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科技研發係統!
………………………………………………………………………………………………………………………………………………
“哇,有飛船發射了。”
除了文昌本地人,絕大多數遊客停下自己的腳步,趕忙拿出手機,將鏡頭對準天空。
趙玄這邊也是一樣,遙測設備一秒不停的鎖定著飛船,為控製大廳數據。
“飛船已經脫離大氣層,正在向著預定軌道前進。”
頭戴天樞完全潛行頭盔的饒易作為任務發射指令長,向所有人宣布了飛船發射成功的消息。
頭盔上市第一天,保護傘航天科技公司的所有工作人員就已經拋棄電腦設備,轉向半潛行狀態辦公,效率提升的不是一點半點。
發射成功之後,大家也很明顯的輕鬆了許多,但這隻是剛開始而已,這樣的發射他們都已經經曆過上百次了,早已習慣。
需要擔心的是飛船貨艙中存放固定的那兩台外形像甜甜圈一樣的設備。
“老板,咖啡,待會還得熬夜呢。”
接入保護傘航天科技公司的局域網以後,趙玄的辦公地點就可以不用局限於控製大廳。
在自己辦公室內,也可以遠程操作以及瀏覽各方麵的信息。
“沒事,不用熬,實驗時間在明天上午,讓航天員也好好休息一下。”
因為要執行非常具體的操作任務,所以在神舟星際飛船內是由兩名航天員負責駕駛飛船。
當然,航天員是從sa借用的,也隻有他們有航天員。
這場十分保密的測試,直到發射之後的第二天才拉開序幕。
饒易非常緊張的帶著頭盔,看著眼前的數據,生怕出什麼問題。
這和釋放衛星不一樣,衛星並不算大,而兩台設備的直徑都在20米左右,在太空隻要失誤1就有可能導致飛船以及航天員全部報廢,誰都不敢大意,因為這場任務的要求精度是以毫米來計算的。
“開啟自動駕駛模式,解除三級保險鎖,開始釋放航天器,機械臂準備。”
發送指令的聲音一直在大廳內回響。
距離地球400多公裡的太空中,神舟星際飛船的背部貨艙門緩緩打開,一隻30多米長的機械臂也從側麵展開。
外表白色塗裝,外形非常像甜甜圈的航天器開始在機械臂的控製下緩緩飄離貨艙,成為一個單獨的航天器。
“a型航天器轉移完成,b型三級保險鎖解除,開始轉移工作。”
用於試驗的a型航天器已經在神舟星際飛船周圍漂浮,在機械臂的控製下b型也很快從貨艙離開。
“航天器推進器打開,開始計算軌道進行組合體組合任務。”
在兩台航天器四周,不斷有小型離子推進器噴出等離子體,推動兩台航天器越靠越近。
再加上神舟星際飛船機械臂的幫助,就像穿針引線一般,兩台航天器對接在了一起。
“對接環無故障,開始鎖死。”
就這樣,兩個圓盤裝像甜甜圈的航天器對接在了一起,在圓盤中心的支撐柱使得航天器組合體非常像一枚沒有線的溜溜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