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的火籠分為內膽和外胎,內膽皆為銅製,外胎卻可用木製或其它,以防燙手,爐蓋(爐罩)處是鏤空魚鳥等花紋,做為散熱所在。
但這個火籠卻有不同,渾身銅製。
此火籠手捧式,沒有安裝提梁,篾籮狀頂罩向上隆起,爐身圓滑飽滿,下設四足。
最關鍵的是,揭蓋便能瞧見裡麵燃燒的紅彤彤的炭火,但觸及外麵卻不會燙手。
應是厚薄處理的手段極為了得。
這種東西傅雪去歲不是沒用過,卻未曾關注到這其中的厲害之處。
令她瞬間便想到大炮或火門槍的藥膛如果用銅和這個鍛造技術是不是會更好一些。
傅雪有些壓抑不住的激動“這個手爐是誰造的?”
明展眉哪裡關注過這些,她望向桑無虞,桑無虞將那手爐取過來舉高看了看底部“張道明製。禦用銅行世家,不但宮中的銅器,就連銅錢也是一貫與張家合作。”
明展眉疑惑的問道“打聽這個做什麼?”但直覺定與傅雪最近關注的勞什子地雷有關。
“自然是有用,”傅雪眼睛亮晶晶的“宮中有許多銅器麼?”
明展眉和桑無虞瞬間有了不好的預感。
兩人麵麵相覷,都不敢回答,總覺得應了這一聲,這宮中怕是再與銅器無緣了。
其實宮中有許多特製銅器,超乎傅雪想象的多。
北陰冬季偏長,不說各色銅爐銅鼎銅暖鍋,還有銅盆銅盂,就連明展眉屁股下的椅子、身前的桌案都是用銅做了骨乾,箱籠家具都用銅做了邊角鑲飾,帳子掛鉤都是銅的。
雖然日用餐具已被瓷器取代,卻還有大量銅盤銅碗銅壺銅杯銅勺,每年祭神、祭祖大典或各種典儀用來盛裝祭祀品,就連焚燒祭品的那個巨大塔狀燎爐都是全銅製的。
更不要說祭的那幾位大神銅塑了……
明展眉覷了覷周邊的銅燈座,十分心虛道“不如何多……”
傅雪可不好唬弄,她目光鎖在桌案上的筆架上,看著上麵精美的雕飾,拿手摸了又摸、捏了又捏“這好像就是個銅的啊?”
明展眉眉尾突突的跳“不是。”
可惜任她百般否認,數日後,轟轟烈烈的抄宮行動還是開始了。
傅雪去工部問過,北陰國庫僅有的一點存銅還是向他國購買,要用來鑄幣的,所有世麵上現存的銅都是反複利用,同時也得了匠人的肯定,銅於火器方麵,確實比鐵好用得多。
被錦衣衛請進宮的銅行世家張家人不是張道明本人,張道明已八十來歲了,來的是孫子輩的張棣,三十多歲的漢子,一臉懵比的被當朝‘二公主’下令要他指認宮中的銅製品。
明展眉起初還能和桑無虞站在一邊蹙眉旁觀,隻覺得心疼肉疼,渾身疼。
直到後來傅雪開始下令叫人將祭祀物件往板車上搬,明展眉從未如此氣急敗壞過“混賬東西,給孤住手!”
場麵一靜。
傅雪哼了一聲“母君要言而無信?”
明展眉怒得轉了半圈,甩袖子“爾敢耽擱祭神大典,孤定要打你板子?”
傅雪不解“就非得用銅的,瓷的不也一樣?”
許久之後,張棣小聲的打圓場“倒也不必如此,可以向他國購買,北陰境內也不是沒有銅礦,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