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三得到趙玄的確認以後,楊威就準備上報了,航天局那邊還等著他彙報飛船建造進度。
這個時間非常重要,酒泉航天發射場內,要為“神舟”星際飛船發射預留窗口時間,確保在同一任務周期內的發射優先。
畢竟,在酒泉航天發射基地內,不是隻有“神舟”星際飛船準備試飛,其他發射任務一樣很重要。
相互之間不能乾擾,還要具備發射條件,天氣太惡劣的話,一樣不能進行試飛。
距離首次試飛工作越近,航天發射場內的氣氛就越緊張。
而且一個星期以後,恰好是元宵節,在節日這天進行首次試飛工作,意義格外不同。
如果一直有關注火種實驗室在b站的直播,就會發現,在原本空白的發射場內,一架長達30多米的圓盤狀飛船被大型轉運機轉運到了發射場內。
這也是“神舟”星際飛船第一次在公眾麵前錄像,極具科幻感的外形,立刻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感歎聲、質疑聲蜂擁而至,能不能讓它飛起來,成為所有人心中的疑慮。
尤其是在元宵節一大早,火種實驗室的就公告了要在下午3時進行1號艦的首次試飛,立刻國內外媒體把焦點對準了西北大漠。
“我們真的要進行直播嗎?楊總那邊發來消息,飛船才運出去一個小時,過頂的衛星就超過了20顆,軍用、商用衛星都有。”
饒毅看著滿臉自信的趙玄,忍不住問道。
“沒事,讓他們拍,其實何必用衛星呢,我們直播的畫麵就非常清晰了。”
直播是趙玄所一直堅持的,本來按照國家航天局的要求,出於保密原因,這次試飛最好不對外公布。
結束以後發文字新聞稿就好,最好任何圖片以及視頻都不要流露出去。
可在趙玄的一再堅持下,國家航天局最後同意了火種實驗室的直播要求。
“保密的關鍵在管理,如果真能看看畫麵就泄密,那秘密泄露的也太多了。
不用在意這些,實時監測飛船發動機狀態就好。”
趙玄要的是能讓飛船順利的飛起來,其他的都不重要。
甚至如果可以,趙玄都願意把飛船將來賣給其他國家。
宇宙大開發的時代到來以後,誰都逃不過去,如果有些國家抄襲趙玄的設計與技術,趙玄更求之不得。
從試飛前2小時,趙玄就得一直待在控製大廳內。
火種實驗室並沒有浪費時間去在航天發射基地內建設自己的航天控製大廳。
使用的還是基地自己的問天閣控製指揮大廳,所有試飛前的信息彙總都會回傳至大廳內。
這也是為什麼趙玄要和航天科技集團合作的原因,能省很多事。
“發射場氣溫零下3攝氏度,天氣多雲,每秒風速15米,具備試飛條件。”
距離試飛時間還有半小時的時候,管控做了最後一次天氣預報,這個天氣讓趙玄很滿意。
和彆人一樣,趙玄座位麵前的電腦上貼著寫有自己名字的銘牌,身上也穿著火種實驗室特質的白色工作服。
下午3時一到,控製大廳內,像飛船下達啟動命令。
數據發至飛船以後,四台噴口朝下的脈衝激光推進器發動機陸續啟動,尾部10台脈衝激光推進器發動機也依次啟動。
淡藍色的光芒在大廳內的屏幕上顯現出來,下達起飛指令以後,“神舟”星際飛船腰部4台發動機開始提升功率。
飛船本身距離地麵的距離越來越遠。
“高度50米、60米、100米、200米,飛船發動機工作正常。”
在大廳內感覺不到飛船起飛時的狀光畫麵,但一米一米提高的高度,讓大廳內的掌聲不停的響起。
“改變輔助發動機方向,主發動機開始工作。”
“106遙測信號正常,光學雷達跟蹤正常。”
直至“神舟”星際飛船飛行高度突破3000米以後,飛船飛行姿態還是一如既往的穩定。
“開始啟動飛船降落程序。”
伴隨著命令下達,“神舟”星際飛船開始改變飛船姿態,準備著陸。
飛船底部支架開始打開,降落速度遠高於起飛速度,在不斷的降速過程中,飛船高度慢慢的降了下來。
直至歸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