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局錯把李世民當大表哥!
所以,當大唐月報在長安城第一次麵世的時候,長安城中的百姓,甚至包括哪些文武大臣們,都是懵的。
大唐月報?這是什麼東西?
他們拿起報紙,首先看到大唐月報四個字,便是覺得,這四個字甚是了得。
雖然未達到登峰造極的地步,然而鐵鉤銀劃,力透紙背,氣勢磅礴之極。
非大氣度大胸襟者不可為也。
等看到後麵的題名之後,更是被嚇了一跳。
因為後麵的名字,赫然便是當朝聖上的名諱。
這,這四個字,居然是聖上所書?
這麼說來,這報紙,是朝廷刊發的了?
這可時陛下禦筆親書的報紙啊!
於是,哪些看報紙的人,不知不覺中,馬上就端莊起來,甚至帶著幾分敬畏。
接下來,他們先看第一版。
第一版,介紹了大唐目前全國範圍內修建的道路情況。
以前有句話,叫做秀才不出門,便知天下事。
實際上,是吹牛比的。
秀才不出門,知道的事情,自然都是從書上看來的。
但是在古代,他們有報紙嗎?有網絡嗎?能搜索到時事新聞嗎?
答案自然是不能的。
秀才能知道的事情,多半是曆史,至少也是幾年前發生的事情。
而最近的時事,他們根本是不可能知道的。
能夠知道天下大事的,唯有皇帝還有朝堂上的袞袞諸公。
甚至一些事情,就連皇帝和袞袞諸公,也未必就能第一時間知道。
比方說,大唐在全國範圍內修建道路的事情,大家都是有所耳聞的。
但是具體修建了多少,則是無人知道。
除了工部之外,甚至就連許多大臣們,也是不知道的。
而現在,他們直接從報紙上看到了。
原來,這幾年時間,我大唐已經修建了這麼多的道路。
怕是幾年之後,各道之間的道路,也就是國道,就能全部連接起來了。
到時候,無論是出行還是經商,交通問題都會大大改善。
原來我大唐,不知不覺中,已經做了這麼多的事情了。
大唐正在繁榮昌盛啊。
這種事情,讓人忍不住由衷的產生一種自豪感。
而接下來的板塊,是祖國山河。
這一次,蘇長生講的是泰山。
作為五嶽之首的泰山,並且還配了一首詩。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
會當淩絕頂,一覽眾山小。
這首詩,絕大多數的百姓,自然是看不懂的。
許多人,甚至直接略過了這首詩。
但是哪些書生或者是文臣,看到這首詩的時候,無不拍案叫絕。
這首詩,必可流芳百世啊!
我大唐,到底何人有此詩才?
而這些文人,心裡自然而然的就浮現出一個答案來,蘇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