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風流!
清晨時分,大明皇宮午門之外,百餘名大臣聚集於此。事實上許多大臣昨晚並未離去,出宮之後便在午門靜坐等待天明。
當然,經過昨晚之後,許多人也借著出宮歇息之際銷聲匿跡,再不出現。
因為他們本就是借機想謀得一些投機的好處,一旦發現形勢不妙,自不肯再繼續鬨下去。今日還能留在此處的官員,那是鐵了心要繼續跟隨劉健等人達到目的的官員。一群不認風頭的愣頭青。
內閣公房之中,昏暗的燭光之下,劉健朕提著一支羊毫奮筆疾書。一旁,李東陽坐在暗影之中皺著眉頭看著劉健,臉上的神情甚是憂慮。
終於,李東陽放下了毛筆,迅速瀏覽一遍奏折之後,輕輕的吹乾墨汁,緩緩將奏折闔上,抬起頭來。他的目光和李東陽的目光撞到了一起,看到了李東陽目光中的憂慮,劉健反而露出了笑意。
“劉大人,你,當真決定這麼做了麼?”李東陽緩緩開口道。
劉健微笑道“當然,奏折已經寫好了。我決定了。”
李東陽皺眉道“你這麼做沒有用的,劉大人,聽我一言,不可意氣用事。你走了,除了外庭損失巨大之外,於事無補。劉瑾他們巴不得是這種結果。你這麼做,是不負責任的。”
劉健沉聲道“東陽,我知道。大勢已去,皇上恐怕已經回不了頭了。可是,我做事你是知道的,我劉健一生行事從不虎頭蛇尾,慢說還有一線希望,便是毫無希望,我也不能退卻。要讓他們知道,我外庭文官行事,絕不會妥協。即便失敗,也要讓他們明白這一點。這是我們外庭的骨氣。”
李東陽歎息道“我當然了解你,也明白你的心思。然而,你難道不想想將來麼?你一走,外庭群龍無首,豈非更是親者痛仇者快?”
劉健緩步走來,坐在李東陽麵前,沉聲道“東陽,外庭還有你。你比我更適合領導群臣。你處事想的更周到,也更有餘地。不像我,脾氣太強硬,以至於有時候讓事情走向反麵回不了頭。或許先帝在位的時候,我適合做首輔,因為先帝仁厚。但現在,東陽你比我更適合做外庭之首。而且,我相信,你一定能挽回局麵的。你有這個能力。”
李東陽緩緩搖頭道“劉大人,你抬舉我了。這後麵的局麵,你知道有多難麼?你叫我如何支撐?”
劉健微笑道“東陽,你可以的,千萬不要放棄。你明白,我這麼做是迫不得已。這件事必須有個了局,我不能退縮。再者,即便我留下來,你以為他們還會相信我麼?還會尊敬我麼?我的話還管用麼?我若妥協,留下的隻是一個笑柄。這對我,對我外庭文官都不是好事。所以,我隻能這麼做。”
李東陽默然無語,他知道,不用再勸下去了。劉健的性格和當前的局麵決定了這樣的結果,其實他們都明白,一切已經成了定局。
門口人影一閃,謝遷高大的身影快步走了進來,大聲笑道“老劉,可完事了?我們該出發了。”
劉健看著謝遷苦笑道“老謝,你又何必非要如此,不是跟你說過了麼?不必再饒上一個。”
謝遷笑道“我受夠了,準備回家抱孫子去,不想再留在這裡受氣了。你罵我也好,說我沒擔當也好,我認了。這一回我決心已下,不受這窩囊氣了。一想到今後要看著那些人的嘴臉趾高氣揚的樣子,我便受不了。你也彆勸我,我決定了。”
劉健歎息道“罷了,我不勸你。你既決定了,那咱們便去吧。”
謝遷道“走走,還等什麼?我一刻不想等了。”
劉健站起身來,向著李東陽深深一鞠躬。李東陽忙站起身來還禮。
“東陽,以後的事情,拜托你了。我外庭不能倒,我大明朝朝政絕對不能落入奸佞之手。一切都隻能擺脫你了。劉健無能,慚愧無地。”
李東陽沉聲道“劉大人不用說這樣的話,你儘力了。”
謝遷在旁拱手道“李大人,謝遷脾氣不好,以前多有得罪,還望見諒。”
李東陽還禮道“謝大人不用說這些話,沒什麼見諒不見諒的,咱們是同路之人。兩位大人,今日你們已然決定如此,東陽也不說什麼了。可惜無酒,便以茶代酒,送彆二位大人。”
劉健笑道“好,以茶代酒,喝一杯。”
三人用茶盅代酒,一碰而飲。劉健和謝遷轉身出了公房,快步而去,不再回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