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禮部的成員並沒有因此而高興或者害怕,這些出自農家的子弟們在意的是,後續隊伍能否在膠東半島開辟出全新的村鎮,讓山東百姓移居到膠東半島來生活。
司令覺得這想法倒也正經。畢竟山東人多地少,近在咫尺的膠東半島又是這麼一個空蕩蕩的局麵。
可禮部裡麵並非隻有農家子弟,還有來自江浙文人出身的家夥。
這家夥先把盛京給大夥講了講。盛京,是清朝(後金)在1625年至1644年的首都,1644年1912年的陪都。廣義上盛京地區還包括今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在內的整個東北地區。
天命十年(1625年)清太祖努爾哈赤把都城從遼陽遷到沈陽中衛,並在沈陽著手修建皇宮。沈陽迎來了曆史性轉折,從一個軍事衛所,一躍成為盛京皇城,清代兩京之一,逐步發展為東北中心城市。
天聰八年(1634年)清太宗皇太極尊沈陽為“盛京”。崇德元年(1636年),由漢滿蒙三族共同進呈勸進表,皇太極在盛京(沈陽)稱帝,改國號大清。
順治元年(1644年)清朝遷都北京後,盛京為留都。順治十三年(1657年)清朝以“奉天承運”之意在盛京城設奉天府,故沈陽又名“奉天”。
講完曆史,這家夥就說起盛京從軍事上並什麼特彆的進攻理由。如果不能控製山海關,盛京也就是個隨時可以被進攻的中心而已。
與盛京相比,反倒是將霍崇在此次作戰前所說的事情告訴給部隊,講給百姓。讓大家明白滿清的殘忍,一旦移民,要靠更有效率的準軍事組織來防備滿清的屠殺。
司令聽到這裡都驚了,不成想這樣的家夥竟然把一件簡單明快的事情弄到如此複雜。
而且這個結論,竟然是要武裝屯田。這可是給部隊添加了太多的麻煩。
可這個該死的文人出身的禮部成員,卻得到了其他禮部成員的讚同。那些農民出身的禮部成員不僅對武裝屯田完全認同,毫不在意代表部隊的司令是什麼感受。更是對那廝宣傳滿清會屠殺關外百姓的宣傳深以為然。認為這樣的宣傳能夠讓大夥認清滿清的真麵目。
司令更是不快。這還有沒有規矩了!還有沒有紀律了!
合著軍隊就成了禮部麾下的人馬不成?禮部想乾啥,軍隊就得聽命?
但是司令明白,這些禮部成員們都是被看中的,決不能讓這幫混蛋跑去霍崇這邊告狀。對他們現在的混蛋言行,隻能先忍著。之後找個機會要向霍崇說明白。
有這樣想法的人並不少。不僅在關外,包括在江南,也有這樣的家夥。
胡悅就聽著部下講述了最近於淺率領部隊進攻福州,這一路上多次遭到清軍伏擊,還與福建本地土匪之流發生了衝突。總之,於淺這邊有不小的損失。
聽完,胡悅沒有吭聲。雖然自己有個‘胡說’的稱號,卻也不等於胡悅就認為自己要為彆人火中取栗。
這幫家夥們也不知道怎麼想的,他們好像覺得霍崇是個能被部下左右的軟蛋。胡悅甚至是雷虎,都是能左右霍崇的權臣。
部下見胡悅竟然一聲不吭,就試探道“胡司令,於淺他們打仗不行啊!胡司令是不是派個人去指點一下,彆讓於淺丟臉,也丟了皇上的臉麵。”
部下這麼講,更堅定了胡悅對這部下認定。霍崇不僅不會讓人奪走他的權柄,更會儘力擴張自己的權柄。現在於淺看著是霍崇的弟子,其實於淺代表的是另外一股年輕的力量。霍崇是要讓這股力量到台麵上來。
至於於淺的一次兩次失敗……嗬嗬,胡悅忍不住笑出聲來。
部下有些不解,“胡司令為何發笑?”
胡悅歎道“俺也不知道你是真看不明白,還是裝看不明白。咱們的人第一次進福建,光是於淺的戰報,我看完之後就對這福建有了許多感覺。派人去指點於淺,嗬嗬,咱們打福建的話,隻怕還不如於淺!”
部下見胡悅竟然是毫不插手的意思,忍不住又是勸了幾句。胡悅卻不想多生事端,隻是表示看好於淺。
等部下離開,胡悅才露出了不快的神色。這幫家夥們竟然這麼大膽子了麼!敢直接對霍崇的決定指手畫腳,這是嫌命長啊!
一時間,胡悅也有些為難。畢竟這幫人是自己的部下,對他們也不能過甚。可不敲打也不行,左思右想間,就忘記了事情的核心,也就是禮部第六師支部長於淺率領的禮部支部能否順利打下福州。
此時於淺正在福州城下開始攻擊。之所以打福州,而不是打廣州,還真不是簡單的兩地遠近。雖然通往福州有古道,通往廣東也有古道。
打福州的原因隻是因為福州有滿城,廣州有滿清的軍事單位,卻沒有正式的滿城。
這邊華夏軍按部就班,做起了準備。一眾申請加入入禮部的成員被召集起來,由於淺與其他禮部成員歡迎這些人,根據禮部‘火線入部’的規定,成為了禮部成員。
不等這些人大喜過望,於淺趕緊再強調一番,“諸位都是作戰勇敢,能夠有效使用軍事技能。敢戰,又能戰。加入了禮部,卻是要大家起碼將已經學會的都用好。絕不是讓大夥當起了老爺,隨意趨勢士兵。”
“支部長,你都說了好幾次。我們當然知道為何要加入禮部。加入禮部,就是不讓人欺負人!”新晉的禮部成員們當即表態。
於淺也知道禮部並非是一錘子買賣,可不是鯉魚躍龍門,過去之後變了龍就完事。
禮部成員還有更多的考核,有更多的學習會,生活會,等等許多。是不是真心如他們所說,有的是時間和機會來驗證。
於是禮部成員們開始宣誓,宣誓完畢,於淺就開始做最後戰鬥的準備。
城內的福州將軍則如熱鍋上的螞蟻般煎熬。這福州設置滿清,有點不太合適,卻也不得不這麼搞。沒想到此時卻把福州將軍給逼上了絕境。
隆武元年(1645年),明唐王朱聿鍵在福州建都稱帝,改元隆武,隆武二年(1646年),清軍擊潰隆武政權後攻占福州。[18]
清初,清軍與鄭成功一度在福州地界進行拉鋸戰,康熙十三年(1674年)至康熙十五年(1676年),耿精忠又據福州反清。動蕩的局勢導致清政府施行海禁、遷界政策,強迫福州沿海居民內遷,重創福州沿海的社會經濟,直到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遷界政策取消。
所以滿清才覺得福州這個地方決不能放鬆,必須當做重點來辦。
眼見城外都是華夏軍的人,福州將軍隻能點起人馬來應戰。當然,以福州這兩三千人的編製,與五千華夏軍在福州城外硬扛,也不現實。現實的手段隻有守城。
將軍的部下卻問道“大人,聽聞逆賊十分善戰,卻不知道逆賊到底如何善戰?”
福州將軍其實也沒搞明白。隻能敷衍道“聽聞逆賊火器厲害。”
“火器厲害,那就該近戰。不能讓逆賊有施展的手段才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