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京都之戰日本戰敗的消息傳來,到時候自己也差不多能夠接見日本使團了……
哦,不對,差點忘了,日本使團的正使已經去見了閻王爺,還是日本副使動的手,自己應該是見不到了。
想著這些,劉易的手忽然深入,琪琪格忽的發出一聲嬌呼,輕輕推了推劉易說道。
“不要了,人家困了要睡覺了!”
劉易心神一動,翻身將琪琪格壓在身下,然後身體壓了上去。
瞬間,滿室生春,嬌吟淺唱……
……
日本,京都附近。
隨著時間的流逝,日本各大名都意識到了日本真的有亡國之危,然後都派出了自己手底下的藩兵武士,向著京都彙聚。
德川幕府也是進行了全力動員,幾乎動員起來了幕府的全部力量。
聚集起了近十萬武士,其中還有德川幕府東拚西湊起來的兩萬鐵炮手,也就是火槍兵。
日本把火繩槍稱呼為鐵炮!
再加上各個大名彙聚派遣來的兵力,一個小小的京都,彙聚了小三十萬日本武士。
就連天皇都數次出麵,宣布捐出一部分家財,用於鼓舞武士們保衛日本,保衛天皇!
隨著漢軍兩路大軍彙合,從日本的東岸登陸,逼近京都,戰爭一觸即發。
漢軍自東岸登陸,三日之後便攻克了大阪的日軍,然後繼續向著京都進發。
六萬漢軍聚在一起,聲勢驚人。
這六萬漢軍中,禁衛軍團和朝鮮方麵駐軍,加起來騎兵一共有萬餘之數。
火炮小三百門,火箭彈,震天雷等各種武器無數。
戰鬥力絕對強大!
即使他們的對麵是三十萬手持倭刀的日本武士,漢軍這邊也是士氣如虹,大軍上下都充滿了獲得勝利的信心。
原野上,漢軍的隊伍前後綿延數裡,不停的向著日本京都逼近。
隨著漢軍逐漸靠近日本京都,日本幕府和各大名的聯軍也從京都城內開出,要和漢軍在野外一決勝負。
日軍有三十萬,對戰的漢軍隻有六萬,這麼大的人數差距,使得日軍上下都充滿同漢軍野戰,能夠戰而勝之的信心。
……
“萬勝!”
“萬勝!”
“萬勝!”
“……”
伴隨著一聲聲萬勝的呼喊,漢軍抵達了日本京都城外。
一望無際的原野上,漢軍迅速擺開進攻陣型,騎兵在己方大陣四周遊曳拱衛,做好了進攻的準備。
另一邊的日軍也是毫不示弱,雖然三十萬人各有從屬,但在泰山壓頂般的壓力麵前,他們較為團結的準備對敵。
日軍那邊,也有不少的騎兵。
但是日軍騎兵的戰馬卻是和日軍的士兵一樣矮小,肩高彆說和漢軍精挑細選出來的戰馬相比了,甚至都比不過一些矮腳騾子。
騎著馬的日本士兵,看起來相當的滑稽。
德川忠信親自帶著自己的旗號進入了大軍之中,準備親自指揮戰鬥。
就連日本天皇,為了鼓舞日軍作戰,都親自登上了京都的城樓,為軍隊擂鼓助威。
戰鼓聲中,雙方士卒迅速接近,做好了戰鬥準備。
戰鼓如雷鳴,旌旗飄揚,雙方的騎兵在戰場上驅策奔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