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清!
陳銘泰看著衝進來驚聲尖叫的仆人,眉頭不禁皺起。如果仆人沒有這麼驚慌失措的話,陳銘泰也許會大發雷霆,然而此時仆人見到鬼魂般的驚恐,讓陳銘泰暫時沒想出怎麼應對如此場麵。
就聽腳步聲響,一個熟悉又陌生的身影走進書房。那人頭上沒有金錢鼠尾,濃密的滿頭黑發有半寸多長,看上去像是剛還俗的……高龐……
不僅倒吸一口冷氣,陳銘泰心中驚呼,見鬼了!好在陳銘泰讀過些誌怪小說,連忙看向高龐腳底,就見高龐腳下有影子。
依舊不放心,陳銘泰趕緊拉著高龐走到院子裡。就見兩人腳下的黑影是同樣的,這才放了心。陳銘泰埋怨道“你可知你假死,到底驚擾了多少人!”
高龐乾笑兩聲,卻不想道歉。假死隻是驚擾許多人,如果被人知道高龐投奔了霍崇,這些人就不隻是被驚擾,而是被砍頭了。
陳銘泰沒想到高龐在此時竟然還擺出一副鎮定自若的模樣,他心中不快,再次打量高龐一眼,問道“你這奇裝異服是要做什麼?”
一刻鐘後,陳銘泰頹然坐在椅子上,完全說不出話。這一刻鐘時間裡,陳銘泰已經聽明白了高龐過去兩年多時間裡到底發生了什麼。雖然離奇曲折,陳銘泰暫時解開心中疑惑。高龐異乎尋常的成長,還有莫名其妙的‘淹死’,非得這般解釋才合乎道理。
“老師,霍先生要推翻滿清,須得有人先站出來支持霍先生。難道老師就不想驅逐韃虜?”
聽高龐這話,陳銘泰不快的答道“那霍崇乃是朝廷官員,你乃是狀元。如此背叛,就不怕後世責罵?”
眼見高龐還想說什麼,陳銘泰突然就上了肝火。丟下一句,“你走吧。我今天不見客。”
高龐知道老師的脾氣,這次是真的把他得罪到了。看來得過兩天再來。
然而第二天開會,霍崇就下令進攻南京。高龐很是吃驚,連忙詢問“都督,為何這麼著急?”
就聽霍崇淡然答道“我等本就是靠力量硬碰硬,滿清又如此顢頇。速戰速決吧。”
高龐很想勸說,不等他開口,就聽團長王維昌建議道“都督,這是不是太不小心?”
“我等行軍、索敵小心謹慎就好。至於其他,我本就一無所知。對一無所知之事,再小心也沒用。”
高龐有些瞠目結舌。這話從邏輯上沒錯,可也未免太自信了些。
霍崇當然知道如此行動看著有多魯莽,然而此時講什麼萬全之策就是自尋煩惱。戰爭從來不是某種明確的數字與情報遊戲,而是籠罩在戰爭迷霧下的人類行動。當下霍崇快速行動是一種冒險,然而敵人更不清楚發生了什麼。風險對於任何人都有相同幾率。
不等其他人再提出意見,雷虎已經搶著表態,“俺支持都督。先不管彆的,打下江寧,祭奠朱元璋,公告天下。至於江寧城,何必非得占了。”
“打下江寧城,不占江寧城?”高龐被雷虎話裡的意思驚到了。
雷虎也覺得自己方才話裡的意思有些不合適,既然打下江寧這麼重要的城市……
霍崇打斷了這個馬上就要爆發的爭論,“打下江寧城,為何非得占住江寧?”
高龐趕緊勸,“都督,咱們費了這麼大力氣。若是放棄,豈不是前功儘棄!”
