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士我們等待靈氣複蘇已經太久!
入秋的天總是涼得變化,昨日還單衫遊江景,今日已然是身披羽襖。
兩江的人們總愛入秋的第一道火鍋,慶餘年,暖寒身,滿口腹。
蕭穹是個異類,今日他想吃苦瓜,許多人不喜歡吃苦瓜,說它很苦,很難吃。或許是吧,若人們細細的品味一番,其實不難發現苦瓜的苦,帶著一種甘,透徹心底的甘,他與黃蓮不同,黃蓮苦口,苦瓜潤心。
小時候蕭穹第一次吃苦瓜也覺得苦,無比苦,見外祖父食之若甘,小小年紀甚為不解。外祖父隻道“吃苦瓜是先苦後甜?”
天真的年紀總是什麼都會嘗試,特彆是能夠表現自己勇敢與優秀,那天孩子吃了很多苦瓜,沒有吃到甜,但是得到了外祖父的一聲誇獎“能吃苦的孩子將來才有出息。”
因為這一句誇獎,孩子忍著苦瓜的苦,孩童心性,不知愁,豈知他人口中苦。
慢慢的孩童第一次感受到饑餓,孩童第一次為外祖父的摔傷而擔憂,孩童第一次完全到了一個陌生的地方,離開了一切熟悉的人與物。
孩童成為少年,再長成青年,最終成年,他早已明白了苦字的含義,此時細品,方明苦瓜之甘,最潤心神。
街上行駛的汽車聲,一行路邊的菜販子,這便是人間。
“老板,這小白菜怎麼賣?”一少年指著一顆小白菜向攤主問道,先問價,再看菜,是這一代年輕人的禮節。
“一塊二,小夥子,周圍就沒有比我這裡更便宜的了,你買不了吃虧。”賣菜的大叔答道,手中已然拿出一白色塑料袋,幫少年挑了起來。
“不用,不用,我自己來。”少年伸手接過袋子,自己小心的挑起來。
“老板,這個白菜咋個賣的?”一大媽走了過來,看了看後抓起一顆小白菜在空中揮出一條弧線,隨口問道。
“這個九毛錢一斤,你看看,周圍就沒有比我這裡更便宜的了。”菜販子男人張嘴說道。
“九角,這還差不多。”大媽操著濃厚的本地音說道,隨手從一旁拉了兩個袋子。
一旁的少年看了看攤主,又看了看手中的白菜,臉色變得有些漲紅。
停頓片刻之後,他將袋子中的小白菜倒出,再將袋子放到攤上,頭也不回的走了。
“唉,囊個不要了耶!”攤主看著轉身的少年喊問道。
喊問無果後,攤主看向一旁的蕭穹問道“年輕人,要小白菜不,一塊錢一斤,周圍沒有比我這兒便宜的了。”
“我就看看。”蕭穹友善的笑了笑,轉身離去。
少年經曆最是坎心問情,蕭穹忽然想起自己這個年齡時去買西瓜的那個場景。
“老板,西瓜怎麼賣?”
“一塊錢一斤!”
“我看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