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海關(二)_革清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革清 > 第311章 海關(二)

第311章 海關(二)(2 / 2)

而內在衣料,譬如大宋的兔毛裡襯。便是穿在裡頭,不到級彆的也不能穿。

“不能穿,難道就凍著?”宋成廉大為訝異。便是聽說過有這麼一回事,真的聽到倭國的官員這麼講出來,宋成廉也覺得有些獵奇。

兔毛裡襯在華夏政權統治領域內,隻是個普通的衣服配件。誰也不在意彆人怎麼穿。就算是在滿清統治的地區也是隨便穿,隻看能不能買得起。

北條看著對麵的大明錦衣衛,心中很想指責這幫人。然而幕府並不想與大明交惡,這話說出來的時候就變得不那麼咄咄逼人。

黑色與紅色在倭國屬於貴族專用的顏色。同時使用這兩種顏色尤其是貴族專利。

大明錦衣衛們衣服外麵黑色,裡麵紅色。已經進入倭國貴族範圍,而錦衣衛們又穿了白色絲綢中衣,這套裝束放倭國武士身上,大概就可以被勒令切腹。僭越到如此地步,非死不可。

馮玉寬聽得哈哈大笑,宋成廉搖頭苦笑。北條卻沒有停止,他帶著酒勁說道“如果你們想賣東西也不是不可以。你們可以修建一處所在。專門在此銷售……”

這頓飯吃完,也沒叫姑娘。至少馮玉寬等人離開的時候並沒有叫,至於留在這邊的北條是不是叫了姑娘,馮玉寬與宋成廉完全不在乎。

大夥在乎的是江戶幕府的安排。北條肯定不是那個能做主的家夥,所以他說的應該是幕府將軍的意思。

與之前的倭國幕府相比,江戶幕府實力全麵超過它們。

自從德川家康建立的幕府擁有嚴密控製下的政治體製,經過德川秀忠、德川家光兩代將軍,幕府統治趨於穩定。

江戶時代將軍是最大的封建主,直接管理著全國四分之一的土地和許多重要城市,全國其他地區分成大大小小兩百多個“藩”,藩的首領必須聽命於將軍。靠著這些直屬於將軍的力量,德川家擁有隨時鎮壓大名的實力。

全國的大名分為三類,親藩、譜代和外樣大名。將軍與大名都養著自己的家臣即武士,他們構成了幕府統治的基礎,從而形成了由幕府和藩構成的封建統治製度即幕藩體製。

親藩、譜代也擁有封地和軍隊,單純靠他們就有能與外樣大名作戰的實力。將軍直屬領地加上這票家夥,外樣大名想造反是千難萬難。

至於整個倭國的民眾都被嚴格的等級製度分為四個階層武士、農民、手工業者和商人。德川幕府對外實行鎖國政策,嚴禁日本人與外國貿易,禁止日本與海外交往,把外國商人和傳教士驅逐出境,隻許同中國、朝鮮、荷蘭等國通商,而且隻準在長崎一地進行。

從這個角度,現在的將軍允許‘大明’在江戶建立起貿易點,已經說明現在的大名被逼急了。非得靠這條貿易線解決將軍眼前麵對的嚴重問題。

宋成廉很是不解,“難道幕府真準備開國麼?”

馮玉寬糾正道“倭國與中國的貿易從來沒有被中斷過。擴大我們的貿易,和開國政策毫無關係。說起來,倭國在這方麵還真比滿清強!”

提起滿清的禁海,馮玉寬臉色就變得非常難看,甚至有些惡狠狠起來。宋成廉知道馮玉寬對滿清的厭惡,隻能把話題轉到北條代為轉達的消息,“馮大哥,為何這件事不是由幕府將軍發話,難道他們看不起咱們麼?”

馮玉寬想起禁海令就一頭火,夾槍帶棒的罵著滿清的禁海惡性,又把這所謂的倭國版禁海令講給宋成廉。

1616年,第二代將軍德川秀忠采取了進一步禁教措施。主要內容是第一、進一步取締洋教;第二、一切外國船隻均不得在大名領地通商,隻能在長崎和平戶從事貿易活動;第三、中國船隻不受此規定之限製。

聽到這裡,宋成廉趕緊附和著馮玉寬的怒罵。表示滿清朝廷還不如倭國。

有人附和,馮玉寬覺得解氣,這才繼續講述下去。

因為洋教的問題,1623年,幕府下令禁止西班牙船隻來日本。之後十幾年內,德川幕府連續五次頒布了所謂的“鎖國令”。

其中主要內容是第一、禁止日本船出海貿易和日本人與海外往來,偷渡者要處以死刑;第二、取締一切洋教的傳教活動,對潛入日本的傳教士應該予以告發和逮捕,徹底殲滅洋教的影響;第三、對駛抵日本的外國船隻實行嚴密的監視,貿易活動也由幕府進行嚴格的管製。

