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兔死狐悲、儺麵少年_雍涼風雲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雍涼風雲 > 第五十四章 兔死狐悲、儺麵少年

第五十四章 兔死狐悲、儺麵少年(1 / 2)

雍涼風雲!

前秦建元十五年(379年)二月,苻丕攻克襄陽,俘獲晉將朱序,與為秦軍內應的李伯護,一同被送往長安。

此時在洛陽以東戰線,彭超率兗州兵進攻徐州,苻重之亂已經消弭,自關中、河洛、襄陽出發的數萬後續部隊即將先後會師淮北,毛當、毛盛所率騎兵一度進至與建康隔江相對的堂邑,飲馬江北。

形勢一片大好之下,苻堅不僅對入朝的襄陽名士習鑿齒,頗為輕慢的以“半人”相稱,還以降將李伯護不忠,殺之示眾,可他怎麼也想不到,大約半年後,彭超所部近十萬軍隊會在淮南被謝玄率北府軍大敗。

將習鑿齒禮遇至長安見麵後,苻堅在給各地方鎮的文書中,以其跛足稱為半個才士。不管是玩笑也罷,絕其叛秦歸晉的後路也罷,在習鑿齒的角度來看,苻堅的行為已經稱得上是冒犯、不尊重。

這又涉及到南、北不同的習俗以及地域歧視,比如東晉建立之初,王導為子侄向吳郡陸氏請婚,以期通過聯姻南方士族,從而打開缺口,卻被陸玩拒絕。之後陸玩拜訪王導,王導以酪飲招待,事後陸玩上吐下瀉,在給王導的回信中說“仆雖吳人,幾為傖鬼。”

這差不多是對著和尚罵賊禿了,其中固然有陸玩的性格使然,但當時的背景,南姓北姓相互攻擊,北傖南貉之類的歧視性蔑稱十分尋常,而習俗上的差異更是加重了這種對立。

隨著南鄉、順陽、穰、鄧、新野、樊城、宛城、襄陽、西城等地相繼落入前秦之手,出武關的秦軍可以入丹水過武當、均口,再入漢水過酂、陰,直抵襄陽,更可自襄陽以西繞過晉軍在襄陽以南的峴山防線,經秦巴古道威脅巴東毛穆之父子所部晉軍腹背。

不久後,前秦兵勢順漢水而下,自襄陽向周邊擴張,威脅當陽、江陵。

下峴的桓戎經鳳林關撤往樂鄉,取道競陵石城前往江夏安陸,與同樣因失地被免官的楊亮會合。

原本救援襄陽卻始終在外圍逡巡不進的劉波,則是率部自宜城、當陽,退還江陵,但因為人心浮動,導致軍士、民眾逃散,隻能龜縮不出,任由城外秩序失控。

位於巴東魚複的毛穆之若非憑借險峭的地勢,被秦軍從東麵的夷陵、西麵的墊江首尾包夾,幾乎成為孤軍。

而桓衝依舊在上明聚眾自守,一副待時而動的樣子,實則割據一方,坐觀成敗。

早在襄陽失陷之前,朱序因為桓衝的援軍始終不至,這才屢屢親自帶兵出城反擊,以提振守軍士氣,困守近一年時間,他並非毫無怨言。李伯護的背叛,朱序初時尚覺憤慨,但稍過些時日,作為俘虜來到長安後,又未嘗不是一種解脫,至少對東晉算是個交代,也沒有累及老母、妻兒。朱序心中有親情牽掛,對前秦不合作,但也不反抗,而李伯護的死讓他兔死狐悲,生出逃亡之意。

前秦軍隊圍攻襄陽幾乎一整年,而當時的荊州本就接連爆發水、旱、時疫等災害,麵對秦軍入境的軍事壓力,接掌荊州的桓衝主動放棄江陵,移鎮到上明。

而桓衝自從入鎮荊州,就以抵禦秦軍為名,除了向建康索要軍糧,還於各地大肆征集丁壯、糧秣,東晉治下的大半個荊州都失去原有秩序,平民得不到有效賑恤,因饑餓逃離聚落流亡,為求活淪為盜匪,更將時疫傳播開來。

要知道自桓溫伐蜀,桓氏兄弟接連掌握荊州已三十載有餘,可以說是其勢力的大後方和根基所在,桓衝之所以如此作為,顯然是麵對前秦的軍事壓力,並沒有必勝把握,哪怕將荊州徹底敗壞,也不惜代價,一切都以擴充自身實力為先。

李伯護被殺後,不僅習鑿齒稱疾還鄉,朱序也尋機出逃,想要趁著苻重叛亂平息後,河洛一帶各處關卡將佐調換造成的疏漏,取道洛、許,逃去仍在東晉控製下的淮陽。

結果潼關、函穀關都叫朱序蒙混通過,可到了伊闕以西的宜陽,他卻發現洛陽所轄各地關防的嚴密程度與之前大不一樣,隻得躲入時為州中僚佐的友人夏揆家中。

苻重兵變後不到半年,在呂光的處置下,洛州各軍就已完成整備,秩序井井有條。而呂光對洛陽的掌控力度,更令苻堅忌憚,於是將其調回長安,領軍入蜀平李烏之亂,又以庶次子平原公苻暉接掌豫州,鎮守洛陽。

