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海關(三)_革清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革清 > 第312章 海關(三)

第312章 海關(三)(1 / 2)

革清!

送馮玉寬上船,在港口送行的宋成廉一個勁揮手。從工作角度上,上一任滾蛋是好事。除此之外,宋成廉對馮玉寬贈送的對倭行動要點頗為感謝。

送彆馮玉寬,宋成廉帶著些感慨回到辦公地,北條派來的人已經等在辦事處。本以為北條會來辦事處說事,沒想到北條再次約宋成廉去吉原。

宋成廉不得不去,沒想到北條這次先到了,旁邊還有幾人都不認識。互相介紹之後,其中一位看著並非官身的竟然是二條家的人。

聊了一陣有的沒的,二條家的這位就請求宋成廉,“宋閣下,可否看看您的佩劍。”

宋成廉雖然不明白是怎麼回事,倒也沒有拒絕。二條家的人拔出劍來,就見屋內寒光閃動。華夏朝的佩劍並非鐵劍,而是鋼劍。宋成廉也知道要保養,劍身明亮,在燈火下閃動著光芒。

在中國,佩戴刀劍並不違法。但是刀劍並非作為一種半飾品存在。隨身攜帶的人肯定得有些被接受的原因。譬如軍人。

倭國其實也差不多,佩戴著武士刀的就是武士。普通人帶著這些東西可是會出事。從整體比例上,倭國帶刀的比中國多得多。

二條家的人看完之後將劍送還,隨即問道“請教閣下,鑄劍的鋼是大明生產的麼?”

宋成廉想都沒想,立刻答道“當然。”

二條家的人欣喜的答道“請問閣下,這些鐵可否賣給我們?”

如此問題讓宋成廉沒有立刻回答。把二條家的人放到一邊,宋成廉先看向北條桂一郎。就見北條仿佛沒事人一樣,低頭飲酒。這讓宋成廉想起馮玉寬對倭國人的描述,真的是人人不粘鍋啊。

如果是在中國,某個部門的頭頭坐在當場,有人說出了關於該領域的事情。不用說,這就是要讓參與的人明白,這件事有人罩著,可以大膽的談。

根據馮玉寬對倭國人的描述,在倭國這麼乾,當然能夠理解成上頭有人罩著。可倭國這邊就更不能相信是真的。因為倭國管事的人為了自保,那是什麼都能乾出來。

想到這裡,馮玉寬覺得不能讓二條給騙了,“北條桑,對於鋼鐵進口,幕府有決定麼?”

江戶明國貿易奉行北條桂一郎聽宋成廉如此問,眉頭微微皺了皺,“宋桑,大明沒有南蠻鐵賣麼?”

作為業務範圍,宋成廉倒是很熟,“我們隻有鋼,不賣鐵。”

“宋桑就與北條桑商議唄。”北條就開始踢皮球了。

眼瞅這幫鳥人果然是這樣,宋成廉倒是起了看熱鬨的心思。既然倭國人準備這麼搞,不如陪他們玩玩。轉過頭,宋成廉就與二條談起了關於南蠻鐵與鋼鐵出口的事情。

談了一陣,宋成廉才意外的發現二條家的人竟然是個鑄刀的行家。對於南蠻鐵與日本的毛利家‘中國’地區的鐵礦有非常深刻的了解。

根據二條家的人所說。最初倭國鑄造武士刀,用的是倭國本土的中國地區高純磁鐵礦用於冶鐵。過去兩百年間,同時來自於歐洲的船隊帶來了‘南蠻鐵’。

宋成廉很是不解,就詢問為何不從中國進口鐵礦。這個問題讓倭國人都沉默片刻,倭國人說話很含蓄,宋成廉也是仔細品味了一陣,突然聽明白了二條家對於中國鐵礦出口商人的嘲諷。

在二條家看來,據說一百年前的中國出口商還懂什麼是優質鐵礦,到了滿清時代,近百年來的禁海令時斷時續,而滿清負責對倭國出口的貿易商,對鐵礦石的認知水平一落千丈。和那些人已經說不明白什麼是優質鐵礦。

雖然被嘲諷的乃是滿清朝廷,宋成廉照樣聽的一肚子火。

可生氣歸生氣,宋成廉不得不繼續聽下去。好在二條家的人並沒有太過份,抨擊也適可而止。聽到最後,宋成廉有點搞明白了,便問道“既然鑄造倭國的武士刀需要用那麼好的南蠻鐵,為何要詢問我們?”

