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
1,機緣巧合西生東養
玉江畔,洪昌市東郊有片一望無際的蔬菜地,一棟帶院子圍牆的青瓦房座落在綠油油的菜地中央,青瓦房裡住著以養花種菜為生的仝氏三兄弟。
四九年八月下旬,仝家老三出生六天的女兒夭折了,初為人母的老三媳婦桃秀哭得死去活來,桃秀母親裘氏一邊幫女兒擦汗水一邊勸說“彆哭了,來六天就走了,這是來討債的。天這麼熱,彆哭傷了身子。”
大嫂、二嫂也輪番勸說桃秀彆太傷心,可無論大家怎麼勸怎麼說,桃秀仍然不吃不喝哭個不停。仝老三心急、心疼又無奈。
見女兒被奶水漲得疼痛難受,裘氏對女婿說“老三,你看桃秀這樣下去也不是個辦法,抱個女孩養吧!”仝老三點點頭。
仝老三把這想法一說,家人也都讚成。吃過中飯,大嫂挺著大肚子去城裡萬媒婆家,剛說完來意,萬媒婆一拍大腿興奮的說“哎呀!這真是有福人碰到有福人。上午城西的古老板娘托我給她剛滿月的女兒找戶好人家,下午你就來要女孩,你說巧不巧!不過,古老板娘說了她要先看看人家。”
大嫂自信的說“我們家怕看嗎?你是我們家老熟人,老三的親事也是你做的媒,當然,人家要看看家境也是應該的,要她早點去吧!老三媳婦被奶水漲得整天哭。”
萬媒婆笑著說“放心好了,她比你們還急,這女孩已經送過兩家了。”
大嫂不解的問“送過兩家了?養不起嗎?古老板做什麼的?”
萬媒婆神情詭秘的說“開裁縫鋪的,有七八部縫紉機,不是養不起,聽說這女孩是老板娘和一個憲兵生的,而且長得和哪憲兵一模一樣,剛生下來就差點被古老板掐死。”
開始有些驚愕的大嫂轉而高興的說“好啊!這樣的情況他們肯定不會經常去看孩子,我們容易帶親啊!”
萬媒婆眉飛色舞的說“你們家有福氣哦!老板娘又白淨又漂亮,苗苗條條的身段,養女像娘嘛!這女孩將來肯定也是個大美人。”大嫂聽了一臉喜悅。
第二天上午,萬媒婆顧了一輛黃包車帶著古老板娘金鳳去東郊看人家。
走了半個多小時,黃包車在一片蔬菜地前停下來,下車後,金鳳朝四周看了看,眼前這片菜地幾乎無邊無際。
金鳳跟在萬媒婆後麵從菜地裡的一條小路走到青瓦房前,院子大門敞開的,萬媒婆一邊往裡走一邊大聲喊“仝老三,古老板娘看人家來咯!”
走在萬媒婆後一步的金鳳被她的大嗓門嚇的微微皺了皺眉頭。
萬媒婆的喊聲剛落,屋裡走出一個四十多歲的中年婦女和一對青年男女。
中年婦女中等身材,臉龐豐滿端莊,齊肩的短發烏黑光亮。男人中等個偏瘦,給人精明能乾的感覺。女人個子矮小,麵相和善。金鳳估計這對男女是夫妻倆。
金鳳掃了這幾個人一眼。心裡說“這家人還厚道。”
出來的三個人把萬媒婆和金鳳迎進堂屋,相互寒暄幾句後便各自落坐。
萬媒婆告訴金鳳;瘦個子男人就是要抱養女嬰的仝家老三,矮小女人是他妻子,中年婦女是他嶽母,仝家三兄弟大小十幾口人都隨小孩的輩份管仝老三的嶽母裘氏叫外婆。
外婆的丈夫和兒子死在抗日時期逃難路上,剩下倆女兒,大女兒正秀逃難時就嫁給了當地農民,小女兒桃秀一年前嫁給仝老三。
結婚後,桃秀一想起孤苦伶仃的母親就掉眼淚,仝老三心疼妻子,便把嶽母接過來和自己一起生活。
