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草頭王!
現在劉易感覺很為難!
目前最大的問題是羅汝才生死不知!
沒有羅汝才,山東兩淮方麵,誰還能阻攔清軍南下,飲馬長江?
劉易並不認為明軍那邊能有這個實力!
劉易蹙著眉,沉思著自己究竟該做什麼,才能挽回一下山東兩淮的戰局。
可思來想去,他也沒個主意。
現在皇太極手上可是十多萬大軍,其中有七八萬騎兵。
除了鎮守關隘和地方的昭武軍,劉易現在手上能夠調動的兵力,一共也就七八萬人,和清軍的人數差距太大了。
主動出擊迎戰清軍,劉易腦子隻要沒壞,就不會做出這樣的選擇。
因為那特麼是在送死!
雖然被清軍占去山東兩淮,甚至是江北,獲得大量的人力物力,戰爭潛力增加,會讓天下局勢變得更加被動。
劉易也不願意去打這種勝率不大的仗!
因為一但敗了,昭武軍損失慘重的話,目前這天下唯一一隻能夠和建奴打正麵決戰的漢人軍隊可就沒有了。
更重要的是,如果沒有昭武軍在手,他劉易算什麼?
那些被昭武軍的武力震懾,而不得不捏著鼻子接受昭武軍的新政,老實下來的地主士紳,隨時可能出來跳反。
到時候,昭武軍軍隊損失慘重,後方不穩,對劉易來說,完全就是滅頂之災啊!
劉易從不否認,他是一個自私的人。
雖然也想著天下,想著改變清軍入關,中華被荼毒二百多年的曆史,讓中國永遠屹立於世界之巔。
但前提是他要自保,保住自己的小命和權柄才行!
而他的小命和權柄,皆係於昭武軍一身!
所以,劉易寧願讓清軍飲馬長江,威逼江南,也無法接受昭武軍貿然出擊,迎戰清軍,損失慘重!
因為就算是被清軍飲馬長江,隻要昭武軍的根基不受損,對清軍就是一個巨大的威懾,清軍就得擔心自己的後路,不敢貿然跨過長江去。
這天下局勢也不是不能改變。
但若是昭武軍因為貿然出擊而損失慘重,甚至是在野戰中被建奴給殲滅。
那天下才是真正的沒有希望了!
建奴會再無顧忌,清軍幾十萬大軍南下,南邊誰能阻擋?
曆史上南明那群人究竟有多拉胯,隻能說是,隻有你想不到,沒有他們做不到。
劉易不信他們能夠擋得住清軍的鐵蹄,怕是到時候一個比一個跪的快吧!
劉易好生安撫了一下孫可望李定國等人,叫人給他們安排吃食,安排營地進行修整。
孫可望等人從臨清城帶出來的隻有不到千人,這些人幾乎人人帶傷。
昭武軍的傷兵營又開始忙碌了起來,給這些傷勢輕重不一的傷員們治傷。
這些傷員裡麵,傷勢最重的就要數劉文秀了。
他的身體都差點被箭矢貫穿,傷到了內臟,重傷昏迷,能不能救過來,都是一個未知數。
劉易溫聲安撫孫可望和李定國二人,並且保證會儘力救治其部的傷兵。
……
安撫完孫可望李定國等人,劉易下令昭武軍諸多高層開會。
麵對當前的局勢,他必須得拿出一個應對方案來!
用以應對天下的變局!
諸多昭武軍高層一起議事,但商量出來的結果也就是要先拿下河南全境,然後在河南山東邊界布置防禦。
第二日,昭武軍大軍繼續向東,孫可望等人隨軍而行。
昭武軍一路向東,大軍所到之處,大多數的城池都是主動歸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