朱序逃離長安後,與其有舊的夏揆就成為懷疑對象,不久就遭到拘捕。夏揆原是滎陽苑陵人,秦、漢時為新鄭,先後隸屬潁川郡、河南郡,桓溫第三次北伐與前燕交戰,擔任前鋒的朱序、鄧遐在林渚大敗傅末波,林渚就位於苑陵西南。

不過早在這之前,隨著前燕大舉南下,慕容恪攻陷洛陽,並以慕容垂等人重點經營,於是夏揆也被迫遷徙去了宜陽,他與朱序相識是在桓溫第二次北伐,擊破姚襄、收複洛陽之時。

當時桓溫自魯陽北上,以水軍進逼許、洛,與姚襄在伊水北岸交戰,姚襄戰敗後由孟津北渡,逃去陽鄉,楊亮、夏揆等歸附於姚襄的河洛仕宦投奔桓溫,而朱序也不過是從征的帳下吏,二人可以說是相識於微末,此後二十餘年通過沙門佛寺,一直維持著通信。

“君上追捕朱序如此急迫,不知其有何罪?”

夏揆被送到長安後,苻堅命趙整訊問朱序去向,他並沒有一味的為自己開脫,而是展開了迂回的話術。

“朱次倫孤守襄陽,大軍頓兵城下,兵將多有折損,國族勳貴欲其死者,不可勝數。而天王必欲得之,既非有怨,亦非為平將士之恨,乃獨愛其才,視之為賢佐也。”

前秦軍隊攻打襄陽,戰事持續幾近一年,各部精銳輪番上陣,關中、蒲州、洛州等中、鎮各軍氐兵精銳都死傷不少,因此中下層將士對朱序等守將恨之入骨。

李伯護被殺,就有苻堅順從軍心,平息怨憤之意,宗室苻重起兵作亂,大將鄧羌、楊安又接連病逝,而苻丕奉命主持攻打襄陽,統領十數萬大軍,麾下氐兵就有數萬,不好生安撫難免再生禍亂。

說白了,李伯護也是倒黴,他內應倒戈時,秦軍攻襄陽快一年,守軍已經堅持到了極限,而圍攻的秦軍將士即將收獲破城大功,他卻降了,還搶了首功,於是就犯了眾怒,從征將士都因同袍親友死傷而怨恨他,既然要降為何不趁早。

“朱序前為晉臣,堅守襄陽乃其職也,與秦為敵,亦各為其主。君上今欲得天下,當以寬宏示人,為國中怨憤而忌恨勇士,徒使其逃歸,以資敵國,何其不智。文業向有諫士之名,理應為君上進言,細說此間利弊。”

從長遠的利害考慮,對朱序的處置確實如夏揆所說,於是趙整答應他的請托,並向苻堅回複。同時,朱序也為連累夏揆,主動表明身份,被收捕後送至洛陽苻暉處,此舉更是受到苻堅讚賞,不僅沒有被追究逃離之罪,予以赦免後又授其為度支尚書。

夏氏出自姒姓,為大禹後裔,其治水成功後,受封於潁川及南陽,之後建立世襲製的夏朝,商湯滅夏後,將夏桀流放於南巢,至周武王滅商後,巢伯、杞侯兩支夏禹後裔以外未得封者,遂以國名為氏。

另外,李伯護的死,還觸動了一人,那就是前秦滎陽太守扶餘蔚。

扶餘蔚出身高句麗北方的扶餘國王族,扶餘國王城有東、西兩處,西晉太康六年(285年)扶餘(王城位於今吉林省吉林市龍潭山)西部遭鮮卑入侵滅國,次年在晉武帝派兵幫助下複國。後趙末,扶餘向西遷都(王城位於今長春農安),北魏皇興四年(470年),在南部高句麗,北部勿吉的夾擊下,再度滅國。

前秦滅前燕之戰時,扶餘蔚尚且是前燕散騎侍郎,正是他糾集扶餘、高句麗與上黨丁零在鄴城的人質五百餘眾,趁夜打開北門,迎納秦軍入城,使得慕容暐棄城逃往昌黎,半途被擒。

相似的經曆,扶餘蔚怎麼可能不多想,為了在前秦朝中謀求臂助,又與慕容暐一係有過節,自然就搭上了慕容垂。


最新小说: 五福臨門之柴氏貴妃 第七通幽冥來電 我出馬遇到的那些事兒 從校服到棺木 被冥王大人寵翻天後,我獨占一方 分手後,漂亮女總裁纏上我! 神雕之穿越尹誌平 仙界掃黑辦 鳳凰龍旗棄公主掛帥當女帝 被他吻時心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