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我造把反[上]_繁華斬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武俠修真 > 繁華斬 > 跟我造把反[上]

跟我造把反[上](2 / 2)

洪天王搖動著手臂。

教徒呼聲如雷。

陽光映在槍尖刀叢上閃閃發光。

初戰

太平軍撤出金田村,移師進駐大湟江口。

不久,天地會首領羅大綱、蘇三娘率部眾兩千人來投奔,其後加入的還有邱二嫂,田芳,張嘉祥。因對太平軍不滿意,邱、田旋即離開,張嘉祥則於1849年被清軍向榮部收編,改名張國樑,成為太平軍的死敵。

新上任的欽差大臣李星沅令向榮加緊圍剿。

向榮率一萬餘人趕赴大湟江口,從東、西兩個方向攻擊太平軍。太平軍誘敵深入,在牛排嶺險要之處擺設地雷陣。雙方展開激戰,太平軍攻勢很猛,天女散花、子母雷不斷炸響。向榮被擊敗,不敢再戰。5月,李星沅在武宣病死。清廷派賽尚阿督辦廣西軍務,廣州軍事副官(副都統)烏蘭泰為幫辦,並調蒙古將軍巴清德等協同作戰,再次對太平軍進行圍攻。

9月,太平軍出平南,向思旺挺進,清軍攔住去路。烏蘭泰占思旺,向榮連營官村,對太平軍形成夾擊之勢。

蕭朝貴馮雲山當機立斷,以一部兵力牽製烏蘭泰,另以精兵一千,乘向榮部立足未穩,實施突襲。15日,雷雨大作,蕭朝貴率軍分路包抄,直插官村,向榮部猝不及防,加上藥撚受潮槍炮無法打響,頓時陣勢大亂。太平軍左衝右殺,一直追出三十裡,向榮退避平南縣城。太平軍又乘黑回師襲擊烏蘭泰部,殲敵數百。

官村之戰後,太平軍分水陸兩路,乘勝直取永安。

蕭朝貴統率將領秦日綱、林鳳翔、李開方、羅大綱及數千將士,從陸路北上永安,沿路招兵買馬,征集軍需物品。隊伍過藤縣大黎裡時一個叫李秀成的人投軍,被編入春官正丞相胡以晃的手下,這個28歲的青年隨著浩蕩的人流,踏上漫漫征途。

9月25日,羅大綱以奇兵突襲,一舉攻克永安州。

這是自起事以來太平軍占領的第一座城市。

永安突圍

總算可以透一口氣了。

身子還沒坐穩,就忙著封官許願。

12月17日,在這個屁股大的小城裡洪秀全製訂曆法,下詔封王封楊秀清為東王,蕭朝貴為西王,馮雲山為南王,韋昌輝為北王,石達開為翼王,西王以下各王俱受東王節製。

楊秀清逐步掌握了太平軍的軍政大權。

而對於斷頭灑血的教眾,洪秀全除了拋起“有田同耕,有飯同吃,有衣同穿,有錢同使,無處不均勻、無人不飽暖”的緊箍咒,還起勁兒地扇忽“目下苦楚些,後來有高封”,號召大夥真心誠意跟他乾,將來保證“龍袍角帶,累代世襲”,“金磚金屋光煥煥,男著龍袍女插花。”

二百塊錢就敢開環球無限總公司!

短見啊。

同是造反起家,洪天王雖不乏狡黠、但比之於雄才大略的朱元璋,差距那是相當的大?

太平軍進城不久,清軍就深溝高壘,將永安圍個水泄不通。

賽尚阿、向榮在加緊軍事圍攻的同時,還玩陰的,派遣了大量的諜報人員混入城中,散布謠言,刺殺將領,意圖從內部瓦解太平軍。

周錫能原是太平軍的高級官員,在象州時,被授命回鄉招兵。不知怎麼的他一下子搞到了敵方陣營,受封六品頂戴,作為臥底,潛回永安,傾情出演周版《無間道》。

馮雲山以他為兩廣“老兄弟”,並不懷疑。

但楊秀清憑著他豐富的反特經驗,發現周錫能神色張皇、目光遊移,不禁產生了懷疑,於是派人二十四小時監視他。周錫能潛伏兩天,以為無事,便開始策反活動,他收買了幾個意誌薄弱的將領,培植死黨,以為城外敵軍之內應——楊秀清及時偵知這個消息,搶先行動,一舉端掉了周錫能叛教集團,粉碎清軍企圖顛覆永安的陰謀。

