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雪寒霜耐歲寒!
鄭澤生成了三公裡唯一的太傅,正一品,太師及太保之位空置。
為了避免改革的步伐邁得太快,三師、中書省、都察院和內閣待立,但是成立了吏、戶、禮、兵、刑、工六部。
九卿中的廷尉被並入刑部,任觀言成了刑部尚書,正二品。
九卿中的宗正則更改為宗人府,成為單獨管理王室宗親事務的機構。
之前共同出使東彥,後為避封家報複而神隱的李斷雲,則重新回歸朝堂入主了禮部,原先九卿中的奉常、典客、太仆與少府全都並入了禮部。
而戶部,原先九卿中的治粟內史(官名)被貶,因著募捐的大獲成功,明展眉覺得傅雪很會撈錢,便下令由儲君暫理。
傅雪隻得抓狂的與原來的太倉令學習,各個下屬部門走一遭,譬如俸餉處、現審處、飯銀處、捐納處、內倉等,還要合理規劃在各地增設清吏司。
她畢竟不是那什麼了不得的人才,隻能多學多看,根據曆史提出大致思路,讓下麵的人去發揮聰明才智。
吏部由鄭澤生的得意門生,原禦史丞(官名)程宴之任吏部尚書。
原先的郎中令賀正綱則為兵部尚書,同時一同入主兵部的還有何不惑(何二),任兵部侍郎。
錦衣衛被劃分出來成了單獨的機構,依舊是神秘的,裡麵所有人的卷宗全部屬於最高機密,不但有定製的服裝、武器、腰牌,連麵具都是統一的,都是由傅雪親自設計的圖樣,再交由工部的能工巧匠更改完善。
指揮使一職由芳官暫時代理,芳官原先在西照是做情報的,如今領著錦衣衛,日日訓練,還要聽兵法謀略課程。
趙千宸和劉五(劉沐)為指揮同知,孫永年、聞釗、宋辭為指揮僉事,與傅雪一同在東彥共進退的人,包括滯留在東彥的夏觀風和衛辰,都升任為了千戶(官名)或百戶。
因總體人數過少的原因,僅有一處鎮撫司,安置在王城之內,憑錦衣衛腰牌可自由出入王城,不設鎮撫使一職。
所有人的名姓在外也都被代號取代。
畢竟劉五還有可能要與封夜行(衛子卿)打交道,而宋辭還要與封家人繼續周旋。
之前許多繞著封問心打轉的官員被貶得貶,殺得殺,鄭澤生在官位的補充和更替上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也不枉傅雪與他吵了那麼久。
但還是不夠填補空缺,吏部下達了開辦科舉的通告,工部則下達了招募能工巧匠的通告,尤其是鐵匠。
又過了十來日,飛騎將軍封至北風塵仆仆的回來了,但按他啟程的時間算,他應該更早一些到達帝京,隻是因為他先是回了原籍祭拜了封問心,過了許多日,才回了帝京。
這流程顯然顛倒了順序。
足以看出他對王權的漠視。
那日早朝,他褪去鎧甲,身著朝服跨進大殿,似乎還帶著邊關經久不化的寒氣,目光掃過來,陰冷的像久居地穴的蛇。
他顛覆了傅雪對長年守關將士的所有幻想。
在傅雪的認知中,邊關的將士該是站在那裡就有足以讓人仰望的頂天立地之勢,他們是國家的門楣和頂梁柱,可以是血腥凶戾的,也可以是冷冽肅殺的……
就是不該所有人都欠他錢一樣……
難不成是久無戰事,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