霍崇其實也沒想那麼多,此時被人反對,很自然的答道“存人失地,人地皆得。存人失地,人地皆存。我等打江寧就是為了祭奠朱元璋,向天下宣布,我等已經掌握了恢複中華的正統。至於中華的象征,大秦都城鹹陽,算不算象征?西漢都城長安,算不算象征?宋朝都城開封,算不算象征?正統是正統,先打出旗號,就是正統。至於象征,我大漢軍隊,我大漢人民才是華夏,才是華夏象征。我們所在的地方,就是華夏!為了保住一座城,讓那麼多人毫無意義的死於非命,我不乾這等事!”
片刻前,打下江寧城後是否要固守的爭論幾乎要爆炸般引起爭論,等霍崇說完,一眾人等都失去了爭論的興趣。會議甚至有些冷場起來。
霍崇隨即命道“對於行軍作戰,都提出些思路。”
鎮江到南京,如果走陸路,有兩百裡。便是沿途要麵對不少大小河流,繞點彎路。距離至多300裡。
與之相對,從山海關到北京就有足足一倍以上的路程。六百多裡的道路讓京城的弘晝好歹得到了提前預警。
得知老八率軍南下,京城內的上層都決定迎戰。中下層官員,不管是八旗或者是漢人,全都一言不發。根本不參與到任何討論之中。
這局麵是很少見的,鄂爾泰與嶽鐘琪沒能打敗霍崇,滿清上層沒吭聲。京城中下層官員則發起一輪輪的上書,要嚴懲兩人。
弘晝覺得很是意外,又覺得有些安心。沒了這幫中下級官員添亂,至少可以全心全意應對這場滿清內戰。麵對軍機處的重臣,弘晝再次試圖確定,“霍崇果然是南下了麼?他會不會虛晃一招?”
兵部尚書連忙答道“回稟皇上,的確如此。”
弘晝很想再確定一次,卻又知道反複詢問毫無意義。年羹堯評價霍崇用兵飄逸,以弘晝登基後所見,此言的確沒錯。霍崇的人馬在直隸南部與河南平原地區大肆折騰,朝廷本以為霍崇會如滿清入關前那般,縱兵劫掠地方,把這些地區徹底砸爛。
卻沒想到霍崇的人馬毫不停歇,除了破壞掉滿清在這些地區的官府,卻沒有對民間造成什麼損失。
就在朝廷以為霍崇會北上之時,霍崇竟然揮軍南下。每一次行動不僅乾淨利落,更是超出意料之外。現在霍崇乾出什麼來,都不會讓弘晝更意外了。
霍崇再厲害,也不可能讓幾萬人飛行在江南到山東。既然無法預測,不如到時候再說。弘晝詢問道“何人願意領軍!”
老十四沒吭聲。他心中的確氣老八竟然與兄弟們刀兵相見,卻還是不肯親自領軍與老八對戰。
弘晝也不放心讓老十四領兵。倒不是老十四會叛變,而是老十四這缺乏主心骨的性子,沒辦法扛起大任。再看軍機處這些人裡麵,能稱為老將的隻剩下吃了敗仗逃回京城的巴賽大將軍。
巴賽倒沒有矯情,立刻請命,“皇上饒過奴才的罪,奴才此次願意領軍,戴罪立功。”
之所以讓巴賽參加會議,就是想讓他出征。弘晝看向其他人,沒人出來反對。甚至看到弘晝的目光後,一眾軍機大臣都表示讚同。
弘晝心中滿意,就扭頭看向巴賽。雖然巴賽不敢對其他人講述他到底是怎麼帶領數千本部人馬在堅壁清野的山東境內,從北部一路突圍到山東南部。但是巴賽可不敢對弘晝撒謊。
這麼一個保持著八旗入關時候吃人傳統,進而靠那些肉食成功突圍的大將軍,是可信的。
巴賽很快就得到了弘晝的命令,率領四萬人前往山海關那邊迎戰老八統領的盛京人馬。
得到皇帝的允許,巴賽立刻整頓部隊。京營在此時必須防衛京城,給巴賽的四萬人裡麵有一萬是滿八旗,一萬是漢八旗,還有兩三千蒙古八旗。其餘一萬七八千都是綠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