這話其實是有點慪氣的,不成想二條家的人爽快的答道“閣下的劍乃是非常好的鋼鑄造。想問問大明的鋼材出口是什麼價錢。”

原來還是想用更便宜的鋼鐵麼,宋成廉總算是搞明白怎麼回事。搞明白倭國人並非無理取鬨,可不忿的心情卻是沒辦法消除,宋成廉不禁嘲諷道“貴國的武士刀十分鋒利,想來是貴國工匠手藝精巧。什麼鐵都能化腐朽為神奇……”

“請不要開玩笑!”二條家的人嚴肅的打斷了宋成廉的瞎扯淡,“宋桑,如果您真的尊重武器,就請不要這麼講。”

宋成廉被二條家人的嚴肅打動,也收起了嘲諷的心情。又談了幾句,雙方雖然沒能達成共識,卻約定第二天見麵。好好見識一下武士刀與鋼劍的不同。

第二天,二條家的人如約而至。他們帶來了好幾把刀,又運來了十幾個草席卷成的卷。

也沒廢話,就與宋成廉開始試刀。就見武士刀橫著猛砍,草卷被橫著砍斷。這威勢把宋成廉驚到了。不成想武士刀還挺鋒利。

辦事處的年輕人卻不忿起來,抽出闊劍要與武士刀比較。不過華夏軍隊的白刃戰早就是刺刀,長劍作戰從一開始就並非主流。太過於鋒利的長劍又容易日常傷到自己,便隻能臨陣磨劍。

不成想倭國人竟然沒有絲毫嘲諷,反倒一副本就該如此的神色在旁邊看。倒是讓年輕的華夏軍人們感覺好了點。

磨了劍,一劍橫砍,草卷也被斬斷。

之後二條家增加了草卷數量,最鋒利的武士刀能一刀斬斷八個草卷。華夏軍的闊劍經過磨製之後,也就是四卷半。

這一比較,高下立判。華夏軍的年輕人們翻著白眼,雖然生氣,卻不知道該怎麼反應。堂堂華夏的劍竟然不如倭國武士刀,著實令年輕人大大不快。

“請讓我們幫貴國磨製劍刃。”二條家竟然在此時提出了一個奇怪的要求。

年輕錦衣衛們被氣的夠嗆,倒是宋成廉沒有拒絕。雖然也是生氣,宋成廉還是決定看看倭國這邊到底是想弄什麼玄虛。

等二條家拿出磨刀的工具,宋成廉不生氣了,原本氣鼓鼓的年輕錦衣衛們也很快不生氣了。雙方的磨刀石光是看就有區彆。

倒不是說年輕人們不要麵子,當雙方的差距超過某種程度之後,正常的人們真的不再生氣,而是開始佩服。

倭國的磨刀石製作的十分精良,更是夾具模式。就是有一個小工具將劍固定好,然後對劍刃進行磨製。

與倭國這種磨刀方式相比,錦衣衛們的磨刀就呈現出村裡磨刀那種方式。大夥就是簡單的按著劍,以磨剪子戧菜刀的那種簡單往複模式進行磨製。兩相比較,真的連生氣都不合適了。

經過倭國的磨製,錦衣衛使用的闊劍勉強一劍斬斷了八個草卷。


最新小说: 三國:我帶黃巾闖天下 邊軍:從女囚營開始 大明:開局我跟朱元璋談人丁稅 透視眼亂看?我真不是故意的 挺孕肚大院團寵,野痞糙漢輕誘哄 大秦:征戰諸天萬界 勸媽改嫁,我帶著拚夕夕重生八零 努力敗家後老公成了首富 親曆靈異小故事合集 開盲盒成就最強領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