1852年(鹹豐二年)4月,太平軍在永安逗留已有半年多時間,糧食、彈藥都很缺乏,而此時圍城的清軍已接近四萬。領導層決定離開永安。5日深夜,天下大雨,太平軍呼嘯著衝過木柵設立的路障,突圍北上。

向榮、烏蘭泰帶領清軍尾追於龍寮嶺下,其時大雨傾盆。太平軍秦日綱部殿後,因龍寮嶺地勢險要,疏於防備,被烏蘭泰偷襲趕入峽穀中,死傷無數。待蕭朝貴聞訊來救時,軍中死亡及被擄走的老弱婦孺達兩千人。

9日拂曉,楊秀清以小股人馬為誘餌,把烏蘭泰部引入大峒山穀地。向榮勸阻不聽,不得已相隨其後。這時穀中升起大霧,山路狹窄,太平軍伏兵四起,赤腳短刀,貼身肉搏。清軍槍炮不複用。總兵長瑞、長壽、邵鶴齡、董光甲被殺死,烏蘭泰滾落山澗才逃得一命。

清軍一戰折損五千餘人。

全州血淚

楊秀清打垮向榮烏蘭泰後,傳令太平軍走小路過牛角瑤山,謀取桂林。

這時的廣西巡撫鄒鶴齡,也是個光拿工資不乾事的主兒,大家覺得他和前總督鄭祖琛有一拚,撰聯嘲之曰

惟工粉飾琛何在?專事皮毛鶴又來。

但省城桂林卻城池堅固,防守嚴密,太平軍前後圍攻了一個月,雖說擊斃前來增援的烏蘭泰,驅散援軍,卻始終未能攻克。賽尚阿坐鎮陽朔,各路援軍源源開到,楊秀清不得已撤圍向北,轉道全州。

5月19日晚,太平軍撤離桂林,直趨興安。興安知縣商昌及兵勇聞風而逃,太平軍兵不血刃地進入興安縣城。24日,驍勇善戰的羅大綱率領太平軍風馳電掣,九十裡急行軍,前鋒直抵全州城下。

早在太平軍圍攻桂林時,全州長官(知州)曹燮培便招募了三百壯丁,加緊訓練。4月,他又挽留湖南武昌顯援桂林的幾百名楚兵,誓死守衛州城。

25日,太平軍向全州城發起了總攻。

戰況異常激烈。

曹燮培命兵勇在城頭架起銅炮,晝夜不停,轟擊太平軍的陣地。

中炮者血肉橫飛。

連南王馮雲山乘坐的黃轎也被炮彈打中,身負重傷。

太平軍搭雲梯猛攻西門。情況危急,百姓登城協助作戰,守兵不斷地砸下巨木石塊,還把桐油加糯米熬出來的熱粥潑向爬城的士兵,太平軍慘叫著墮下雲梯,非死即傷。

曆十一晝夜,屍體在城下堆成了山。

洪秀全、楊秀清原以為大軍壓境,全州會象興安縣一樣垂手可得。

想不到抵抗如此頑強!

他們下達了死命令必下全州,否則軍法從事!

6月3日,最猛烈的進攻開始了,太平軍偷偷挖了一條地道,直達城牆,填置了大量火藥。隨著一聲驚天動地的巨響,黑霧騰空,全州城垣被崩塌一個兩丈多寬的豁口,將士們蜂擁而入。

全州失陷。

太平軍因攻城傷亡慘重,南王負傷,上下無比憤恨。破城後殺戮很重,縱火焚燒,凡是參與抵抗的不論州民兵勇,一概不留。屠城三天。到第四天有士兵沿街高喊“老百姓可以出來了”,全州城民被屠殺、燒死的不計其數!

傷心蓑衣渡

5日,全州城鳴鑼放炮。

太平軍領導人在盛大的儀式中坐轎出城,兵分兩路,大搖大擺地坐船沿湘江北上。

先攻永州,再下長沙。

湘江正值漲水季節,順風順水一路直下,三天即可抵達。而長沙城此時恰好搞城市建設,城牆拆的爛七八糟、防備空虛,太平軍若長驅直入,差不多可以一鼓蕩平!

計劃看起來不錯。

但是戰爭千變萬化,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才叫軍棍。

太平軍領導人不知道,在耗時費力攻打全州的十多天裡,形勢急轉,他們已失去了乘虛奔襲長沙的最佳戰機?

