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清!
到了接近海邊的位置,霍崇就已經看到海岸邊的蘆葦不對勁。到了海邊,霍崇被驚到了。
以前看到的海邊不是山石,就是沙灘。這是霍崇第一次見到黃土組成的海岸。海岸邊上都是沒長出來的蘆葦以及去年枯萎的蘆葦。
由黃土組成的海岸線在肉眼可見的細微速度崩塌,霍崇真的是第一次見到。眼見整個海岸線全數渾黃,宛若泥塘。什麼蔚藍大海,根本不存在的。
每一次衝刷,都能見到海岸線上的泥土中細微的黃土消失一點點。至少在黃土之中的大顆沙粒再海浪衝刷幾十次之後會顯得稍微明顯一點點。
不時有蘆葦倒入海裡,雖然每次都是一兩棵,而不是刀砍斧剁般一次一排。這卻依舊是非常駭人的消退速度了!
“主公,可有辦法?”旁邊的孔不更焦急的問道。
“辦法麼,唯有修建堤壩。”霍崇歎道。
“在海邊修建堤壩?”孔不更的聲音都有些變調,那裡麵的質疑裸到靠聽就能想象到孔不更聲音的地步。
霍崇隻能點點頭,“若是不修堤壩,任由這海水侵蝕下去,幾百年來形成的三角洲就會消失殆儘。”
孔不更一臉懵圈,“主公,何謂三角洲?”
霍崇並沒有用‘特種部隊的名稱’來看玩笑,此時完全沒有開玩笑的心思。
三角洲,即河口衝積平原,是一種常見的地表形貌。河口為河流終點,即河流注入海洋、湖泊或其他河流的地方。未流入湖泊的內流河稱為無尾河,可以沒有河口。河口處斷麵擴大,水流速度驟減常有大量泥沙沉積而形成三角形沙洲,稱為三角洲。三角洲的頂部指向河流上遊,外緣麵向大海,可以看作是三角形的“底邊”。
孔不更聽完,稍加思索就繼續問道“那得花多少人力?”
“這個人力雖然重要,然而重要的卻不在於多少人力。而在於能夠造出多少適合在海中建設堤壩的混凝土。”
“混凝土?”孔不更又找到了新詞彙。
“混凝土不是三合土。混凝土是工業生產出來的材料,尤其是在海中使用,混凝土需要能夠抗腐蝕。”
“……主公,若是有這樣的好東西,為何不早些拿出來用?”
霍崇看著孔不更,心中十分不快,不禁答道“因為沒有那麼多人搞生產,我們還在打天下呢。”
孔不更愣了愣,連忙說道“不能為主公分憂,請主公責罰。”
霍崇這下感覺到自己說話有些重了,孔不更又不是什麼現代科技專家,指望孔不更解決問題就是開玩笑。
為了不打擊孔不更,霍崇歎道“你已經做得很好了。沒有誇大其詞,能夠準確將問題講出來。你真的做的非常好。莫要多想什麼,我們如果能打下來天下,絕不會是靠文過飾非,而是解決所有麵對的問題之後,才能拿下天下。”
孔不更怔住了。眼神中有感動,有訝異,也有些霍崇看不明白的情緒。
然而不等孔不更開口,警衛那邊傳來些動靜。轉頭看去,卻是那些鹽商們想靠近,被警衛阻止了。
鹽商們見到霍崇看過來,當即就給霍崇跪下了,同時高喊著“老爺,大老爺!要麼還是讓黃河回來吧。再這麼下去,真不行啊!”
霍崇真不想搭理鹽商,最後還是忍住不快,過去讓人把他們拉起來,“不要急,這邊的事情我們會解決。你們莫要為了一己之私就耽誤全中國得解放。”
說完,霍崇叫上孔不更往回走。後麵的鹽商根本靠近不了霍崇,等他們完全聽不到,霍崇才問道“這邊我已經看到了,你覺得鹽商是不是都要完蛋?”
孔不更回答的斬釘截鐵,“若是這麼下去,他們肯定要完蛋。”
“為了他們自己,他們會出力修建堤壩麼?”
孔不更皺起眉頭,想了一陣後搖搖頭,“主公,這個隻怕是不行。”
霍崇其實還真的希望這幫士紳到了危急關頭能站出來保護自己的土地,然而孔不更說不行,那就一定不行。判斷清代人的方麵,霍崇相信孔不更的判斷會更加準確。不禁歎道“士紳靠不住啊。”
孔不更聽到這話,也不近苦笑“主公,那些人的確靠不住。不過他們搞些歪門邪道,想寫投機取巧的門路,心思活絡的很。”
霍崇也沒多聽,就說道“你在江蘇受苦了。”
孔不更竟然不接這個茬,隻是問道“主公何時會開始動手?這個需要石料,我說的混凝土乃是黏合石料的材料,而不是單獨用來建牆的材料。”
在江蘇看了情況,霍崇也覺得心情好上不少。在徐州城看了一陣,正準備離開。卻有送信的前來。原來是在鬆江停泊的西班牙人竟然提出購買火帽槍,鬆江那邊的人沒辦法決定,隻能跑來詢問霍崇。
送信的並不知道霍崇在徐州,本是想通過徐州直奔臨淄,此時知道霍崇當然來求見。
霍崇聽完之後覺得有趣。雖然霍崇成長的時代已經是中國與美國爭奪世界第一的時代,西班牙人早就不被中國放到眼裡。然而霍崇並沒有想到西班牙人這麼快就跑來購買中國的先進武器。
重新帶領中國回到世界巔峰的感覺……還真的不壞呢。
“這裡麵還沒有價錢。”霍崇又看了看公文。
“是。回稟都督,俺們那邊是想把價錢提高。此次前來是想弄清楚讓不讓賣。”
“對外銷售武器,得經過朝廷委員會商議決定。便是有了旨意,也得由海關通關放行。所以我當下隻能說,我覺得可以賣。至於價錢,不用特彆高,要價那麼高……旨意裡麵會寫清楚派誰與西班牙人談判。”
搞定了西班牙人的事情,霍崇心情有些愉快的離開徐州,趕回了臨淄。一回去,又是各種事情撲麵而來。
霍崇在眾多事情中看了一番,就召開了委員會的會議。在會議開頭,霍崇提出了一個問題,“你們是不是覺得樹林,森林,是很少見的東西?”
這個問題一出,眾人一臉的‘又來了’的表情。
霍崇知道自己考慮問題與這幫家夥完全不同,不能怪誰對或者誰不對。完全是不同的社會環境造就雙方的不同立場。便是如此,霍崇隻能選擇自己堅持的東西。
“那我說的更明白些。山區必須綠化,高地必須綠化。你們覺得誰能承擔起這個工作。這個工作需要的工作內容已經列出來了。”說完,霍崇把文件放了出來。
有些人根本就沒看。有些人看了片刻就放下了,隻有少數才看完。
看得出,大家覺得人事權應該在霍崇手裡。
這邊代理的戶部尚書韋伯看的有些訝異,心中又有些對這幫官員的嘲諷。不愧是窮人出身,完全不知道事情是怎麼回事。朝廷裡麵最高人事權當然在皇帝手裡,所以韋伯根本就沒有吭聲。霍崇需要的乃是農業部裡麵林業廳的頭頭,怎麼也得正三品官。
而且在這份人事選拔中,這樣的人除了得知道怎麼種樹之外,還得明白怎麼搞林業知識培訓,得會建設出教授林業知識,培養林業官吏的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