是自己的耕牛,也會按照盜竊耕牛的罪行來判。如果宰殺彆人的耕牛,那受到的刑罰就更重了。
“不許私自販賣耕牛?”霍崇看到了商機。
“當然不許私自販賣!”吏員強調道。
“那要怎麼才能賣牛?”霍崇覺得賣牛是個很不錯的行業,自己已經養了不少兔子,雖然兔子與耕牛之間有巨大差距,但是好歹都是飼養業。
製作各種富含蛋白質的飼料,霍崇看過好多說明文檔。裡麵不少都頗有能輕鬆執行的部分。
吏員這次沒有立刻回答,而是打量了霍崇幾眼,這才說道“霍爺,可彆說俺沒說在頭裡。你若是想養牛來賣,可得交稅。”
“哦……交稅麼?”霍崇覺得好像有什麼不對勁,連忙追問,“不知道得交多少稅?”
“養牛交稅可不低。這得縣裡,保不準得府裡都得備案。這不是小事。”
霍崇連忙退而求其次,“若是養牛不成,養驢養馬,這個總行吧?”
“霍爺,俺不是看不起你。你這麼弄,可彆等俺們去收稅的時候,你又說東道西,弄得大夥下不了台。”
沒辦法,霍崇隻能先回去再想想。想肯定是想不出什麼來,霍崇就跑去了臨淄縣,去見了還算見過世麵的楊友芳。
聽霍崇說居然想養牛,養馬,養驢子。楊友芳立刻問道“霍爺,難不成你和官道上的兄弟們有交情?”
“俺從來沒和吃官道上生意的兄弟們打過交道。”
楊友芳微微皺起眉頭,“若是沒打過交道,霍爺怎麼就想吃這一路了?”
“不是想掙點錢麼?”霍崇笑道。
“掙錢吃這一路可不容易。”楊友芳歎道“現在誰家能有馬匹,可就是富戶。這人吃馬喂,一點都不便宜。”
說著,就給霍崇介紹了一下現在的市場價格。清代馬匹一般15兩左右,但是好的戰馬可以貴上一倍。
霍崇也忘記了自己在哪裡看到的。好像是普通短工,相當於今天的兼職,一天一般最少30文;高級技工一天100200文左右;按月領取的普通工人,月薪在3001500文之間,一個月連1兩銀子都拿不到;地主家的長工,年薪也不過10兩左右。
從楊友芳的介紹裡,這時候一個養馬的馬場工人,也就勉強能夠拿到這個價錢。至於那些普通村落裡的人,根本就沒有如此收入。
最重要的是,馬匹得賣出去才能值錢。正如吏員所說,官府要向霍崇收稅,還有各種天知道什麼來曆的苛捐雜稅。所以農民們即便擁有自己的牲口,也都是在下麵飼養。一戶人隻要有了牲口棚,就要繳稅。如果牲口的數量很大,那更是要繳更高的稅。
霍崇真的驚了,這特麼是什麼意思。怪得不大牲口在中國數量並沒有如同歐美那樣瘋漲,這繳稅的事情或許就是最大影響吧。
而此時人口又暴增,勞動力比飼養耕牛或許還便宜……
等等……霍崇覺得有件事以前一直隱隱在心中,此時才突然有點清晰起來。糧價啊。
從收集到的少數情報來看,糧價一直在上升,最重要的是,市麵上的糧食銷售並沒有出現因為糧價提高而出現的暴增。這是霍崇從數據裡麵分析出來的。
當時霍崇還有太多破事要處理,此時終於有了時間來考慮。現在看,這一切都有其內在聯係。
想到這裡,霍崇就請楊友芳介紹幾個認識的糧商,想和他們喝喝酒。
喝酒當然要喝,卻不是為了喝酒。糧商雖然不太理解霍崇為何對糧價變動這麼有興趣,卻還是講給霍崇聽。
糧價從120斤不到一兩銀子,漲到了1200文,
魚價一般是每斤20文左右,豬肉是每斤30至35文,牛肉約每斤25文,鴨蛋銀1錢(100文)45個,雞蛋1錢(100錢)54個,折合製錢百文合買鴨蛋四斤或雞蛋四斤半,每斤約合25與22文。。
“還能賣牛肉?不是說不讓殺牛麼?”霍崇驚了。
糧商有些不屑的說道“那些牛肉都是老死或者病死的牛,霍爺就沒看到牛肉價錢比豬肉還便宜麼!”
原來如此!霍崇算是明白了。
這邊正在喝酒,突然來了個外人。竟然臨淄縣的捕頭。他說著和淄川縣的李捕頭很有交情,非得來。弄得大夥也不敢再說什麼。
捕頭說著說著就暴露了來意。原來臨淄縣這邊也知道有霍崇這麼一個能給十四爺直接供貨的家夥,對霍崇非常有興趣。
而最新朝廷的消息中,康熙對於十四爺是格外的重視。
胤禵出征之時,康熙帝曾降旨青海蒙古王公,說“大將軍王是我皇子,確係良將,帶領大軍,深知有帶兵才能,故令掌生殺重任。爾等或軍務,或巨細事項,均應謹遵大將軍王指示,如能誠意奮勉,既與我當麵訓示無異。爾等惟應和睦,身心如一,奮勉力行。”
康熙都這麼說了,那幫官員們怎麼會有任何誤解。當然,他們很可能是誤解了。反正上下官員都認為十四爺就是下一任皇帝了。
最近又傳出了更加刺激的消息。
胤禵西征之後,康熙帝不僅賞賜給他10萬兩銀子,還將他的幾個兒子時常帶在身邊,並多加賞賜,胤禵雖然爵位隻是貝子,但他幾個兒子結婚和幾個親王哥哥長子一個規格,此外,康熙更是對胤禵賞賜頻繁,兄弟中無人能比。
霍崇這才明白了為什麼後世一直有雍正篡位的傳說。正常來看,有這樣待遇的皇子,必然是下一任的皇帝。不會有其他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