朝廷在獲悉全州失陷後,一天之內連下四道諭旨,命賽尚阿調集兵力尾隨截擊,嚴密把守水路要害,務必不能讓太平軍“順流直下”。

賽尚阿哪敢怠慢,抓緊布防派鮑起豹駐永州,孫應照防守湘桂交界之黃沙河;總兵和春率七千清軍扼守太平鋪。餘萬清赴道州堵截,劉長清則帶領一部分清軍尾隨追擊。

而永州長官江忠源也已率一千名精悍的楚兵,在全州以北十裡的蓑衣渡(一說水塘灣)伐木作堰,布下口袋。

太平軍的高層領導大概還沉浸在勝利的喜悅中,對瞬息萬變的戰場局勢,既缺乏正確的估計、又疏於防範。

大兵團行軍連一支偵察小隊都不派?

馮雲山曾提議步兵於湘水兩岸開道,其餘部隊、家眷和輜重糧草則裝在舟船內跟進,但遭到了洪秀全的否決。

或許他以為步兵先行太慢,延誤行軍日程;或許他以為上帝萬能、戰無不勝,收拾個把清軍還不是一碟小菜!

當太平軍的船隊沿江北進,來到蓑衣渡口時,他們驚訝的發現原本狹窄、水流湍急的河道已被清軍用樹木堵塞!船隻密集,無法前進。眾人正自猜疑頭頂炸雷響起,空中打擊如期而至。江忠源占據左岸獅子嶺,居高臨下,用劈山炮向河流堵塞處的船隊猛烈轟擊。

劈山炮的威力很大,一炮打來,合抱粗的樟樹都被轟然炸斷。

太平軍措手不及,亂成一團。

楊秀清隻好把擁擠不堪的船隻橫在江麵上,搭成浮橋搶占河岸的陣地,進行還擊。陸路部隊聽到炮聲也靠攏過來救援。

7日黎明,太平鋪方麵的清軍趕來支援。和春親自督兵四路進攻,太平軍奮勇抗擊,槍炮如雨,極力阻止清軍靠岸。

雙方激戰二晝夜。

太平軍被燒死、溺死、轟死無數。

堆屍如山。

江水都染成了紅色。

太平軍在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後,依然無法疏通航道。前有阻礙、後有追兵,情況萬分緊急!楊秀清令殘餘部隊登上東岸,遺棄了笨重的器械糧米、部分家眷婦女,並將船隻自行焚毀。

蓑衣渡人喊馬嘶。

火光熊熊。

在一派灰敗頹喪的氣氛中,太平軍一位忠勇堅毅的領導人,南王馮雲山因傷勢惡化永遠地閉上了眼睛。

四轉折

太平軍殘部撤離蓑衣渡後,翻越半邊山過扁擔坳,轉入湖南境內;繞開永州,於12日攻克道州。

全軍在道州休整了兩個月。

擴充隊伍,鑄造大炮。

8月17日,又占領郴州,擴軍二萬多人,並將其中數千挖煤工人編為“土營”,專門負責攻堅戰中挖地道,放置地雷,轟塌城牆。

楊秀清探得長沙城防空虛,命西王蕭朝貴帶兵三四千人取道北上,直逼省城。

蕭朝貴率軍在南石馬鋪擊潰攔截的清軍,殺總兵福誠,繳獲大量槍械火藥。並突破了清軍外圍防線,直抵長沙城南門外的妙高峰。

長沙城的守軍和團練約五千餘人。

太平軍日後的勁敵曾國藩、左宗棠此刻都在城中。

蕭朝貴令炮兵發炮,奮勇攻城,城上放炮還擊。大隊衝到城南天心閣,包圍起來攻打,城頭守軍看到城下有一人身著華麗鮮豔的衣服,一炮下去,正打中他的胸膛,傷重歸天。

洪秀全、楊秀清聞訊,決定全軍開赴長沙,為蕭朝貴報仇。

激戰八十餘日未曾獲勝。

清朝各路名將聚集長沙,援軍共達五六萬人。

太平軍主動撤圍。

後攻寧鄉,克益陽,取嶽州,獲取了大量的船隻、火器,數以千計的船家水手入伍,組成“水營”;楊秀清命唐正財為“典水匠”,統領水軍。全軍擴展至十萬餘人。

1852年底,太平軍由嶽州進入湖北,連占漢陽、漢口,泊師鸚鵡洲。

清軍放棄武昌外圍陣地,據險死守。

楊秀清一聲令下,水營跨江架設浮橋兩座,人馬往來,如履平地。

江上帆檣萬計,遮天蔽日。

1853年(鹹豐三年)1月12日,太平軍以地雷轟塌城牆二十餘丈,攻克武昌城。武昌軍政長官常大淳及城防司令雙福以下文武官員百餘人均被殺。

武昌失守,舉國震驚!

