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器太陽能帆板接電成功,開始發電。”
離心重力空間結構試驗體分為內外兩圈,中心為支撐柱,從外圈到內圈、支撐柱都有通道相連接,可以通航天員通過。
內外圈便為航天員生活、試驗的空間,在內外圈之間,鋪滿了太陽能發電帆板,為整合組合體航天器供電。
“組合體供電正常,太陽能帆板工作正常。”
直到這一刻,饒易才放鬆了幾分,剛剛兩個組合體組合在一起的時候,心都緊張到了嗓子眼。
不過最重要的一步還沒有完成,那就是讓組合體進行離心式的旋轉。
“組合體航天器各項數據正常,開展第一階段試驗工作,推進器調整推進工作角度。”
在太空失重環境下阻力極小,隻要給航天器施加一個方向的力,它便會不停的旋轉下去。
組合體上下部分,開始呈現非常奇妙的一幕,上半部分呈順時針旋轉,下半部分呈逆時針旋轉,直至雙方勻速之後,推進器才關機,但旋轉並未停止。
“重力測試儀顯示,艙內重力逐漸提升,目前為地球重力的63,還在上升,70,85,89。
保持在89643,偏差不超過0001。”
從組合體航天器上傳回的數據,已經讓保護傘航天科技公司以及火種實驗室宇宙開發中心的工作人員欣喜若狂。
之所以能做到這樣,除了航天器設計方麵的功勞,更重要的是在航天器內部安裝的慣性阻尼器設備,再加上離心力的加持,能夠使得航天器內的重力達到地球的89,也就是089g。
“老板,試驗達到設計要求,可以宣布成功了。”
饒易帶著頭盔,興奮的看向趙玄,作為總負責人,試驗這一刻,趙玄也從辦公室來到了大廳,感受大家的欣喜。
“嗯,先不急,對接星際飛船,讓航天員親自體驗一下。”
………………
作為國內培訓的第四批航天員,華熙很高興自己不用像之前的前輩一樣,好幾年才有機會去一次太空,時間最長不過15天。
後來有了天宮空間站之後,航天員前往太空的時間以及周期越來越長,以至於第二批航天員以及第三批都輪替不過來。
因為每人回到地球,都需要進行長達6個月至12個月的恢複。
原因就在於太空失重環境下,人體是沒辦法長時間停留的。
尤其是時間長了以後,他們每個人都有心肌肥大的風險,因為在太空中,心臟的負載要大的多。
但在今天,一切都有了解決的辦法。
“對接工作已完成,對接艙門鎖死。”
負責試驗的組合體航天員直接對接在了神舟星際飛船的前艙門,如果有第三視角的話,就會看到一艘星際飛船頂著兩個旋轉的航天器在太空中飛翔。
“走吧,咱們去體驗一下太空中有重力的感覺。”
華熙解開身上的安全繩,和隊友向著前艙門飄去,越靠近艙門,身上有重力的感覺越明顯,仿佛在前麵形成一個引力場一般。
這種感覺十分真實,好像全身血液不斷的向腳底流去,本來橫著飄的身體,也變得豎直起來。
“這種感覺好爽。”
如果不是在太空失去重力,可能誰都不會感受到重力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