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雪寒霜耐歲寒!
柳氏被關進了房中,房裡漆黑一片,門被從外鎖了起來。
推她進來的人關門前說道“膽敢謀害相爺,等著被淩遲罷!”
被現場抓獲,她的心理防線本就已經降到了最低,此時驚恐萬分的撲在門上,像上次對待封應時的小庶女一般,將她推卸責任的本領又發揮了個十成十,“放我出去!放我出去!……我沒有,不是我!是我女兒,都是我女兒做的!放我出去……我是為了替她掩蓋才會出手的……是雪雁這個毒婦與拂年串通……”
她身為柳千重的女兒,再不濟事,也知道殺害婢女未遂與殺害當朝宰相的罪名相比起來,還有一線生機,所以她拚命的否認。
她的哭叫聲尖銳又刺耳。
將自己親生女兒的心,紮得鮮血淋漓。
兩個房間之間薄薄的‘牆壁’轟然倒塌了一塊,這邊小油燈的光芒傳遞給了另一邊,展現出了一個完整房間的全貌。
封拂年向前趔趄了幾步差點摔在地上,她完全沒想到這牆壁居然一碰便倒。
她站穩身形,抬起頭來,母女倆在昏暗的光線中四目相對,像隔了千山萬水,封拂年像看陌生人一般,看著柳氏那涕泗橫流後反光的臉,抖著聲音問道“為什麼?”
柳氏顫栗起來,發出上下牙關磕碰的聲音。
她緩緩跪在地上,像絕望的獸發出嘶鳴“我不想死啊……”
封拂年沉默了好久,突然瘋了一般歇斯底裡的喊“那我就該死嗎?”
她這幾日累積的無助、驚恐全線崩潰,取而代之的是濃烈的痛恨“是你!”她舉起雙手,麵容瘋魔扭曲“我那麼信任你!你居然下毒,讓我親手害死了父親!”
寂靜長夜,響起了一聲無比悲愴的叫喊“你是我的母親啊!”
房間外麵,寂寂無聲,但兩邊卻站滿了人,封應時、封遙知、將軍夫人以及相府的管事們,任觀言以及廷尉署的官員、皂吏,在二公主和傅雪的陪伴下,靜靜站在園中親耳聽聞了這場人性的質問,直至天明。
柳氏的手段說不上多高明,她先讓封拂年打聽到封越塵進了封問心的書房,便將準備好的糕點提籃交給封拂年,告訴她上麵是糕點,下麵是茶水。
但茶水隻裝了一半的原因,不是怕它灑了,而是不想封拂年一時腦抽,給封越塵也斟了茶。
看起來好像很簡單,但獲取封問心信任和養成習慣的一個過程,卻花了近一個月。
而且整個案件,若不迫使凶手自己露出馬腳,很難拿到有用的證據。
封越塵最終無罪釋放。
封拂年因不知實情被人利用,雖然也被無罪釋放,但她的參與卻是真實的,於法理來說無罪,於情理來說卻讓人覺得難以接受。
柳氏按律該判淩遲,就是剝去衣物,一片一片片下她的血肉直至死亡,但在傅雪的抗議下最終改判絞首示眾,柳氏的屍體被吊在鬨市七日。
也虧得北陰一年之中冬季便占去了一大半。
封問心的喪事最終等不到封夜行和封至北歸來,被封應時送回原籍葬入祖墳,同時被偷偷葬入祖墳的,還有封應時的小庶女。
而柳氏的最終歸宿,在城郊的亂葬崗,這一切,柳千重毫不知情。
沒有封問心的相府極速落敗,相府的宅院被收回,但封問心家底不薄,私產頗多。
這也是傅雪有些不滿意的原因,按她的話來說,這樣的死法太便宜他了,他這種大奸之人,就該身敗名裂,在眾目睽睽之下抄家問斬。
封應時作主,將封問心留下的家產分成了三份,封越塵隻得一點點,但他並未計較。
封遙知與封越塵相繼搬進了不同的私宅。
而封拂年,在她親弟弟的眼中,她既害死了父親,又害死了母親。這脆弱不堪的親情將她打擊得萬念俱灰,她安葬柳氏後很快離開了帝京,誰也不知她去了哪。
而沒有封問心的朝堂,則變化了許多,譬如‘二公主’許多發展農事的提議便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支持,畢竟誰也不想上她的木板兒,再被打個叉。
北陰晚來春,全國這時已開展了轟轟烈烈的春小麥種植扶持計劃,同時大力鼓勵養殖,尤其是貂和狐狸的馴養。
東彥與南奏的戰場已經拓展到南奏境內,隸元上府有消息傳來,失了三城的南奏已經開始籌備與東彥議和,隸元上府不久後將會重新開啟城門。
傅雪與明展眉合計後,派人前往隸元上府,讓他們伺機收取所有急於回國行商的物資進行倒賣,並收取玉蜀黍種子和一切適合北方種植的糧食種子。
有鷹隼傳遞黎紅蟬的親筆,他們派去的人,哪怕在戰時,哪怕隸元上府仍未開啟城門,也不用擔心會被拒之門外。
接下來的動作,是傅雪派出了部分錦衣衛,喬裝打扮前往各地礦脈。
而朝堂之上,所有人都瞧得出禦史大夫鄭澤生比之以往活躍了許多,從前在朝堂之上像個隱形人,現在也開始有了各種諫言與互動。
下朝之後時常與‘二公主’埋首嘀咕,偶爾還會起爭執,互罵兩句“老匹夫”“小混帳”然後不歡而散。
但第二日又會聚在一起重新爭執。
最開始都以為鄭澤生如此積極是為了謀取宰相之位,畢竟曆年來的宰相大多數都是從禦史大夫升上來的。
但後來才發現不是。
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參與了爭執與混戰,從朝堂吵到禦書房。
那為封問心守了好幾日靈的金啟文金大人,不幸大病了一場,又告了好些時日的假,結果沒等到上朝堂,被直接貶出了帝京。
不過一個半月,朝堂上已然天翻地覆。
最開始出現的變化就是品級,原先除了侍衛等分一到七品,而文武百官皆以印綬、秩俸定品,譬如宰相,?印紫綬,秩俸萬?。
而如今所有吃官糧的人都被定了一到九品的品級。
宰相之位被取締,原先的三公九卿已經被更改了大半,如今的三公成了太師、太傅、太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