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事俱備,隻欠東風!
不過,肯定會有阻力的。
因為前麵的幾個王朝,不管是大宋,元元,還是大明,都玩紙幣了。
大宋的交子,大元的至正鈔,大明的寶鈔,剛開始都還不錯,紙幣的價值有所保證。
但是,這些紙幣最後的結果還都差不多,幾乎都沒有了信用,變成了擦屁股的廢紙。
如此一來,使得中國的老百姓們,天生對紙幣有一種不信任感。
前人沒能開個好頭,後人再想要做,困難就會加倍。
即使是以現在大漢朝廷的信譽,以劉易的信譽,想要發紙幣,肯定也會有所波折。
所以,明日的大朝會上,劉易要想辦法用輿論壓力,將稅改和紙幣的事情給推行下去。
……
當夜,劉易親自提筆熬夜寫出了一份稅改和發行紙幣的計劃。
因為劉易的推波助瀾,朝廷要治河的消息當天便在南京城內傳開了,南京城內外也是有人不斷的相互串聯著。
文人士子也是紛紛走出家門,開始相互聚在一起議事。
他們的態度兩極分化很嚴重,有人支持治河,這些士子大多都是北人,有的甚至從小生活在黃河兩岸。
受夠了黃河的水患!
朝廷要治河,他們怎麼可能反對。
有人支持,就肯定有人反對,這些反對的大多都出身江南。
他們覺得朝廷與其將錢花在治河上,不如用以修繕江南的基礎設施,推動江南的工商發展。
當然,用的借口是朝廷財政不寬裕,不能支持這麼大的工程。
南京城內,燕雀樓,南京新興的一頂一的酒樓。
鴉雀安知鴻鵠之誌的那個燕雀!
由於名字起得好,店鋪內的菜品,酒水,服務都是頂尖,樓裡還養著一個戲班子,幾名頂尖的說書先生。
就連侍女都是容貌清秀的美人,甚至掌櫃還能隔三差五的請來秦淮河上的女校書到樓裡來唱曲兒跳舞。
所以,燕雀樓便變成了南京城內士子聚會的常來之所。
當然,老色批們隻會說是燕雀樓的寓意好,服務好,打死也不會承認他們是為了看美人而來的。
這一日的燕雀樓內,卻是爆發了一陣爭吵。
一波來自北地的士子,同一波江南本地的士子因為朝廷治河的事情而吵了起來。
“爾等鼠輩,可知每年黃河水患,有多少百姓被奪去生命嗎?”
“有多少即將收獲的良田,被大水毀掉,有多少百姓因此家破人亡嗎?”
“你們說朝廷不該治河,那黃河兩岸的百姓就活該受苦嗎?”
一個北地士子挽起袖子,情緒十分激動的說道。
怒叱他麵前的幾個江南士子!
江南士子們也是毫不示弱的還擊。
“朝廷財政艱難,若朝廷拿出三萬萬塊銀元去治河,萬一發生什麼意外,該如何應對?”
“比如天災發生了,朝廷無錢如何賑災?比如發生戰爭了,朝廷無錢如何發兵應敵?”
“凡是都要有個輕重緩急,治河之事急不得,若朝廷財政充裕,自然該治,但朝廷財政困難,年年不剩結餘,如何還能治之?”
北地士子情緒激動的反駁。
“事情再急,也急不過治河!”
“黃河兩岸數千萬百姓之生計,還不能算是一等一的急事嗎?”
“……”
…………
今天隻有三更了,晚上又有事情要出去,過年事情太多,抱歉。
不過從明天開始,恢複四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