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草頭王!
曹變蛟聞言,麵色一動,開口說道。
“吩咐下去,準備去玉門關接駕!”
恰巧他有一份奏疏要上報朝廷,皇帝來西巡了,他正好帶著奏疏一起去玉門關。
奏疏的相關內容其實還和滿清有關!
滿清在孟買乾完英國人一梭子之後,手頭的火器一下子便富裕了。
豪格也不管奧倫澤布汗馴服的態度,轉頭便帶人砸了莫臥兒帝國的場子。
連破莫臥兒帝國大小城池三十座,繳獲金銀珠寶無數,擄掠奴隸人口數十萬返回了可不裡城。
兵鋒震懾整個南亞次大陸!
隻是,雖然一時間清軍兵鋒無兩,好似不可戰勝。
但兵源問題依舊是壓在整個滿清政權腦袋上的大問題。
如果不能找到合格的兵員補充來源,最多七八年,等這一代的八旗兵被征服者樸實無華的生活腐化,清軍的戰鬥力就要斷崖式下跌。
就像是曆史上的滿清入關之後,八旗的戰鬥力迅速腐化。
這還是在關內的漢人反抗不斷的情況下!
三哥家的人民這麼聽話,滿清八旗戰力腐化的隻會更快。
為了保持住滿清八旗的戰鬥力,豪格在一次清軍同薩珊波斯的邊境摩擦中發現波斯人的戰鬥力好像還不錯。
最起碼比起溫順的三哥來,波斯人野性很足。
如果能把波斯人當做八旗的兵力補充來源,或許可行!
然後,滿清便仗著自己手頭的火器,以及強大的滿蒙鐵騎,對著波斯發起了進攻。
雙方數次交手,滿清皆是取得了耀眼的大勝。
擄掠青壯人丁數萬,然後滿清通過以戰養戰,將俘虜的波斯人編為前鋒。
幾戰之後,前鋒人數大減,剩下的被編入八旗包衣,然後是旗奴,繼續作為炮灰使用。
經過一次次前鋒磨煉,最後能夠被編入八旗的戰俘十不存一,甚至百人之中都不一定能有一個。
但是,這些在戰場上鍛煉出來的百戰餘生的老卒,隻要武備精良,便會是一隻強兵。
滿清八旗之所以能夠在遼東崛起,靠的便是這樣的軍製,事實證明,這樣的軍製雖然簡單粗暴,但效果卻很不錯。
但是,這個時代的波斯人作為阿拉伯世界唯一能夠和奧斯曼爭奪話語權的國家,實力並不弱。
在剛開始被滿清打懵了之後,迅速反應了過來,並且展開了反擊。
波斯帝國調動兵馬數十萬,進攻滿清。
雙方在邊境數次血戰,滿清依舊是吃了兵力不足的虧,明明戰力要比波斯強,但卻是被一次次逼著後退。
因為滿清雖然能打贏,清軍八旗戰力彪悍,但是傷亡卻是他們無法承受的。
一次勝利,死傷數千人,這樣的勝利打上個十次八次的,滿清就要在勝利中滅亡了。
不得已,清軍隻能選擇收縮兵力,或者是猛地乾波斯軍隊一梭子,然後轉頭就跑。
但是,滿清依舊麵臨著巨大的,來自波斯方麵的軍事壓力。
為了分擔自己的軍事壓力,滿清開始為自己尋找盟友。
莫臥兒帝國靠不住,清軍殺入印度,極大的侵犯到了莫臥兒帝國的利益。
是來和莫臥兒帝國的統治們爭奪“天下”的,這個沒的妥協。
雙方的關係處於絕對的敵對狀態,滿清和波斯帝國和談的可能性,都比和莫臥兒帝國和談的可能性大。