金鳳問了一些基本情況後起身朝屋外走去,萬媒婆連忙跟了過去,金鳳擺擺手說“你坐吧!我自己看看。”
金鳳從堂屋出來站在院子裡兩棵臘梅樹中間朝四周看了看,院子很大,木質大門顯得有些陳舊,大門右邊的幾棵無花果樹結滿了無花果,左邊有一口圓形小水井,挨著院牆的地上擺滿了栽有各種花卉草木的大缸小缽。
金鳳走到水井邊,見井口上蓋有一塊比井口稍大一點的圓形木板,便彎腰伸手捏住木板邊沿想掀起來看看井有多深,沒掀動,金鳳笑了笑順著院牆繼續往前走,邊走邊欣賞那一株株一棵棵香氣沁人肺腑的茉莉花、白蘭花和一些叫不出名字的花和草。
走著走著便繞到了青瓦房後麵,一口橢圓形的小水塘出現在眼前,塘邊上有幾棵碗口粗的柳樹,水塘裡滿是浮漂和荷葉,荷蓮的清香撲麵而來,幾支嬌豔的粉色蓮花立在碧綠的葉叢中,賞心閱目。
金鳳行走在水塘和院牆之間的小路上,隔著水塘望見青瓦房的兩扇後門,兩扇後門中間是一間單獨的小房子,一看便知道是櫥房。
青瓦房比水塘寬,所以從青瓦房前麵看不到屋後這口水塘,
走著走著,喜歡繪畫繡花的金鳳感覺自己恍惚置身於圖畫之中,想到女兒今後將在這樣的環境裡生活成長,非常欣慰和放心。
金鳳沿著水塘一邊欣賞院牆下的花草一邊往前走,走著走著又回到了青瓦房前麵。
走到青瓦房門口,金鳳一隻腳剛踏進門坎,正在和仝老三說話的萬媒婆立即起身迎上去。滿臉笑容地說“古老板娘,這戶人家不錯吧!你女兒真是有福氣哦!到了這戶人家裡就是到了天堂!真是豆付掉到肉鍋裡,要多鮮有多鮮。仝老三要了你的女兒也是福哦!你們兩家都有福氣,你們都要感謝我喲。對吧?”
金鳳矜持地笑了笑,和氣的說“是哦,是要感謝你。”
身穿香雲紗旗袍、戴著金鐲子、金耳環的金鳳不僅身段好、皮膚白、相貌漂亮,而且斯文和氣。仝老三心裡琢磨;這麼漂亮的娘,女兒肯定錯不了,俗話說得好栽花靠牆,娶女看娘。想到自己抱養的女孩長大後和眼前這位老板娘一樣高貴漂亮光彩照人,仝老三心裡不知有多高興。
見萬媒婆討要喜錢,仝老三連忙說“你放心,我們會重謝你。”
仝家人盛情的留她們吃飯,金鳳婉言謝絕了。
2,花園菜地和睦家庭
金鳳到仝家後的第二天上午,仝老三和外婆提著禮品跟著萬媒婆去古家接女嬰。
仝老三的倆哥哥各自用竹竿撐著一掛大鞭炮分彆站在院子大門外的兩邊。
不知等了多久,終於看見仝老三和外婆遠遠的下了黃包車朝青瓦房走來,等他們走了一段路後,老大和老二點燃了鞭炮。
躺在床上養月子的桃秀聽見鞭炮聲連忙爬起來,她想去外麵迎接母親和丈夫,更想早點看看女嬰長什麼樣,但濃濃的煙霧封住了大門,加上震耳欲聾得鞭炮聲,她縮了回去。
外婆抱著女嬰和仝老三順著菜地的小路剛走到院門口,鞭炮聲正好停了,大家圍上來爭著看這抱來的女嬰。
女嬰高高的額頭,臉龐又大又白,兩眉中間點了一個紅印,很像年畫上的娃娃。穿了一件紅底黃花的中式上衣,下麵是一條紅色褲子。頭發不多,卻在頭頂兩側用紅絲線紮了兩個丁點大的鍵子辮。
女嬰不認生見人就笑,大家都說這一個多月的女嬰像半歲大。仝老大說“不錯,這女孩一副有福氣的相貌。”
三月份剛生了個兒子的二嫂笑著說“這女孩見人就笑,跟我們家有緣哎!長大後給我兒子做老婆吧!”