然而這些行動依舊不牽扯中國船。畢竟中國與倭國貿易這麼多年,大家知根知底,倭國知道中國並不會接著貿易將洋教人員送到倭國境內。

所以倭國的“鎖國體製”最終確立起來,更多的卻是針對歐羅巴來的洋教,並非針對中國與倭國的貿易。

便是有所針對,也是禁止倭國西南的外樣大名通過貿易自由從中國購買商品。以保證德川幕府的絕對強勢地位。

說到這裡,宋成廉這才明白了事情的根本。回想著北條說的那些,宋成廉歎道“馮大哥,你這麼說完,我才知道以前我想岔了。幕府所做的一切看著是要針對咱們,其實他們是針對倭國國內。”

馮玉寬連連擺手,“你可也彆把倭國想太好。俺之前說過,倭國人嘴裡就不說個準信。你不能用咱們所說的去想倭國,隻要那麼想,沒有不吃虧的。”

宋成廉覺得理解不能,隻能央求道“能不能舉個例子?”

“那北條說,讓咱們建一個專門做生意的區。就跟吉原一樣。我問你,他們若是給你指了一片地,你咋辦?”

“在那片地上修起來?”宋成廉小心的詢問。

“你先弄清楚這片地到底歸誰,不光是以前歸誰,還有現在歸誰。這塊地旁邊是誰。到這片地的路是誰管。你若是覺得那北條說了將軍的意思,就可以相信。被坑死都不知道怎麼死的!”

宋成廉立刻掏出小本本想記錄。馮玉寬拿出一個小本本丟給宋成廉,宋成廉接過翻看,就見頭幾頁裡麵先是列了許多針對倭國的行動要點。

寫的亂糟糟,看字跡還是很多不同時間段。可見這是一個長期積累,並非一時間的興起。

再往下看,有一篇挺工整的東西,應該是總結。裡麵所寫的與馮玉寬所說的非常類似。隻是馮玉寬說的是具體執行,那篇東西說的是執行方向。

抬起頭想感謝,就聽馮玉寬說道“給你了。你好好用,好好學。也多增加些內容,把這個交給以後來的。俺這次回去之後就要退休啦,年紀大了,跑不動海路。以後就看你們這些小兄弟們。”

宋成廉心中感動,連忙問道“馮大哥,多謝啦。不過我還是想問,難道倭國人就不聽將軍的話?將軍發話了,總得算數吧?”

“嗬嗬嗬。”馮玉寬乾笑起來,“兄弟,你再想想。那個北條那一句話能確定這些是將軍所說的?”

宋成廉一回憶,還真如馮玉寬所說。北條的話很巧妙,始終引誘著彆人覺得那是將軍的命令。然而除了空對空之外,其實任何話都不能當真。

正不知道改怎麼評價,就聽馮玉寬繼續說道“不過你彆弄錯,這肯定是將軍的命令。然而將軍可不會承認,卻又會盯著這個北條做事。如果北條能夠多爭取到一點,那將軍可不會說讓一步,絕不會。他們不僅要霸占住這一點,還會覺得能多擠出來兩點。這種得寸進尺放到咱們山東,不說被打死,起碼也被罵死了。這麼做的人羞也羞死了。可在倭國,根本沒這回事。”

宋成廉此時可不敢再把馮玉寬的話當做耳旁風,想了想才答道“就是不要臉?”

“不是不要臉。霍兄弟說的那句話,還是咱們山東人說的。那個有錢就好點的那個……”

看著馮玉寬費力回憶,宋成廉趕緊幫著想,突然就想起來了,“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是這句吧?”

馮玉寬連連點頭,“對對對!就是這句。倭國窮成這樣,你以為他們能多有骨氣。他們怕的是連這樣的窮日子都維持不下去,榮辱啥的,你說他們不知道吧,也冤枉了他們。可窮成這樣,所謂榮辱和實實在在的好處相比,還是先把好處落袋為安……”


最新小说: 我明明是特務,你卻叫我同誌? 竊國駙馬 日不落天唐 天崩開局,絕望主婦發癲逆襲! 我在末日朝九晚五 大夏第一獵戶,我靠打獵封王拜相! 盜墓:我靠給主角團擋傷活命 快穿之一線生機貳 饑荒年:我帶嬌妻屯糧,你讓我爭霸天下 頂級溺寵,京圈太子低頭誘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