太平軍占領武昌之後,麵臨著新的選擇,即下一個戰略目標應該指向哪裡?領導集團當時有三個進軍方向北進河南、西入巴蜀、東下江南。洪秀全意欲經營中原,據汴(梁)、洛(陽)而窺燕都,東王則堅持取金陵以號令天下,意見不一……最後還是楊秀清彆出心裁,以天父下凡“跳神兒”方式解決了所有難題。

儘管戰事不斷,洪天王仍沒有忘記擴充他的後宮佳麗。

永安突圍時洪秀全已選妃三十六人,攻克道州,又接納何貢生進獻的四名美女,但洪老板為了貫徹“隻嫌其少、不厭其多”的無恥精神,又一次性在武昌閱馬廠挑選民間美少女六十人,與諸王心安理得地“笑納”了。

2月9日(正月初二),太平軍放棄武昌。

楊秀清統率大軍五十萬,以電影的大場麵鏡頭水陸並進,順江而下,沿途州縣官吏望風而逃。一路攻克九江,安慶,池州,銅陵,蕪湖,和州等地。

3月8日,胡以晃、李開方、林鳳翔率兵進占雨花台。

水軍則停泊於大勝關至草鞋峽一帶江麵上,占據浦口,對金陵形成包圍。

19日清晨,南京城大霧迷茫,太平軍用火藥轟塌儀鳳門城牆,數百名將士衝入城內,在小營一帶殺死兩江總督陸建瀛,清軍四下潰逃。

林鳳翔、賴漢英率數千太平軍乘勢攻破城南聚寶門。

血城

南京城雖然被攻破,但內城尚在旗人士兵的控製中。

內城又稱滿城,由江寧將軍祥厚鎮守,防禦工事完備、城垣極其堅固。

旗人誓不投降。

戰鬥異常慘烈。

楊秀清親自指揮太平軍圍攻正陽門、朝陽門,數萬士兵發起衝鋒。城中旗人瘋狂反撲,婦女登城搏殺,老人和孩子也在城牆上呐喊助威。

太平軍連續發動三次強攻,都被打敗。

陣亡數千人。

楊秀清組織部隊輪番進攻,以車輪戰術消耗敵軍,戰鬥持續數日,滿兵竟有人“力儘氣竭而死”。

太平軍乘勢堆積柴草、燃放大火,一舉突破城牆。

內城陷落。

主帥祥厚自刎。

洪秀全下令,全城捕殺旗人,“有擒得旗人者,賞銀五兩”。旗人兩萬多人幾乎全部被殺。

太平軍把祥厚的屍體剖開,挖出心肝。官員二十多人遭到殺戮。

六千多名年輕女子被押入江寧貢院,每人住一間房,每號派一名廣西大腳婆管束;一日給米四兩。這些充當“慰安婦”的女人身懸木牌,編列著字號,軍中將士接仗立功者,可以持號牌,到貢院中領一女過夜,明日交還。

太平軍每占領一地,就鳴鑼集中群眾訓話,名曰“講道理”。

凡是活著而又沒有逃走的強壯男丁,不論願不願意,悉數收編為聖兵。

凡是財產沒有全部交出或私藏銀子五兩以上者,“即是邪心,即為妖魔,其罪極大”。

超過二十一日背不出天條,或兩次無故不聽“講道理”的,嚴重違犯紀律。

不服從說怪話,發牢騷的,叫做“妖心未化”。

違反天條命令的,叫做“變妖”。

斬首不留!

太平軍又打破原先的家庭結構,強立男女營,每二十五人編為一館;男曰“新兄弟”,女曰“新姊妹”,實行嚴格的軍事化管理。

男女一律隔開住宿,即使夫妻也隻有初一、十五兩天可以同居,否則便是犯下“罪,格殺勿論!