大嫂看了看自己隆起的肚子也笑著說“老三,如果我生的是兒子,把你女兒給我做兒媳婦噢。”
這時,桃秀走了過來,外婆見女兒來了,半開玩笑半認真的說;“大嫂二嫂,你們都彆想了,等明年我桃秀生個兒子配這女孩。老三,對啵?”
仝老三笑笑沒說話。
桃秀一手握住女嬰的手,另一隻手輕輕撫摸女嬰的臉,眼淚唰的流下來。仝老三知道妻子想起了自己夭折的女兒,愛憐地看著妻子,心疼的說“彆哭嘛,趕快進屋喂奶,看她吃不吃你的奶。”
仝家三兄弟沒有姐妹,父母過世了,三兄弟住在祖輩留下的這棟青瓦房裡,辛勤的經營著大片菜地和滿院子的樹木花卉。成家後各自開夥但沒有分家,三個家庭和睦相處,過著自食其力、富足殷實、安定平靜的生活。
青瓦房座北朝南,中間是個很大的廳堂,東西兩邊各兩套房,四套房一般大。稱東南房,西南房,東北房,西北房。每套房一大一小兩間,廳堂占了房子總麵積的一小半。
廳堂北麵牆壁上方掛有一排祖先遺像,像框下靠牆擺放了一張窄窄長長的龕桌,龕桌上放有祖先牌位。
廳堂東西兩側各有一扇後門通向屋外靠著青瓦房北牆搭建的廚房,三家的爐灶在廚房北麵一字排開,廚房南麵靠著青瓦房北牆擺放了一張長型的杉木大台桌,台桌下麵並排放有三口水缸。
傳統規矩兄弟分房按排行次序,長子住最好的,以此類推。老大住冬暖夏涼的東南房,老二住稍次一點西南房,仝老三隻能住差一點的東北房,最差的西北房沒人住堆放一些雜物。後來外婆來了,便把西北房裡的東西搬出來給外婆住。三戶人家在堂屋裡靠著自家房間的牆壁各自擺了一張吃飯的大方桌。
桃秀生孩子時,外婆為了照顧體弱多病的女兒和嬰兒,住在女兒的小房間裡,嬰兒夭折後回西北房。現古家女嬰來了,外婆又住進了女兒的小房間
開始仝老三擔心女嬰不吃妻子的奶,誰知女嬰三口兩口把桃秀兩隻漲鼓鼓的□□吸吮得癟癟的。
女嬰食量很大,桃秀的奶水隻能當點心,吃煉乳為主,長大一點後加喂米糕。白天每隔3小時左右喂一次,夜裡要喂兩到三次。平時女嬰不哭不鬨,一旦餓了便立即要吃,否則,那哭聲能傳三裡外。
天氣逐漸變冷,外婆怕晚上起來穿衣耽誤喂奶時間便不脫衣服睡。半夜女嬰一醒,和衣而睡的外婆連忙起來,從口袋裡掏出火柴,把早已擺放在小木炭爐裡的木柴點燃,再放上幾塊木炭,然後唆起嘴巴對著爐口輕輕地、不停的吹氣,火苗很快旺起來。
外婆在煮熟的米糕裡加一些煉乳和蜂蜜調勻,然後用小棉被包起女嬰抱在懷裡,一勺一勺的喂,女嬰吃飽後打幾個響嗝立即睡著了。
年底,大嫂生了一個兒子,取名小奴狗,因為老二的兒子叫大奴狗。當地風俗認為給孩子取的名字越賤越好養活。女嬰剛來時,仝家老大給女嬰取名狗婆,外婆不願意自己的外孫女叫這麼難聽的名字,便委婉的提出女孩不要和男孩叫一樣的名字,又說婷婷是農曆六月二十四出生,這天是觀蓮節,蓮花亭亭玉立出淤泥不染,叫婷婷吧!
