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風點頭。
大忽悠神情更為激動“老弟啊,這些字你可教我嗎?”
他馬上明白過來,學會這個文字可是連大部落都未必有的!
不等木風回話,其他幾人也趕忙開口“老弟,要教的話你也得教我啊!”
“我們現在是聯盟,我們也想學!”
“就是,我們學會了這些文字,以後記事情,說消息,直接寫在這東西上,找人傳給你就行了,多方便!”
木風心底暗喜,他等的就是他們這番話!
大薑想要壯大,想要開疆拓土,擴大影響力,單純地去靠自己的力量是不行的。
人力有窮時,更何況大薑隻是一個隻有幾千人的部落?
所以他需要從屬部落,需要“盟友”,需要“小弟”幫大薑去開疆拓土,去做大薑鞭長莫及的事情。
但是如何讓這些部落認同大薑的做法是個很大的問題。
單純地給蘿卜,或者是蘿卜加大棒都無法確保這些部落不心生他念。
不然的話就容易出現“端起碗來吃飯,擱下碗去罵娘”的忘恩負義的事情出現。
說到底還是一個人心——認同感的問題。
而要解決認同感,最好的方法,也是最好的武器就是文字!
文字的統一性可以帶來文化的統一性,文化的統一性更會帶來文化的認同感!
隻要文化認同感趨於一致,那麼一群人的是非取向、價值判斷就會一致。
有個說法叫做文化統治!
處於文化統治下的人、地區、部落乃至國家都會有高度一致的行動!
如老美跟小英基本上對待彆的國家的態度是一致的,也是公認的狼狽為奸,而讓它們保持如此一致的決定性因素就是它們都是英語區!
遠的不說,古華夏的王朝更迭曆來都是漢文化、漢文字占統治地位。
王朝興衰、權力更替都是遵照漢字的統治地位,所以才有的北魏孝文漢化改革、大元的蒙行漢製、大清的“滿漢”一家。
他們得了中原王朝的統治權,想要長治久安,就需要成人漢字的統治地位,遵循漢字、漢文化。
反過來一樣,想要擺脫一種文字的統治,自然是創造出另外一種文字,進而擴大自己文字的使用麵。
到時候就拚的是哪一種文字用的人多,用的麵廣了。
所以才有的前世什麼英語區、漢語區、阿拉伯語區……
前世的小日本,棒子國,都受漢文化影響深遠,後來又都極力去使用自己的文字,去擺脫漢文化的影響……
木風現在要做的就是通過這些文字來實現對幾大部落的滲透與影響,實現“文化統治”。
而且這樣的統治更為隱蔽,更為平順,不易覺察,更不易引起抵抗。
等到這些部落都學會了他創造出來的漢字,那麼他就可以通過漢字傳遞給他們一些文化思想,去影響他們的觀念。
比如說
“飲水思源”——要感念大薑對他們的幫扶!
“知恩圖報”——要回饋大薑對他們的幫助!
“兩肋插刀”——做人要講道義……
這些都是木風已經籌謀已久的事情。
現在他想要通過文字先影響這幾個部落,等於是開始布局,等到將來時機成熟收子的時候,就是大薑真正意義上強大的時候!
所以在幾人說出這番話之後,他微笑著點頭“當然可以,我們已經結盟,我自然會教你們!
但是要想學會這麼多字,需要長時間的學習,而你們又在各自的部落,我不能到處跑著去教你們!
這樣吧,以後你們每隔一段時間就到我大薑來,在大薑呆上一段時間,我教會了你們一部分,你們再回去……”
木風開始細說著他早已想好的打算,幾人聽得很是認真,最後四部大酋長跟首領齊齊點頭“好,就按照你說的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