強迫入營的婦女從事削竹簽、挖壕溝、抬瓦、運糧、割麥、劈柴、搓麻繩等體力勞動。

不準哭泣,“哭則為妖,非鞭即殺。”

南京城一時人心惶惶,不少人因不願男女分館,或閉門自焚、或服毒自儘、或全家至河塘一同牽連投水,死傷無數。

太平軍一進南京,即開始“除妖”。清朝的官員、滿族百姓、僧尼道士、鄉紳商人、秀才學士之外,凡是手掌紅潤柔軟,十指無繭的都是“妖”,不是殺頭,就是抓去充當差役。

洪秀全瘋狂殺戮的同時,也掃蕩著中華文化。一路走過,對所有的書院、學堂、寺廟、古跡,不是勒令關閉、一把火燒毀,就是改作兵營、倉庫、屠場,“以狗血儘淋孔孟之頭”。而對於書籍字畫,則號之曰“搜得藏書論擔挑,行過廁所隨手拋,拋之不及以火燒,燒之不及以水澆。”

讀者斬,收者斬,買者賣者一同斬。

除了他自己撰寫的簡單粗劣的教義,不分良莠,掃蕩一空。

金陵春夢

1853年3月20日。天王洪秀全身披黃色龍袍,坐十六人抬的大轎,在數千部眾和宮女的簇擁下進入南京。

刀槍耀眼,盔甲鮮亮。

天國領導人曆儘征戰、九死一生,終於迎來了一場巨大的勝利。

這一天離金田暴動才短短的四年。

最高領導層大概也被這突如其來的勝利衝昏了頭腦,推杯換盞,忘乎所以,“天國之興,由天作主”,“非天父天兄使我主建天京於金陵乎?”

攻克了南京,似乎大局已定

清朝不就還剩下個孤家寡人嗎,派一支人馬,把他拿下!

至於咱們,出生入死、東跑西顛乾革命,也該他娘地享受享受了……

拍馬屁的人總會投其所好,一時“王氣所鐘”,“帝王之宅”等等建都議論雪片般飛上來,南京城牆寬厚,四通八達,麵臨長江天險、鐘山龍蟠虎踞,明太祖據此而奪天下,總之風水絕佳好的不得了!

洪秀全遂定都南京,改為天京。

登基後第一件事兒就是隆重修建天王府。

天王府在原兩江總督府的基礎上向外擴建十裡,四周圍牆高約三丈,內外兩重,外麵是太陽城,裡邊金龍城。金龍殿每天二十四小時鼓樂聲不斷。殿後有後林苑,雕琢精巧,金碧輝煌。

磚石木料就從六朝的古建築上拆取。

南京報恩塔被炸毀,明故宮被拆得隻剩下了一座城門。

搬磚拆瓦的是一些不能隨軍出征的老人婦女,稍有遲延,即遭到監工大腳蠻婆的斥罵、鞭打,這些不拿工錢的建築工大多是剛放腳的纏足婦人,拋卻弓鞋羅襪,走路尚且跌跤、足踝浮腫,怎得堪如此苦差?

老人城上搖,旋向城下拋。

女人城裡拾,旋向城外挑。

老人一失足,翻身身必壞。

女人一失手,觸頭頭必碎。

太平軍進城前南京原有人口八十萬,進城後僅九個月,天朝頂天侯衙核查登記人口,隻剩下十五萬人,其中老弱男子四萬人,婦女十一萬人。

為了肅清天京外圍,羅大綱領兵攻克鎮江,林鳳翔、李開方占據江北的揚州。

與此同時,清軍向榮、和春部一萬七千人移師於天京城東孝陵衛,建立“江南大營”;琦善部一萬餘人也隨之在揚州郊外立“江北大營”,監視太平軍的動向,並伺機克複金陵。

出身於天地會的羅大綱對建都頗有微詞。

羅大綱身材魁梧,一部卷曲的胡子。

他沒有讀過多少書,但為人剽悍機警,有勇有謀。最初加入太平軍因為不是拜上帝會信徒,得不到信任,唯西王蕭朝貴看重他的才能,刻意籠絡,假托天兄下凡命諸將善待羅大綱。

羅大綱感激於蕭的恩遇,誓死追隨。

出紫荊、戰官村、克全州、破永安,一路攻城拔寨,堪稱急先鋒。

洪秀全耽於享樂,羅大綱不無擔憂,他說“偏安之君,沒聽說過有好下場!如今這麼好的機會,正可以率領人馬進兵中原、席卷海內。如今卻滿足在天京稱帝,我看我們的骨頭都不知道埋在哪裡……”未完待續。


最新小说: 從恒大踢後腰開始 我乃邊軍一小卒 乘坐熱氣球去三國 倉庫通明末,我在明末當知縣 逆子彆鬨了,爹是木匠皇帝 初唐瓜慫 鐵血都督周公瑾 金兵南下,李世民重生救大宋 天降返現係統,我開啟幸福人生 穿進病嬌世界,我隻想活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