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先回去上課。“胡適拍拍學生的肩膀,轉身迎向兩位老友。還沒等他開口,錢玄同就劈頭蓋臉地質問:“適之!你發什麼瘋?那篇文章簡直.“
胡適不慌不忙地從公文包裡抽出一迭手稿。泛黃的宣紙上,密密麻麻寫滿了簡體字,每個字旁都標注著演變源流。最上方用朱筆寫著《常用漢字簡化·初稿》
“這是.難道你報紙上說的是真的,他……“
錢玄同的質問戛然而止。他奪過手稿,枯瘦的手指在紙麵上顫抖。魯迅湊過來,眉頭越皺越緊。
三人沉默地站在雪地裡,隻有紙張翻動的沙沙聲。過了許久,錢玄同才艱難地開口:“這份手稿是哪裡來的?“
“昨日,蔡先生留下的。“胡適的聲音很輕,卻像重錘砸在雪地上。
“現在你們知道我為什麼要寫那樣一篇文章了吧?“胡適苦笑著收起文件,“在我們還想著怎樣逞口舌之爭時,子瀚已經在埋頭做實事了。“他望向灰蒙蒙的天空,雪花落在臉上化作冰水:“論胸懷我不及他,這麼短時間完成常用漢字簡化,論能力,我亦不及他.“
錢玄同跟魯迅對視一眼,也都是苦笑搖頭,他們又能好到哪裡去呢?短暫的沉默過後。
魯迅突然轉身就走,黑棉袍在雪地上拖出一道痕跡。錢玄同愣了片刻,急忙追上去:“豫才!你去哪?“
“回去寫文章!“魯迅頭也不回地吼道,聲音被北風吹得七零八落:“難道要等他白子瀚把漢語拚音也編出來再道歉嗎?“
三天後,《新青年》特刊轟動全城。
不僅胡適再發長文《從爭論到建設》,錢玄同和魯迅的道歉文章更是讓人大跌眼鏡。
尤其是魯迅那篇《致一位實乾家的信》,開篇就以“我向來不憚以最壞的惡意揣測中國人,卻對真正的勇士缺少敬意”自嘲。
這下就更熱鬨了,錢玄同跟魯迅的道歉文章一經發表,更是讓人大跌眼鏡,要知道這二位可是提出廢止漢字的主力,而且言辭之激烈遠超胡適,怎麼現在也登報道歉了?
就在外界因為這件事鬨得沸沸揚揚時,胡適三人各自手拿一份新青年出現在秦浩下榻的旅館。
樓梯上還留著未乾的泥腳印。二樓走廊儘頭的房門虛掩著,隱約能聽見鋼筆書寫的沙沙聲。
胡適剛要敲門,卻被魯迅攔住。三人屏息靜氣地湊到門前,透過門縫望去——秦浩正伏在窗邊的書案前奮筆疾書,案頭堆著半尺高的手稿,墨汁在硯台裡泛著幽光。他寫得那樣專注,連額前垂落的碎發都顧不上拂開。
其實早在三人上樓時,秦浩就聽出了腳步聲不是店小二,見三人沒有主動開口,索性裝作不知。
“咳“錢玄同終於忍不住清了清嗓子。
秦浩“恍然“抬頭,臉上恰到好處地露出驚訝:“三位先生怎麼“
他急忙起身相迎,衣袖卻“不慎”帶翻了硯台。
硯台跌落,墨汁灑了一地,秦浩跟胡適三人的長袍都被濺上不少墨點。
四人卻是相視而笑。
“三位請坐,我讓夥計上茶。”秦浩放下筆,正要招呼三人。
“不必。“魯迅徑直走到書案前,目光灼灼地盯著那迭反扣的稿紙:“子瀚在寫什麼?“
秦浩隨口說道:“在編寫漢語拚音……”
話還沒說完,錢玄同已經迫不及待地翻開了手稿。隻看了幾行,他八字胡就劇烈抖動起來:“用拉丁字母標注漢語發音?子瀚,你這兩份表格是什麼意思?“
秦浩解釋道:“這一份是聲母表,這一份是韻母表……”
胡適湊過來,鏡片後的眼睛越睜越大。稿紙上不僅用科學的方法標注了漢語聲韻母,還設計了聲調符號,甚至附有詳細的發音示意圖。
“子瀚.“胡適的聲音透著震驚:“你早就在研究這個?“
秦浩點點頭:“不怕三位笑話,我是陝西人,說話多少帶些口音,閒暇之餘我就在想,咱們國家這麼多地方,這麼多方言,同樣一個漢字,發音完全不一樣,交流困難,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地方軍閥做大,若是能夠統一漢語發音,大家都說一樣的話,是不是就更容易擰成一股繩?”
“之前這些還隻是一個設想,沒想到這次進京……希望能派上些用場。”
魯迅突然深深鞠了一躬,黑棉袍的下擺掃過地麵。這個突如其來的動作讓所有人都愣住了。
“豫才兄!“秦浩慌忙去扶。
“彆動。“魯迅固執地保持著鞠躬姿勢,聲音悶悶地從下方傳來:“這一躬,是為我先前的冒犯。“
他直起身時,眼裡竟有淚光閃動:“起初我是想,要在房間裡開個窗戶,肯定會引來多方不滿,索性就提出把屋頂掀了,這樣大家就能坐下來商量,把窗戶開了。“
“我隻想著提出方案,卻從未想過躬身力行,子瀚此舉著實是給我上了一課。”
錢玄同也向秦浩深鞠一躬,秦浩連忙將他扶起來:“錢先生這是折煞我也。”
胡適看看魯迅,又看看錢玄同,突然大笑起來。他摘下眼鏡擦了擦笑出的眼淚,從公文包裡鄭重地取出一冊精裝筆記本:“這是我們《新青年》編輯部的聯名道歉信,每個人都在上麵寫了話。
他翻到某頁,指著一段文字:“這是守常兄特意加的——"子瀚先生教我輩何謂真正的知行合一"。“
秦浩合上筆記本,隨後向三人抱拳拱手:“諸位提倡白話文、推廣新文化的功績,又何嘗不是為國為民……“
魯迅擺擺手:“子瀚就無需為我們遮掩了,與子瀚相比,我們不過是一群隻會打嘴仗的腐儒罷了。”
“不錯,子瀚簡化漢字、編寫漢字拚音,自此兩項功績,足可流芳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