外婆這樣一說,仝家老大感歎外婆到底是讀過書的人,取的名字就是不一樣,想想女孩子叫婷婷也很好聽,也就不再說什麼了。
白天,大奴狗、小奴狗、婷婷三個孩子坐臥在木睡桶裡,三隻木睡桶在廳堂裡排成扇形。三個孩子的母乳都不夠,全靠米糕和煉乳養活,煉奶吃多了火氣重。為此,三家人商量決定讓三個孩子改吃鮮牛奶。
為了確保鮮牛奶的質量,仝家要求養奶牛的老趙每天早上把奶牛牽到家裡擠奶,老趙滿口答應。
此後,老趙每天早上八點鐘之前把一頭健壯的奶牛牽到仝家院子裡,擠滿大大三茶杯鮮奶後再把奶牛牽回去。
大奴狗、小奴狗哥倆每天有一杯牛奶就足夠了,食量大的婷婷把另外兩大杯奶吃得乾乾淨淨。大嫂、二嫂又羨幕又嫉妒心裡有些不平衡,經常說“你們看,我們仝家倆個兒子又瘦又小,像小長工,婷婷又白又胖,像地主婆。”
剛開始大家聽了笑笑沒當回事,後來說多了,桃秀會一臉不高興的說“他們不吃怪誰?不服氣叫你們兒子多吃一點啊!”
外婆擔心不黯世事的女兒說話任性傷了妯娌間和氣,連忙指責女兒“桃秀,你怎麼不知好歹呢?嫂子這是在誇你女兒呐,你應該高興啊!”
在這被院牆裹著幾乎與外界隔絕的青瓦房裡,仝家十幾口人過著安逸富足的日子,除了男人偶爾外出,其他人基本上不出門。人吃五穀,難免會有小病小痛,他們不去醫院,而是用自家花園菜地裡栽種的中草藥醫治。
三個孩子在花叢中、菜地裡儘情的戲嘻玩耍慢慢長大。
婷婷兩三歲時經常一隻手拉著大她四個月的大奴狗哥哥,另一隻手牽著小她五個月的小奴狗弟弟蹦蹦跳跳,嘴裡咿咿呀呀的唱著外婆教的歌謠。
仝家院子裡一年四季開滿各種各樣的花卉,有紅白雞冠花;紅黃黑三色相間的蝴蝶花;玫瑰色的指甲花,象牙色的玉蘭花,潔白的茉莉花,粉紅色的桃花,黃燦燦臘梅花各種花兒在碧綠的葉叢陪襯下嬌豔美麗香氣襲人。
春夏之際,滿院滿屋處處彌漫著玉蘭花濃濃的甜香和茉莉花幽幽的清香,進院子的人都會貪婪的大口大口的吞吸溢滿花香的空氣。
婷婷整天高興得手舞足蹈,一會兒在院子裡采一些小花小草,一會兒跑到院子外麵的菜地裡去摘些小茄子小辣椒裝在外婆用柳枝編的小花藍裡,然後學著大媽們的樣子,望著大奴狗和小奴狗喊“快去摘哦!茉莉花要開過了。”逗得大人們哈哈大笑。
一次,三個孩子在屋後水塘邊玩耍,靠近岸邊的水麵上有一支盛開的蓮花,粉紅粉紅的非常豔麗。婷婷兩眼一眨不眨的耵著哪朵蓮花,然後蹲下身子伸手去摘,不料腳下一滑,掉進水塘裡了,大奴狗小奴狗嚇得又哭又喊,聞聲趕來的大人把半截身子已浸在水裡還嘻嘻笑的婷婷抱起來。
幸好水塘邊沿的水不深,否則,故事到此就該結束了。
仝老三對著妻子和嶽母大吼大叫,責怪她們沒帶好婷婷,結婚以來他第一次對桃秀發這麼大的脾氣。
此後,仝家人再也不敢讓三個孩子單獨去水塘邊玩。忙得不可開交時,外婆把婷婷關在屋子裡不讓她出去,在花叢草地裡玩耍慣了的婷婷又哭又鬨,外婆一邊做事一邊給她講故事、唱歌謠,實在哄不了時,隻好放下手裡的活兒帶她出去玩會兒。
中秋臨近月光如水,四處一片銀色,三個孩子拿著小凳子坐在院子裡的臘梅樹下,仰著小腦袋望著天上的月亮,一搖一擺地唱著外婆教的歌謠;
月亮奶奶,
保佑崽崽,
崽崽長大,
學做買賣,
買賣賺錢,
回家過年,
過的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